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坐了一次火车。 过去对坐火车的印象,就是一个字:挤。 这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车少人多,票价低,怎么能不挤?铁路没有赢利,也难于发展。于是,满员,超满员。坐不下还得坐,装不下还得装。铁路部门冷、硬、顶、推之风改不了。走后门、倒卖火车票之类的弊病禁而不绝。无论反复进行多少次教育,“铁老大”的观念还是稳稳地坐在“铁老大”的交椅上。 现在,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航空业迅速发展。火车两三天的路程,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航空  相似文献   

2.
顾清泉 《实践》2007,(10):18-18
少年时代我最向往两件事:一件是想进城逛逛,另一件是想坐坐火车。我大舅曾经坐过火车。有一次喝酒高兴了,对我们几个小朋友讲起了火车:"坐火车真美呀。就像在屋里一样平稳,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窗外的景飞快地变,一会是山一会是水.一天一宿能跑一千多里。"我们几个从没出过村子的孩子仰着头,张着嘴,听得人了迷。一个叫特格喜的小伙伴忽然问:"这火车用什么鞭子赶哪?"因为我们屯的马车、牛车、驴车、骡  相似文献   

3.
近日,读到一则彭德怀元帅的轶事:有一次,彭老总到基层连队参加一个班的讨论会,一位干部搬来一把椅子,战士们又垫上一床被子请他坐,他却坐到了战士的矮凳上。在分析一些新独立国家老是闹政变时,他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领导不愿意和大家一样坐矮板凳、硬板凳,可能原先他们也是坐矮板凳  相似文献   

4.
百姓心音     
百姓心音从"坐外国车不光彩"谈起张世和报载:"在韩国,上至总统,下至百姓,都以坐本国车为荣,如果谁坐外国车会被人认为是不爱国。""有人说,车子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韩国,用什么车却成了大韩民族爱国与否的象征。"笔者对于坐外国车就是不爱国的观点虽不敢苟...  相似文献   

5.
火车第六次大提速于今年4月18日施行。提速,这一关乎民生的大事,始于上世纪90年代。前5次大提速的时间依次为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和2004年。火车大提速使我国铁路驶上快车道,有效遏制了客运量下滑态势,提高了市场份额,增强了铁路竞争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驶上快车道的主推手之一、铁道部原部长傅志寰任职铁道部期间,曾主持了4次大提速。  相似文献   

6.
何平 《新湘评论》2010,(16):54-54
爷爷奶奶已经老得走不动了,再没有什么大事需要他们顶着。两人经常在家一坐就是大半天。看着日出日落,等着一日三餐。他们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和子女们已经沟通不了,家人在谈论什么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严于律己的市委书记去年夏天上任的湖北省鄂州市委书记陈训秋严于律己的几件小事,成了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坐差车。市委最差的车就是十年前买的桑塔纳,容颜甚旧,通风漏气,尾冒蓝烟。陈训秋点着坐它。虽时有朋友嗤笑,或偶遇门卫阻挡,而他照坐不误。其要求只有一点:...  相似文献   

8.
幽默四则     
《廉政瞭望》2006,(12):19-19
车票打孔售票员来查票了,威尔逊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出门时忘记拿月票了。他想了想说:“我真的不是想逃票的,你看,我这张诚实的脸就是车票了。”售票员看了看他说:“请你把脸伸过来吧,我的职责是在车票上打个孔。”不是同村的两个傻子对着天上的月亮在争论,一个说是月亮,另一个却说是太阳。正在他们争论得不可开交时,正巧来了一过路人,两个傻子就问他:“天上的到底是月亮还是太阳?”过路人答道:“我不是这个村儿的,不太清楚。”火车两个傻子看着远去的火车……傻子A:铁轨越远就越窄,那么大的火车也不掉下来,走得还很好!傻子B:傻瓜,火车不是越…  相似文献   

9.
正瑞士的人均汽车保有量非常高,90%的人出行却选择公共交通——整个瑞士公共交通系统体验极佳,火车是干线,公交是支线,邮政巴士是毛细血管,覆盖城市的各个角落。在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的市区,每150米距离就有公交站,等候7分钟内必有车坐。市区内火车站非常密  相似文献   

10.
珍惜生活     
尽管十五年的学生生涯中一直饱受拮据之苦,但象今年放暑假时那样狼狈还是头一次。下了火车去买汽车票时,我才明白贼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人。放假前只剩下路费。几年来一道是这样,我已习以为常。可眼下汽车票和车站上的充饥没有着落。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坐了近二十个小时的火车而滴水未进,我又一次与“饥饿”神兄有缘。我不禁又想起了挨过饿的高中生活,随后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唉,生活……”车站上就有一家小吃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短文:一名中学生回家对父母说要告诉他们一好一坏两个消息,让他们选择愿意先听哪一个?其父母说当然是先听好的再听坏的,于是儿子告诉他们,好消息就是从明天起再也不上早晚自习了,坏消息就是他被老师调到最后一排去坐了。其父母听后很愕然,没想到如今的孩子对座位这么在意这么敏感。  相似文献   

12.
《前线》1997,(7)
前不久,《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了奚梦白的一篇短文,题目是《您买哪家的火车票》。文中说,继铁路提速后,各铁路局又争相降价,今后可以像选择饭店就餐、选择商场购物那样,根据价格高低选择坐哪一次火车了。这是改革十几年来,铁路系统内部竞争的第一次自发的大动作,走...  相似文献   

13.
张敏 《廉政瞭望》2009,(11):28-29
2009年3月10日早晨,坐了一夜火车的王恩泰从北京回到西安,见面第一句话就说:“我是跌进苦水井里的人了。”  相似文献   

14.
前辈风范     
前辈风范刘伯承的名片1937年9月,八路军129师从陕西富平县庄里镇出发,奔赴抗日最前线。当时,129师师长就是名震中外的刘伯承。许多人听说刘伯承的军队要经过,都想见见这位大名鼎鼎的军事家。所以,129师所坐的火车每停一站,就有好多人跑到站台上要求见...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25日晚上10点多种,一位名叫张瑞平的驾驶员开着出租车到金岛花园,见有三个年轻乘客招手,他便把车停下,上人。三人上车后,一人坐在副驾驶员位置,两人坐后排,要去沙坪坝。他们上车后,说出的话让张瑞平吓了一跳“到了地方后,弄到对方的人就杀,杀的方法要讲究一下……”  相似文献   

16.
廖承志同志喜欢画画,而且喜欢通过自画像以“言志”。他在不同时期所作的自画像,今天已成了珍贵的革命文物。 廖公既坐过“洋牢”(日本三次,德国、荷兰一次),也坐过“土牢”(国民党两次,张国焘一次),第二次坐国民党的牢时间最长,处境也最险恶。他于1942年5月因叛徒  相似文献   

17.
我是1963年7月份第一批从上海来到新疆支边的知识青年,当年我22岁。火车是夜里走的,昏暗的白炽灯下锣鼓喧天,我和母亲依依惜别。我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才到了大河沿(现在叫吐鲁  相似文献   

18.
一个河南籍骗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设下的陷井,竟被兵团一个连队的书记识破,自己白贴了香烟酒钱不说,还在兰州傻等了几天。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农二师二十九团某连队职工蔡某某到浙江卖香梨回来,火车行驶到郑州后,他坐的7号车厢上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左手提密码箱,右手拿着手机,不知在和谁通话。正巧,蔡身边有个空座,他便坐下来。这个老板是个操河南腔的中年人,待车开出郑州火车站后,便和蔡某某聊了起来,说自家资产已过百万,流动资金也有40多万。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惜月,大巴山的风像刀,刮得人生痛。坐了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又坐了五个多小时的汽车,在山西煤矿打工的陈昌明,回到城口县河鱼乡平溪村的家。  相似文献   

20.
“行路难”是人们的“石柱印象”,也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铃乡、金竹乡的乡亲们的怨气:“进一趟县城办事,要坐5个多小时的车,相当于石柱到重庆的时间!”他们说起去县城就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