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化少了只能靠千体力活儿,人家有文化的都坐办公室。”在贵阳市区的一家餐厅,来自贵州毕节的服务员赵化美说,“如果有机会很想提高文化水平,学一门技术,就不用一直端盘子了。”  相似文献   

2.
喻丹 《当代贵州》2009,(18):26-27
当全球文化趋于同质化而让人无端感到单一和乏味的时候。地扪相对独特的文化景观让人感受到人类文化多样化的丰富多彩,满足了游客对异文化的渴望和追求。 地扪能否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标本乃至标竿,还需要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姚远 《当代贵州》2013,(15):20-21
贵州宜居更宜阅读 当代贵州:你在浙江执教多年,去年来到贵州大学任职.浙江与贵州,是否有不同的文化氛围? 郑强:两个地区的人文气息都很浓厚,但各有特点.浙江等东部地区历来尊崇汉文化,具有单一性.唯独多彩贵州,不只是山川河流的多彩,更是民族文化的多彩.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贵州的文化优势. 到贵州以后,我感受到很好的阅读氛围.无论是在花溪十里河滩,还是在黔灵山、南明河畔,都有人朗朗读书、放声高唱、挥笔泼墨.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前段时间在孔学堂举办的成人礼.孩子们举着书卷向父母行礼,场面相当震撼.这些都是文化元素,与阅读相辅相成,既是阅读带来的成果,也是阅读的文化饰衬.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10,(7):39-39
6月的香格里拉草原上,嫩嫩的青草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迷人,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们一边欣赏着这里迷人的自然风光,一边体会着这里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在迪庆藏区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安宁和谐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陈会新 《当代贵州》2011,(27):14-14
我以前没来过贵州,这次填补了我的空白。过去只知道贵州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省份。这次到贵州来,去了一些地方,有了新的感触、新的认识,感受到贵州、好水、好地方,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春天     
这是一个属于国人的畅想时代,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我们的方向。当《多彩贵州风》在北美、在日本巡演,掀起一阵强劲瑰丽的民族风时,我们告诉世人,它来自贵州:当茅台酒在奥运会、世博会、博鳌论坛等一个个国人骄傲的时刻屡屡亮相之时。我们告诉世人,它来自贵州;当侗族大歌的天籁之声,在巴黎,在钓鱼台震惊了世界上的顶尖艺术家时,我们告诉世人。它来自贵州;……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2,(4):66
贵州:七成新生代农民工渴盼有"大学文化""文化少了只能靠干体力活儿,人家有文化的都坐办公室。"在贵阳市区的一家餐厅,来自贵州毕节的服务员赵化美说,"如果有机会很想提高文化水平,学一门技术,就不用一直端盘子了。"和赵化美一样在贵州省内打工的80后、90后大约有120万人。2011年,团贵州省委在承接"贵州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邀请贵州省社科院的专家、学  相似文献   

8.
殷文霞 《当代贵州》2012,(35):26-26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党代表,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履行代表职责,把大会的精神领会好传达好。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多次提到文化强国战略,这让我深受鼓舞。这几年,贵州的对外宣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我们贵州民族歌舞剧院着重打造多彩贵州风文化系列活动,就是在大力宣传贵州形象和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贵州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近代以来中国革命过程中,在贵州地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浑然融合生成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本文试图考察贵州的红色文化的发生机制,并将之置于“长时段”的视野之下,意在突出贵州的“地方性”在红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化学术界关于贵州红色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如果说我们国家的文化需要有区域}生分工的话,我觉得贵州的民族文化、红军文化、抗战文化等都值得发扬与传播。  相似文献   

11.
李秀英 《当代贵州》2011,(27):22-22
我们看了一场盛大精彩的开幕式,参与了欢乐祥和的民族大联欢,感到贵州的准备工作十分充分。在广州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非常圆满,而这次在贵州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样是非常精彩和成功的,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2.
就客观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言,贵州的情况是:一、有一定影响的汉文化、比如玉阳明文化、黔北巴蜀文化、长征文化等;二、有一定特色的少民族文化,如苗族、侗族、布依族风情与民俗;三、上述两种文化都共同具有的  相似文献   

13.
漆云 《当代贵州》2023,(24):46-47
<正>贵州爱茶、护茶、懂茶的这份用心激发起邹裕波对推广黔茶的热情,“我要在76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里打造出以茶舒心、以茶会友、以茶识黔的一亩三分地。”“一亩茶舍”由此孕育而生。“从茶里能感受到最天然的贵州,这份高山好茶的韵味能褪去繁忙生活中的疲惫。”仲夏,走进北京76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里的“一亩茶舍”,现代化的装修风格搭载着来自贵州深山的好茶,绿柳成荫中飘荡着幽幽茶香,宛若踏入繁华都市中的一片清净之地。  相似文献   

14.
赵明  李枫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08,(21):56-57
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欢歌唱盛世,豪情醉贵阳。10月7日上午,省委礼堂歌声飞扬,舞姿翩翩,来自全省各地的近1000名老年人正在这里欢庆第21个老年节,同时拉开了2008’首届贵州老年文化艺术节的帷幕。本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由省老龄办、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当代贵州杂志社联合主办,《晚晴》杂志社承办。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贵州拥有非常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贵州应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做法。要实现公益性、增长眭、便利性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建  相似文献   

16.
军事题材、军事文化题材的东西,不仅是军事的也是我们全民族的,也是大家关注的。现代军事文化始终燃烧着各族人民的激情,激发人类的斗志,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新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始终牢牢地牵引着人们的关注,让人传诵。贵州也有很多军事文化创作题材,比如辛亥革命中,贵州对武昌起义的响应。红军转战贵州时的四渡赤水,两战遵义威逼贵阳,都有很多可写的题材,许多精彩的选题和感人的情节。  相似文献   

17.
龙腾贵州     
春节期问,贵州各族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彰显贵州文化魅力.过了_个欢乐祥和的龙年春节。由省文化厅举行的“2012龙腾贵州大家乐”春节文化活动,展示了贵州各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在开幕式现场,120名中小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艺术,在130米长幅上书写不同字体的“龙”字。  相似文献   

18.
以文化大发展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荣 《当代贵州》2008,(3):28-29
“多彩贵州”涵盖了贵州的文化特色,提供了贵州的文化符号,具有相当的思想张力和文化延展性,涵载着蓬勃的生机与精神的冀望。  相似文献   

19.
发展贵州文化,要把立足贵州和走出贵州相结合。贵州有独一无二、很有特色的文化,有特色才立得住。要发展贵州文化首先要立足贵州,利用贵州的传统文化为贵州服务。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0,(1):57-57
【多彩贵州原生态影像】 国盛文兴。每个时代,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风光风情,所蕴含的意义、意境都时时散发着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魅力。多彩贵州,正是新时代、新机遇下一眼不断喷发激荡贵州风情文化的甘泉。第二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中的“多彩贵州系列”正是一次摄影家对多彩贵州这眼甘泉涓流的集体描绘。建设、农业、电力……这些词汇在原生态摄影大展中蕴涵的不仅仅是事关国计民生各项产业,透显的更是一幅别样绚烂的景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