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明 《当代贵州》2011,(33):64-64
1898年,在偏远的贞丰州,吴嘉瑞建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团体——仁学会。仁学会宣传维新志士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开启了贵州近代资产阶级维新与革命之先河,对贵州辛亥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08,(13):55-55
贵州是一片”红土地“,在革命处于危难时期,贵州支持了红军。从1930年4月邓小平、张云逸创建的红七军进入贵州开始,到1936年3月底红二、六军团离开贵州,红军在贵州活动前后达6年。在这一时期,红军的足迹遍及全省68个县市,先后建立了黔桂边革命委员会,还在大定·(今大方)、毕节成立了中华荔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张斌 《党史文苑》2008,(5):16-19
1935年,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方志敏英勇牺牲,赣东北人民为革命付出了沉痛代价。继方志敏后的一代赣东北人并没有消沉,为中国革命继续做着伟大的贡献。1949年,赣东北的几千知识青年,为了理想和革命,为了贵州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开发建设,他们西进贵州扎根乌江苗岭,艰苦奋斗,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贵州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   

4.
林芊 《当代贵州》2011,(18):67-67
教育与知识分子的天然联系,使教育为贵州辛亥革命创造了干部条件;学校则是向社会传播和灌输现代民主思想的一个策源地,为贵州辛亥革命创造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5.
林芊 《当代贵州》2011,(8):62-62
辛亥革命的爆发,表面上是清王朝专制统治与人民之间政治冲突激化的产物,本质上乃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现代化)突破封建经济(传统经济)桎梏的社会变革,因此,贵州辛亥革命不过是这一变革的反响。同时,贵州经济现代化的总体水平也制约着贵州辛亥革命的深度。  相似文献   

6.
冯霞 《当代贵州》2011,(19):49-49
30年来,省委党史研究室不断深化党史研究,全面推进党史各项工作。党史研究和党史资料征编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编写出版代表性党史著作,如《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大事记》(1929—1999)、《中国新时期的农村变革》(贵州卷)等。同时,注意把党史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上。如,通过党史研究,向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划定贵州革命老区的重要史实依据,争取到中央财政、有关方面和社会各界对贵州革命老区建设的支持。目前,全省共有35个县(市、区)、591个乡镇被划定为革命老区。  相似文献   

7.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遵义会议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热爱贵州、建设贵州、振兴贵州,积极投身到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去,勤奋敬业,扎实工作,塑造新世纪贵州人的新形象:”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对于加快贵州今后5年的发展,推进富民兴黔新长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飞渡乌江、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这一块福地和胜地,让濒危的播撒革命火种的红军队伍得以休整借力,焕发神威,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9.
陈岗  陈欢  周德瑞 《当代贵州》2011,(19):21-23
历史是一条大河,有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更有一波三折、暗流险滩。从1919年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贵州的传播开始,到1949年贵州解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立发展组织,领导贵州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当年革命先辈们出生入死、感天动地的壮举,已经凝结成为贵州文化最鲜艳夺目的红色元素,已经转化为激励贵州4000万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2018年初,贵州掀起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解决按老办法解决不了贵州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问题。对贵州而言,这是一场发展方式的革命、工作作风的革命,更是发展观念的革命。当代贵州融媒体特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对这场产业革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深度解析。  相似文献   

11.
萧强 《当代贵州》2013,(35):57-57
1936年1月,红二、红六军团重入贵州,占领石阡。2月上旬,根据形势的变化,转移到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区域创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艰难曲折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历程中,中共贵州地方组织既是革命的产物,也是贵州的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要促进力量。 伟大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贵州的传播,加速了一批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洗礼的贵州先进青年的觉醒,不仅诞生了一批贵州籍的早期共产党人,如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龙大道、周达文、旷继勋等,而且为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除了中共贵州省工委、省临工委及其所属党组织在贵州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地下斗争外,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称南方局)及邻省党组织也指派人员在贵州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利用各种条件积极开展革命活动.这一时期,党组织在贵州的革命活动始终没有停止,斗争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贵州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林芊 《当代贵州》2011,(6):64-64
谘议局的各种活动为贵州辛亥革命做好了准备。谘议局政治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生活各领域,还包括未来国家政体,为贵州辛亥革命培植了社会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贵州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近代以来中国革命过程中,在贵州地区,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融合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浑然融合生成的一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本文试图考察贵州的红色文化的发生机制,并将之置于“长时段”的视野之下,意在突出贵州的“地方性”在红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化学术界关于贵州红色文化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3,(32):57-57
1935年11月,身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红六军团开始突围远征,重入贵州,向石阡、镇远、黄平方向实施战略转移。此时的贵州已不再是小军阀的独立王国,而是蒋氏新军阀版图中的一省,仅正规部队就有40多个团,从兵力上讲远远超过王家烈时代的贵州,红二、红六军团进入贵州必然会碰到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战斗,红二、红六军团于1936年1月10日进入石阡境内。  相似文献   

17.
毕节,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七星关,“一步跨三省”,贵州三大名关之一,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是拥有优秀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是革命文物大省,有革命遗址遗迹2000余处,占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5.5%,革命文物资源丰富,红色文化璀璨夺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根据我省近期发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联合贵州省文旅厅、贵州省文物局专家学者,精心梳理了全省各市州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向广大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19.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8):60-60
革命轰轰烈烈。贵州已不是“红一角”,而是“红一片”,是红星闪闪的“红土地”,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片“红土地”。  相似文献   

20.
百炼成钢     
正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百年接续奋斗中,我们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贵州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福地和转折地,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为贵州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形成了贵州特有的红色血脉。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勤劳勇毅的贵州人民不断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战胜艰难险阻,夺取伟大胜利,绘就了"三线精神"的贵州图谱,书写了改革开放精神的贵州实践,演奏了脱贫攻坚精神的贵州交响,铸就了"团结奋斗、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