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雳州美,贵州美,h美、水美、入七美。准说天无三日清?气候宜人知青城。谁说他无三亚平2公增铁路畅通行。谁说人无三分银?小康生活日日新。什么模部自大?什么黠驴技穷?都是伤口的误会,都是不真实的传闻。贵州美、贵州美,贵州的山水会更美。“五目过后胜江南”,到人的预宫啊,后入系完成!来完成!D贵州美(歌词)@尹邦良  相似文献   

2.
为贵州点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贵州话题"倍受关注,很多人为近年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尽情"点赞",有的还不吝建言献策。本刊摘取会内会外部分对贵州的"赞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马克尔 《当代贵州》2011,(27):25-25
我是第一次到贵州,没来贵州之前,大多数是通过电视、网络了解到一些贵州的信息。在我的脑海中,贵州始终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景象。但是踏上贵州土地的那一刻,我就感到了现实和想象的巨大反差,贵阳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城市绿化好、市民精神好、空气清新,这是很多发达省市都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委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越是要对外开放”,这正是邓小平同志开放观的具体体现,对贵州的发展是关键的一环。首先有形象问题,贵州应更鲜明地进一步打出对外开放的旗帜,我认为有以下三个问题急待解决: 一、吏有实效地做好对外宣传,解决贵州中看不中听的问题。历史上留给贵州的评语,是封闭落后的形象。如:“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再加上“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等,听起来,贵州实在难于在人的脑海中留下美好的形象。但凡亲自到贵州看过的,无论国内国外,都惊  相似文献   

5.
从贫困大省到GDP增速领先全国,从"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逆袭"已成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亮点。贵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贵州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6.
王录生 《当代贵州》2004,(12):26-27
提起贵州,多数人都知道"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句老话.前两句讲的是自然环境,后一句是讲穷.所以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贵州的自然环境究竟好不好?得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相似文献   

7.
4月26日,在凤冈召开的贵州第三届茶业经济年会上,来自国内的知名茶专家围绕贵州近期出台的《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下简称《计划》)展开讨论,对贵州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提出了助推黔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及打造黔茶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回顾我国城镇化建设三十年,由于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经济基础和区域文化的不同,贵州地区与大多数西部地区一样,存在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建设缓慢的特点。一、贵州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分析(一)城镇化工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以贵州2013年贵州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9.
一、贵州发展速度的历史解读在贵州的发展过程中,贫困一直伴随着贵州的历史进程,从速度的视角看,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始终围绕零上下小幅度徘徊。贵州之穷,自古以来,已成定论。《贵州通志·财赋》(嘉靖)中说":天下布政司十有三,而贵州为最后,故贵州财赋所出,不能当中原一大部,诸所应用大半仰给于川湖。"郭子章《黔记·止榷》中说:"贵州崎岖……国家以滇南门户而郡  相似文献   

10.
一、贵州后进状态的涵义 长期以来,贵州后进状态作为一种独特而令人困挠的地域现象,。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研究领域中颇受关注的问题。那么,贵州后进状态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呢?大致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认识贵州后进状态。 1.历史的贫困与落后 自古以来,由于贵州地处偏僻高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因而被视为蛮荒之地,并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尽管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基础薄弱,至今仍处于相对贫困和落后的状态,而在许多边远地区,目前仍有600多万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中。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青团》2023,(9):30-31
<正>曾经,“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是贵州的“标签”;如今,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已成为“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千年梦圆,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胜利—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全胜,贵州综合经济实力大踏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冬游贵州     
曹雯 《当代贵州》2024,(6):20-21
<正>自然珍宝、文化瑰宝熠熠生辉,世界自然遗产数量高居全国榜首,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这些宝藏为冬游贵州增添了无限魅力。1月10日,贵州举办“机景联动·飞阅贵州”和冬游贵州旅游产品发布会,在“一多两减三免”冬季旅游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创新推出贵阳—兴义—铜仁、贵阳—兴义—遵义、兴义—荔波、兴义—黄平在内的4个机景联动旅游产品,以及美酒温泉民宿之旅、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辉煌历程的50年。这50年,贵州与全国一样,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古以夜郎国传名,今以茅台酒著称的贵州,是一个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宝地。解放以前的贵州,人们知之甚少,被戏称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不毛之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地瘠民贫,生产力水平十对低下,人民生活极为贫困。1949年,全省14164万人口主要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从事工业的劳动力不足万人一全年粮食产量不到30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相似文献   

14.
正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一旦激活贵州这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开放基因",就会有如"天行健、地势坤",开创出惊天动地的新局面;有如核聚变,爆发出"万马如龙出贵州"的大气象。说到与贵州相关的成语,有"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与贵州相连的俗语,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与贵州相通的文化,乃封闭的"山地文化"。这是偏见、偏信。偏见比无知更远离真理,偏信比万水千山更阻碍沟通和交流。贵州文化中,有没有"开放基因"?当  相似文献   

15.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就是因为这句长期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使许许多多从未到过贵州的人对贵州产生了恶劣的印象:偏僻、闭塞、愚昧、贫穷。时至今日,它仍象一层浓浓的雾罩障碍着外地人审视贵州的目光,那明显的揶揄和讥讽甚至使一些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感到丧气和自卑。在他们的眼里,贵州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 其实不然。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优能变劣,劣能转优。  相似文献   

16.
正高山、峡谷、丛林、飞瀑、河流、田野、村落、胜迹。千百年来,在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独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咏叹,在他们的笔下,贵州神奇秀丽,让人神往。本文透过王阳明、徐霞客、洪亮吉、邹一桂、郑珍等历史人物的诗歌、游记或画作,与读者共同欣赏历史上的贵州之美。王阳明:天下之山,萃于云贵王阳明(1472—1529)是明代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明朝正德三年(1508),他被贬谪为龙场驿丞,是年三月到达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贵州在事实上也一直进行着改革,出现了开放局面。而贵州省委在中共十八大之后,在提出"贵州的中国梦"之时,再一次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合贵州的历史和现实,对照时代发展潮流,不难发现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水神奇灵秀、清寂绮丽,相较于北方山水之雄伟巍峨,江南山水之明媚旖旎,自有一种"清水出芙蓉"般的韵味。然而贵州由于地处僻远,开发较晚,绘画的发展相对滞后,以至在明代以前竟没有一幅描绘贵州山水的画作流传下来,目前所知最早用画笔为贵州山水传神写照的画家,是清初因寻亲而途经贵州的黄向坚。黄向坚(1609—1673),字端木,号万里归人,苏州人。父亲黄孔昭,明末被任命为云南大姚知县,不久明  相似文献   

19.
正张军:从文化的视角深层思考,摆脱精神贫困,构建精神谱系,建设精神高地,才是贵州崛起的文化密码。改革开放前,人们对贵州的印象是"三言两语",即"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言和"黔驴技穷""夜郎自大"这两句成语。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民心工程 光耀千秋——贵州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全省结束“无电村”的历史时刻,我们被贵州电网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我们为那“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理念所叹服。在实施“村村通电”工程的2007年中,贵州电网人的艰辛劳作,贵州电网人的“以人为本”,贵州电网人的社会责任,给现代企业发展与创新思维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