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正>海淀区医疗资源丰富,拥有各类医疗机构1420家。一直以来,海淀区委坚持“行业抓、抓行业”,以党组织为纽带,创新成立了区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卫生健康系统党建协调委员会,在全市率先打造了“区域党建”和“行业党建”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医院党建“创新合伙人”工作平台,加大地区医疗资源盘活和统筹使用,以党建引领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党支部通过化解“医院发展与职工利益”“医疗质量与患者负担”“资源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矛盾,对内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对外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日前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通州区漷县镇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九个特色小镇之一,镇党委把医疗大健康产业作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医疗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抓顶层设计、抓问需解难、抓资源对接,初步形成了以重大医疗项目为引擎、上市企业为龙头、产业园为平台的“医教研养康”全产业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5.
袁绍阳 《当代贵州》2014,(11):48-49
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以“竞争意识、特色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为指导,让当地群众享受到更多医疗资源的同时,促进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有数百万名白内障患者,因为贫困和医疗资源不平衡而无法得到治疗。“健康快车”专为这一特殊群体而设立,是中国唯一建在火车上的眼科医院。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8,(21):F0004-F0004
近年来,银川市卫生局在银川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构建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农村卫生三大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力打造“医疗在银川”品牌,认真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合理配置区域卫生资源,积极履行行业监管职能,有效解决了群众防病看病问题。  相似文献   

8.
曾伟 《当代党员》2010,(8):33-33
中国目前“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在农村。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将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作为十大民生之一,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
《思考与运用》2006,(11):20-21
按照全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进一步壮大,全市平均每千人口占有床位达到2.5张左右、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82人、执业医师达到1.26人、注册护士达到1.00人,基本建立体现重庆特色,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要完成以下五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卫健委消息,“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支持各地建设120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尽可能减少异地就医。今年年底前将基本完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布局,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将聚焦重点病种和专科,按照“省市共建、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工作思路,通过引导省会城市和超(特)大城市医院向资源薄弱地区输出以及加强地市现有医院建设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形成省域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医疗服务“高地”,着力解决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引领区域医学技术发展。 国家支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展必要的业务用房改扩建,改善诊疗环境和服务设施。合理提高建设标准,为应对突发事件,提升综合救治能力预留空间和条件。提升大型设备配备水平,加强智慧医院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呼吸等专病中心和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成为众矢之的,其中受到广泛批评的是“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看病贵”,主要指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看病贵”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低收入患者没钱看病,也就是“看病难”。“看病难”还意味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存在问题。目前,“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许多人的切肤之痛。在2005年1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为“看病难”把脉,  相似文献   

12.
沈义  吕轶  李鹏 《当代党员》2006,(2):62-64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医疗资源丰富,市区两级的大小医院和药店,为百姓提供了方便,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在这里,被称为“白衣天使”的一些医务人员。由于竞争压力的增大和金钱的诱惑,竟伸出“黑手”大捞昧心钱,导致医疗系统职务犯罪上升,严重破坏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赵忠厚 《奋斗》2011,(4):13-14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缩小城乡间、区域间、不同人群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和整合,改善医疗条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省委确定的重点民生目标之一,更是“十二五”全省卫生工作的主旋律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试点单位,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锊理中心积极寻求由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党组织的转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以“送医疗、送健康、送服务,让社区居民满意”为目标的“三送一满意”特色医疗服务活动,让社区居民切实享受到了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5.
宁夏,一个叫“塞上江南”的地方;襄阳,一座汉江之滨的明珠城市。今年的一场疫情,让两地人民跨越千山万水,手握手,心贴心——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在荆楚大地蔓延,武汉告急!孝感告急!黄冈告急!湖北告急!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火速向武汉集结;“一省包一市”的19个省(市、区)紧急调集医疗战线上的“优势资源”,快速驰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的16个地市(州)。  相似文献   

16.
医疗“红包”现象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岷 《发展论坛》2001,(7):62-62
病人给医生送“红包”,医生收受“红包”,这种现象在医疗活动中长期存在,虽经多种措施整治,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好转,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治和杜绝,成为医疗系统的一个顽疾。而且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医院分配制度的改革,医疗中发生的“红包”也有了新的特点。这需要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找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前,病人的医疗费用大多是由公费承担。病人给医生送“红包”,其目的是想得到医生的细心治疗,或得到特殊的照顾。病人应交的医疗费用照样交纳,医院的收入并不因“红包”而受到影响。所以,一般将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17.
陆睿 《当代党员》2010,(8):31-33
五年前,中国医疗制度改革,被宣布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因为没能破解“看病贵、看病难”。催生这一困局的,是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医疗资源,其中的30%在大医院;而在占全国人口70%的广袤农村和社区,群众却依靠“赤脚医生”和小药铺维持健康。“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18.
“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是我国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提出的就诊策略。面对城市建设规模急剧扩大,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群众就医问药可及性差的状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建立起了家庭——社区——医院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了“六位一体,双向转诊”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基本实现辖区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到医院”,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高水平的服务,备受社区居民欢迎,成为我省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衡洁 《廉政瞭望》2011,(7):22-23
身高一米八的郭宝成自嘲是一个“傻大个”。 这位原神木县县委书记,现任榆林市人大副主任。在他主政神木期间,主推了前文所述的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民生领域的改革,让神木经历了政府财政和人民福利发展的“双跃进”,因“全民免费医疗”和神木一起“名噪全国”。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2,(11):8-8
近年来。七台河市新兴区委在城乡党组织中探索开展了以“资源联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为主要内容的“四联”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大统筹、大发展。一、树立大党建工作理念.引导城乡党建资源联用。区委坚持立足全局统筹城乡发展,成立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任组长,组织部、农委等12个党政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定期研究一体化工作,统筹城乡党建资源,协调解决瓶颈问题。打破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城乡壁垒,创新政策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在身份、优抚安置、医疗救助等八个方面集中统筹,全区有4.4万农民变成市民,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