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酒之香,自来迷人。香之源,古今同问。依托现代科技,中国白酒的芳香之谜正逐步解开。白酒中98%的成分为乙醇和水,只占2%的微量成分,却决定了白酒的风格特征。这2%的微量成分来自何处?来自发酵过程。不同地理环境中不同的微生物,参与发酵,形成不同风格的香气成分。当绝大多数中国白酒的酒香之谜被破解  相似文献   

2.
白酒中98%的成分为乙醇和水,只有2%的微量成分左右了白酒的风格特征。"曲乃酒之骨,粮乃酒之肉,水乃酒之血,窖乃酒之魂"。在中国传统酿酒技艺中,人们将取自"天地人水"四元素的有机整合视为酿酒技艺的基础。在这个整合过程中,有益于酿酒的微生物得以富集和驯化,而其间带来的香味物质的沉淀,则使得酿酒这项技艺越发神秘起来。  相似文献   

3.
加快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贵州振兴白酒产业的蓝图已然开启;未来十年,贵州白酒将踏上充满希望的新征程。6月29日至30日,在仁怀市召开的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大会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发展目标,吹响了振兴贵州白酒产业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4.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1,(24):13-14
"茅台的生产工艺是我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季克良说。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这是酱香型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文轩 《江淮》2011,(12):48
古井贡酒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已经成为亳州名片、中国名牌和安徽骄傲。创新一直是古井实现突破性发展、争创业绩辉煌的不竭动力。早在1959年,政府就开始重点建设国营古井酒厂。4年后,由于相继发掘出南北朝时的古井酒池和明代酿酒古发酵池,改进了传统精湛工艺,酿造出色、香、味俱佳、风味独特的上乘白酒——古井贡酒。古井贡酒首次参加全国评酒会,一举荣获金奖,成为中国八大名酒。  相似文献   

6.
席轩 《当代贵州》2008,(8):I0002-I0002
近期,贵州茅台集团习酒鉴评暨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发布会在贵阳举行。这是贵州习酒为了打造茅台集团浓香白酒酿造基地和贵州浓香白酒第一品牌,借习酒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注册证”、“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之际,  相似文献   

7.
自汉代始,"黔人善酿",便成为共识。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伴随着茅台的辉煌之路,董酒、匀酒等一系列黔酒的复兴之举,昔日善酿的贵州人已成为今日中国白酒行业瞩目和惊讶的焦点。"到2015年,全省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100万千升,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的10%左右,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1,(12):26-26
在中国西南版图上,沿涪江、岷江走向,形成了自绵阳、成都、射洪开始,达泸州、宜宾并延伸至贵州仁怀、遵义的一个带状区域——这是中国优质白酒的核心产区,全国大部分高档白酒云集于此,舍得酒便是其中之珍品。  相似文献   

9.
"天之衡",一个让衡阳人引以为豪的品牌,湖南白酒市场一颗璀璨的明珠。面市才短短两年,却以独特的魅力,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消费者的新宠。随着总投资达3.2亿元的天之衡酒业万吨级固态发酵白酒项目的强力推进,一座蕴含深厚酒文化和具有现代化气息的白  相似文献   

10.
季克良 《当代贵州》2012,(32):46-49
在中国白酒不断冲击国际市场的数十年里,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为代表的名优企业创造了发展和崛起的传奇,成为中国白酒与洋酒竞争中打造国际品牌的主要引擎。过去十年,国酒茅台被誉为中国白酒的奇迹。正是在茅台酒等名优白酒的引领下,中国白酒迎来"黄金十年",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成为市场追捧、资本追逐的焦点。如今,中国白酒彻底颠覆"夕阳产业"论断,在全球市场持续放量,重新缔造中国优势传统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话语权。而茅台正是中国白酒产业走向国际的领军品牌,茅台酒广泛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已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1.
白酒业的危与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3,(27):26-27
黔酒复兴赶上了"黄金十年"发展的末班车,也迎来了第三次调整期。转型成功,才能在下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2012年11月以来,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控"三公"消费、"限酒令"和白酒"塑化剂"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白酒行业结束了十年快速增长,步入行业调整期。今年上半年,国内白酒企业大多面临着净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现实。从酒企最近发布的中年报来看,皇台酒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暴跌108%,酒鬼酒净利润大跌88%,沱牌舍  相似文献   

12.
吴文仙  杨舰 《当代贵州》2012,(26):14-17
四川省副省长刘捷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携手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四川、贵州是中国白酒的重要发源地,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孕育了诸如贵州的茅台、国台、习酒和四川的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剑南春、水井坊、沱牌等一大批世界和国内知名的白酒品牌,该区域是中国白酒酿造和白酒产业发展的"金三角"。我们高度重视白酒文化的发掘传承和白酒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构建长江上游名酒经济带,加大对白酒产业的培育发展和文化挖掘,积淀传  相似文献   

13.
过去十年,国酒茅台被誉为中国白酒的奇迹。正是在茅台酒等名优白酒引领下,中国白酒迎来“黄金十年”,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成为市场追捧、资本追逐的焦点。如今,中国白酒彻底颠覆“夕阳产业”论断,在全球市场持续放量,重新缔造中国优势传统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形象与话语权。而茅台正是中国白酒产业走向国际的领军品牌,今天茅台酒广泛吸引全球消费者的已不仅仅是其中华名片彰显的文化价值,更是其不断攀升涵盖面越来越广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4.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11,(24):17-18
国内权威白酒专家认为,贵州浓香型白酒既鲜明区别于以泸州老窖和五粮液为代表的川酒风格,又不同于苏、鲁、豫、皖浓香型白酒共有的淡雅品位,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白酒香型的一个新流派——"黔派浓香"。  相似文献   

15.
闻熙 《当代贵州》2007,(5):62-63
国酒茅台对人类社会的一大奉献是.酿造了世界蒸馏酒中品质最好的健康型白酒“贵州茅台”:而对中国白酒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是.在业内率先垂范酿造高品位的生活.推动了中国白酒市场健康消费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酒劫·毒殇     
刘科 《党课》2013,(2):125-127
一天时间里,中国白酒业就坐了一回过山车。2012年11月18日,在一向被视为“经济晴雨表”的2013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白酒企业可谓风光无限。一天后,一则“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消息捅破了白酒产品普遍含有塑化剂成分这层窗户纸。食品中塑化剂超标将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人们担忧的是,很可能这次的塑化剂事件会如同当年奶粉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一样,毁掉整个正在蒸蒸日上的酿酒行业。  相似文献   

17.
孟航宇 《当代贵州》2011,(24):32-33
2011年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前夕,经几轮评选,贵州省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2011年"贵州十大名酒",与之前被授予"贵州名酒之王"的茅台酒,以"10+1"贵州白酒品牌的整体形象向外宣传推介。此次评选围绕多家白酒企业的市场、质量、效益、发展和生产管理等开展综合评选、  相似文献   

18.
蒙珺  张红 《当代贵州》2012,(13):26-27
浓香型、清香型与酱香型并称为中国白酒的三大主体香型。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清香型白酒市场占有率一度占全国白酒的75%;80年代以后,由于消费者变化,浓香型白酒取而代之,其市场份额保持在60%以上。惟独酱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19.
一、白酒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找更坚强的文化内核 白酒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中国白酒的酿造技术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世界烈性酒类产品中独树一帜,是世界上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的发展、成熟、变化,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与传统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鼓励和促进白酒工业的发展,围家组织了多届全国白酒评酒会议,累计评选出茅台酒等全国名酒30多种,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茅台酒等名白酒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而且蜚声海外,远销世界各地,为弘扬中华民族酒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于勤 《当代贵州》2011,(24):52-52
在白酒市场竞争加剧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鄢文松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把贵州醇酒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到白酒行业大型企业。他开发的35度优质浓香型白酒,更开创了中国优质低度白酒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