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玉萍  江伟 《当代贵州》2011,(13):58-59
贵州电网公司通过“发、供、用”三管齐下,全力打造绿色电网、助推低碳生活,不仅在自身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成效。商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让“绿色行动”走进用电企业,为打造山水和谐、绿色环保的新贵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玉萍  江伟 《当代贵州》2010,(13):58-59
贵州电网公司通过“发、供、用”三管齐下,全力打造绿色电网、助推低碳生活。不仅在自身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成效,而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让“绿色行动”走进用电企业。为打造山水和谐、绿色环保的新贵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经社伟 《前线》2011,(10):21-21
社会建设和管理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此次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人文北京发展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了首都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了更务实、更明确可行的发展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的“五个更加”的基本目标。为此,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9,(19):15-18
“图片的形式能超越语言与国界,民族多样性能体现社会和谐状态。我们相信。从图片开始,贵州的民族文化会被全世界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指明了方向、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郝会龙 《奋斗》2012,(2):22-23,2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我们从齐齐哈尔市情实际出发,提出了“坚持以发展为前提、道德为引领、  相似文献   

7.
徐秀霞 《新长征》2012,(8):28-2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此,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法治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我们必须遵循法治思想,在依法治H方略指引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2,(21):10-10
贵州瓮安县委书记沙先贵日前在谈“瓮安之变”的启示时说道,新形势下,一些过去曾经管用的管理方式,渐失作用。尤其是经过瓮安事件后,他们认识到,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维权来实现维稳。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益,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陈玉芬 《当代贵州》2007,(13):24-24
机构编制工作要适应构建“和谐贵州”的要求,需要机构编制部门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拓展工作思路,把省委关于构建“和谐贵州”的要求落实到机构编制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民心工程 光耀千秋——贵州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全省结束“无电村”的历史时刻,我们被贵州电网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我们为那“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理念所叹服。在实施“村村通电”工程的2007年中,贵州电网人的艰辛劳作,贵州电网人的“以人为本”,贵州电网人的社会责任,给现代企业发展与创新思维提供了生动的范本。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提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下大力增强抓好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社会管理新路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幸福贵州,为实现贵  相似文献   

12.
林秀山 《奋斗》2011,(7):33-34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我们着眼于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的总体要求部署,紧密结合佳木斯实际.扎实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使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社会秩序明显规范,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后发与后劲     
翻开第20期《当代贵州》,人民日报赴贵州采访组采写的《蓄势后发从头越》使人眼前一亮。一扫自卑心理,顿长几分豪气,这便是我的第一感受。这的确是篇好文章。它用一个“退”字,写出了贵州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胆略和气魄;用一个“通”字,描绘了贵州人打破封闭,走出深山的决心与成就;用一个“变”字,展示了贵州农村经过艰苦奋斗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贵州,一个后劲十足的贵州。后来居上,蓄势后发,都需要有后劲。后劲从哪里来?来自“志气”和“信心”。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只要有志气,有信心,便会有十足的发展后劲。面对落后,要不甘落后,要有改变落后面貌的抱负。面对困难,要不怕困难,要树  相似文献   

14.
问:贵州后发赶超之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我们要开创的后发赶超之路,是一条追赶全国“三化”步伐,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加速跨越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是一条面对更加强化的市场约束和更加刚性的环境约束,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5.
樊茹慧  王茜 《实践》2011,(2):46-46
近年来,东胜区人民法院坚持从东胜科学、和谐、率先发展的第一要务出发,坚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责任出发,坚持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任务出发,按照“转变司法理念、打造公信法院”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狠抓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民生”品牌,荣获了“全国优秀法院”、“全国巾帼文明岗”、  相似文献   

16.
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可谓是意义深远。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法制宣传、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等职能,面对农村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务必紧紧围绕“三农”需求,环环紧扣“法治、稳定、和谐”主题,准确对接服务结合点、切入点,强化职能,着力推进“法治、稳定、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07,(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论断和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举措,需要我们很好地学习和领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明确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的政策取向△提出“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提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一系列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决定》采用了许多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如“社会…  相似文献   

18.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灵魂,是我们党面对新世纪,实现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我们建设贵州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强大动力。我们要在贵州建设旅游产业,就必须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1,(18):12-13
2011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提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下大力增强抓好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社会蕾理新路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平安贵州、和谐责州、幸福责州。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陈恩达 《当代贵州》2007,(23):60-61
从现实和长远看,人口问题既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状况的一大主要症结,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又是改变贵州“两欠”省情的重要途径,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贵州”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基础因素。因此,石宗源书记一再告诫全省广大干部:“人口问题在贵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