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晓森 《学习导报》2011,(18):47-47
所谓自重,简单说,就是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古话说:"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可见自重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备的素养,要一生遵守的底线。因为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共产党人自当有更严格的自重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体现了全党的共同心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铸就金刚不坏之身,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自我修炼作为一门终身必修课。要牢记身份以自重。"山自重,不失其威峻;海自重,不失其雄浑;人自重,不失其尊严。"自重,从道德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形象,珍惜自己的声  相似文献   

3.
《庄子》上有这么一则寓言:“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玩味之余,笔者深深敬佩匠石的“斫垩”之诚、“运斤”之勇、“尽垩而鼻不伤”之高超技艺。同时也为郢人临斤“立不失容”的精神所折服。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四句,应解读为“上德不德,是因其有德;下德不失德,是因其无德”。“德”字被用于同人事相关的场合,其通义为“心有所得”。是以“道”还是以“德”为伦理标准,这是“上德”与“下德”的分际所在。区分“上德”与“下德”是为“圣人之治”提供理论依据,其伦理意义在于倡导朴实之“德”,反对虚伪之“德”。“上德”之朴实,是因其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公平之德;“下德”之虚伪,是因意有所偏,行有所弃,不能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不公平之德。倡扬公平之德是老子伦理观之主要特色。能履行公平之德,方是“上善”。“上善”是“上德”在实践中的体现。“上善若水”是“上德”的实践原则,它要求:(1)像水之善利万物那样善待一切人;(2)像柔弱的水那样不与万物相争;(3)像善于居下的水那样谦卑。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四句,应解读为“上德不德,是因其有德;下德不失德,是因其无德”。“德”字被用于同人事相关的场合,其通义为“心有所得”。是以“道”还是以“德”为伦理标准,这是“上德”与“下德”的分际所在。区分“上德”与“下德”是为“圣人之治”提供理论依据,其伦理意义在于倡导朴实之“德”,反对虚伪之“德”。“上德”之朴实,是因其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公平之德;“下德”之虚伪,是因意有所偏,行有所弃,不能一视同仁地善待一切人和物,是为不公平之德。倡扬公平之德是老子伦理观之主要特色。能履行公平之德,方是“上善”。“上善”是“上德”在实践中的体现。“上善若水”是“上德”的实践原则,它要求:(1)像水之善利万物那样善待一切人;(2)像柔弱的水那样不与万物相争;(3)像善于居下的水那样谦卑。  相似文献   

6.
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汪洋书记明确提出了“培育库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的要求。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仁者爱人”,或者说对人的关爱。说到底,人文精神就是指“一切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最终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启发、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在于启迪、启动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间关爱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7.
《理论导报》2012,(2):59-59
答题思路: 一要树立清廉之风。摒弃贪占之风,树立清廉正气。摆正心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和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管住自己的脑,不存非分之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做是非之人;管住自己的手,不取不义之财;管住自己的腿,不去腐化之地。  相似文献   

8.
战友和同志之情 朱德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军事统帅。他沉着冷静、运筹自如、英勇果断,不失军事将帅的风度;同时,他敦厚朴实、谦恭和蔼、胸怀坦荡,不失劳动人民的本色。邓小平始终把朱德看成是自己的上级和长者,对他很尊重、爱戴和信赖。  相似文献   

9.
人生三乐     
楚奇 《党课》2012,(16):65-66
孟子曾说过:“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相似文献   

10.
人才素质测评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一个要刻意寻求人才的人来说,我想他最关心的是,要寻求的对象是不是具有可以成才的基本素质?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如果基本素质具备,那就值得为之努力,值得为之投资;如果素质根本就不具备,那么一切努力就将会付诸东流。至此,一个问题自然会萌生:素质是能看得出来的吗?面对这个问题,回答肯定是不尽相同的。老百姓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哲学家王夫之说:“知人之哲,其难久矣”;文学家苏东坡说:“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改革家王安石说:“人才难得亦难知…  相似文献   

11.
艾迪 《党课》2011,(13):102-103
有人说,法律首先是让人敬畏的,其次才是对人惩戒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有了敬畏之心,就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会触犯法律,甚至也不会违背法律之外的道德律;而当一个人需要法律惩戒的时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证明,这个人已经没有了敬畏之心,更不会顾及所谓的道德律。  相似文献   

12.
走进庙堂     
坦率 《思考与运用》2007,(12):74-75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在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中袒露心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果这位先人到巫山的庙堂走一遭,那可真是要“忧其民”了,因为巫山县庙堂乡有如下一连串的头衔:巫山最小、最偏远、最贫困、最险峻的乡。说它小,全乡只有5个村共计2000余人;说它远,离县城大约6小时车程;说它穷,所有经济指标全县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13.
箭竹 《廉政瞭望》2004,(5):22-23
贪官之言,位高权重之时,往往豪言壮语;组织审查之时,往往巧言辩语;身陷囹圄之时,又往往真言悔语。贪官之言,常为花边新闻,多为饭后谈资,然贪言权力、金钱亦不失“精彩、独到”。今摘录贪官之精彩语言,加以点评,编为此文。  相似文献   

14.
常德 《党课》2012,(14):71-72
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佛经中有一句话:“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由心生。”大致的意思都是心态决定人的行为、取向甚至最终的成就。有的人尽管有职权、有财富、有名位,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有的人尽管平凡、艰辛、清贫,但充满阳光、快乐而知足。这其实都是由心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梁新 《学习月刊》2012,(23):10-11
人一生要做出很多次抉择。那么多五光十色的东西.究竟哪样东西应该舍去?哪样东西应该坚守?不是很清楚;只有懂得什么应该舍去,什么应该坚守,才叫成熟。才叫有定力。懂得舍得,懂得坚守.就能够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之下.不失做人本色,书写辉煌人生。  相似文献   

16.
名言警句     
《党员干部之友》2014,(4):44-44
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能言,就更难。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马寅初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球贻琦  相似文献   

17.
善于用人美国管理学家布兰奇说:“一个企业能否成功,能否取得光辉的业绩,归根到底就在于这个企业是否有了不起的人才,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企业重用了人才没有。以人才来衡量企业的财富,要比用金钱来衡量企业的财富更有长远的意义。”在我国历史上,善于用人成其大业的典范是很多的。刘邦在总结自己战胜项羽的根本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食,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用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5,(8)
<正>《庄子》中有这么一则寓言:"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玩味之余,笔者深深敬佩匠石的"斫垩"之诚,"运斤"之勇,"尽垩而鼻不伤"之高超技艺,同时也为郢人临斤"立不失容"的精神所折服。修正错误与"郢人除垩"同理。"垩漫鼻端",有碍于容;过错染身,有损形象。所以,国人向来把帮人长善救失视为一种美德,褒之,奖之。"难得是诤友,当  相似文献   

19.
朱子《四书集注》的定本之异,经元代胡炳文与陈栎之争而被公开化,胡、陈分主《四书集注》的宋本与祝本,二本差异集中于五处:《大学》首章注“一于善”与“必自慊”;《论语》为政章注“得于心而不失”与“行道而有得于心”;《中庸》首章首句结语注;可离非道注“为外物而非道”与“岂率性之谓”;第九章中庸不可能注“倚于一偏”与“不必其合于中庸”。此外,《孟子集注》言不必信章注有“必信必果”与“不信不果”之别,胡炳文批评辅广“必信必果”说实误。胡炳文所主宋本为宋元学界所流行,但陈栎师徒所主祝本因《四书大全》之采信而占据明清之主流。晚清宋淳祐本的发现,廓清了《集注》中若干传写之误,使宋本重新成为流行之本。  相似文献   

20.
朱子《四书集注》的定本之异,经元代胡炳文与陈栎之争而被公开化,胡、陈分主《四书集注》的宋本与祝本,二本差异集中于五处:《大学》首章注“一于善”与“必自慊”;《论语》为政章注“得于心而不失”与“行道而有得于心”;《中庸》首章首句结语注;可离非道注“为外物而非道”与“岂率性之谓”;第九章中庸不可能注“倚于一偏”与“不必其合于中庸”。此外,《孟子集注》言不必信章注有“必信必果”与“不信不果”之别,胡炳文批评辅广“必信必果”说实误。胡炳文所主宋本为宋元学界所流行,但陈栎师徒所主祝本因《四书大全》之采信而占据明清之主流。晚清宋淳祐本的发现,廓清了《集注》中若干传写之误,使宋本重新成为流行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