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1,(21):19-21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与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不是要回到原生态状态,而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1,(21):24-24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与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的演讲,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如何在欠发达条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成为各方精英关注、热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贵州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只有把两者的关系把握好、处理好,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守护好生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原  相似文献   

4.
发展工业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发展”二字,都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以园区驱动、产业撬动、开放带动、区域互动为引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形成一、二、三产业竞相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在新坐标上实现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推进绿色工业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大力提高工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工业化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绿色工业化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昆山水乡旅游区的锦溪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锦溪镇党委、镇政府认为,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全力做到善待环境、善待土地、善待百姓。2012年以来,全镇上下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魄力,积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看似对立、实则统一的矛盾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努力闯出一条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生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及其评价体系随发展观的进步而诞生,随发展模式的变迁而演进,并且还将随着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变化而进一步完善。基于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未来走势的研判,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完善方向为:弱化经济指标、健全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评价指标等。具体包括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安全、社会进步5个子系统、29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工业文明过程极大地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和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廖少华 《当代贵州》2011,(16):40-41
推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发展,使黔东南找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保护绿水青山、既加速发展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执政理念、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在党的执政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彻这一理念需要做到"五个必须"和贯彻落实好"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吹响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嘹亮号角。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历史性跨越,应当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以生态现代化为长远发展目标。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产业发展长期构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有效开发利用特色优势资源,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协调加速发展的贵州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赵克志 《当代贵州》2013,(23):18-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4.
余杰 《理论建设》2009,(3):30-33
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矛盾冲突的结果,给陶醉于工业文明辉煌成就的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文明的提出为人类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其兴起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理念导向的作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措施。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14):39-39
要进一步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城镇化体系和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技术,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快解决水、土壤、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保护好林地、水源、湿地、湖泊、河流、渤海等重要生态资源,加强对PM2.5的治理,深入实施绿化、美化、净化工程。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和各项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要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与生态危机,其实质是文明的危机,根源是传统工业文明世界观的无限物化,而生态文明理念恰合人类实践需要而产生。生态文明是具体的、历史的,该理念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立于对人类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从发展社会学的角度证成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积极投身生态名城建设,以转型升级为路径,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打造绿色空间。一是积极推进经济、组织、社会、生态、文化和法治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五年翻两番",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二是重点打造"一江两湖四绿带"精品工程,确保2014年林木覆盖率达28%,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7.7%。三是完善环保决策机制,严格执行环保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确保环保投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子"。  相似文献   

18.
王富玉 《当代贵州》2009,(10):34-38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对贵州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应当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9.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思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的愿望,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拓展深化,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