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纵览世界历史,解析大国崛起,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十年发展比经济,五十年发展比制度,一百年发展比的则是文化。“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根与魂,成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它不仅是幸福民生、健康民生,更是政治民生,是文化之本、民生之魂、和谐之基。云南文化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3.
文化:现代市场经济之魂□凌小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文化的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光明之路,是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内在要求。现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侯淑萍 《世纪桥》2012,(17):129-130
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把握重点环节建设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构建企业文化之本,企业精神是构建企业文化之魂,企业形象则是构建企业文化之型,而文化的继承和融合则是构建企业文化之源。只有抓住了这几个重要关键点,企业文化才能符合企业、行业实际,才能突出企业个性特征,从而达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成为员工和企业发展前进中的航标。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3,(5):55-56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近日,山东青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围绕"如何建好企业文化"这一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记者:关于企业文化的阐述很多,定义也很多。您认为企业文化是什么?张瑞敏:我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句话: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的基因。  相似文献   

6.
论创新文化之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建伟 《新视野》2005,3(4):57-60
科技领域的创新文化,不仅要充分体现科学之魂——科学精神,而且还要充分体现人文之魂——人文精神。创新文化之魂是科学之魂和人文之魂的融合,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创新文化的各个层面(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外部环境层面)都应当充分体现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一、产业布局策略 首先,依据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必要的整合,坚持"发挥优势,凸显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按照"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理念,围绕"一寨一山一始祖"优势资源做文章。根据旅游地开发概念模型之增长极模型、点轴开发模型、网络开发模型、圈层结构模型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8.
寒石 《当代贵州》2011,(24):53-54
在这个时代,对于那些承继传统文化、肩负时代发展的品牌来说,其品牌的成长就是国家的成长,国家的发展也是品牌的发展。比如茅台。"如今,在外国人的心目中,茅台酒已经成了中国白酒的代名词,成为代表中国白酒品牌的整体形象。"茅台在世界舞台绽放巨大影响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可是,在贵州,我们拥有的不只是茅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最高决策层直接以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主题所做的又一次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部署。《决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并成为六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之一。本文从文化自身特性、国内发展现状、国际全球化三个角度,分析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现实意义,并从提高文化自觉、塑造文化之魂、创新机制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基层群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晓峰 《党建》2011,(4):60-60
近年来,秦皇岛市秉承"把文化作为民魂来塑造,作为精神来培育,作为产业来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秦皇岛市实际的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13,(2):38-38
浏阳河青花典藏酒成为中国文化名酒,是在由"量"到"质"、由"质"入"品"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浏阳河青花典藏酒作为浏阳河酒业的核心产品,是其青花系列产品的升级版,在酿造工艺上,经过了传统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艰难探索;在营销市场中,经过了营销心理与消费心理漫长磨合的领悟;特别是在生产环境和时代背景里,  相似文献   

12.
范周 《前线》2011,(2):24-2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并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也为"十二五"时期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话语权是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有两种视野:即国内视野和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兴国之魂”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引领和思想之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推动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能够引领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核心价值体系的共生发展,有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不同替代的价值之魂、思想之魂;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接受。必须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描述力和解释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批判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引领力等。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看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持久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月刊》2010,(24):34-3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重要论述,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来,  相似文献   

16.
盛夏的戈壁滩,烈日炙烤着大地。而坚守阵地6天5夜,连续接受军区陆空对抗演习考核、完成某新型导弹首发命中任务的兰州军区某防空旅官兵却精神振奋、士气高涨。谈及部队缘何能够这样持久地保持旺盛的精力,该旅董普选旅长介绍说:"文化软实力催生战斗力,主题鲜明的战地文化是官兵保持强劲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一首歌一段情,旅魂聚兵心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不会牢记历史的民族,终将注定行之不远。"  相似文献   

17.
刘近 《学习月刊》2011,(21):8-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精髓,坚决克服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西化、复古、泛化与弱化等不良倾向,正确认识先进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贾先存 《学习月刊》2012,(17):41-41
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人类的精神家园。有人提出,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靠文化改变世界。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作为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拥有领先世界的先进文化,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真正站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9.
王凤仁 《新长征》2011,(4):56-5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大学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科学知识、培育创新人才、引领先进社会文化方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赵继伦 《新长征》2011,(2):11-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这表明,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战略问题。探索具有中国内涵的软实力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