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碚区静观镇,有个人称“王草鞋”的青年,他把草鞋卖出了皮鞋的价钱。在他的经营下,古老的草鞋从农村走进城市,走向海外,甚至踏进了文化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在一次演讲比赛中,贪官张宗海做过一场“发扬草鞋精神,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精彩演讲。可谁也没想到,两年后,就是这个闻名全国的“草鞋公仆”,却因受贿30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相似文献   

3.
于泽良 《党课》2011,(12):65-65
云南保山地委原书记杨善洲穿的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他走到哪里,谁也看不出他是个大干部,曾经闹出几次去宾馆开会被服务员挡在门外的笑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没有“官样”的领导干部,却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被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南空某军械仓库保管队党支部开展了以“近兵、爱兵、知兵、教兵、管兵、帮兵、育兵”为主题的“七兵”活动。他们详细制定了21条“七兵”措施,实行基层有关事务办事公开,为每名官兵设计成才路线,建立培训档案,组建学习培训小组,为官兵购买培训资料,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广泛征集“金点子”鼓励官兵建言献策,给官兵过“集体生日”。通过这些暖心惠兵举措,切实密切了官兵关系。  相似文献   

5.
田茂军 《当代党员》2011,(12):38-39
——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推行“三项制度”、“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化老百姓之怨,解老百姓之难。让老百姓觉得“草鞋干部”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6.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点灯笼访贫农。”  相似文献   

7.
李划 《四川党史》2001,(5):37-37
“川北有个九龙场,我在那里打过仗。有个跛子老乡给我打了两双布筋草鞋,我穿上它踏上了长征路……”198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京接见原南江县县长郑友铭时,这样讲起当年红军在川北革命老区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当年给李先念打草鞋的人名叫余官章,现住旺苍县九龙乡鸽子庙村。他回忆为李先念打那两双草鞋的情景时如数家珍: “那是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吸收了部分地方武装和当地穷苦青年扩编成红三十军,在九龙场集中整训。我当时右腿有伤不能出大劳力,就同大家打草鞋支援红军。一天,军政委李先念来看望时发现了我的伤…  相似文献   

8.
崇恒  志平  叶健  小文  李翔 《新湘评论》2006,(10):55-57
题记: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用坚定的信念践行党的宗旨: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用至诚的爱心默默奉献。他,虽名不见经传,但他的事迹却感动了山里山外许许多多的人-无论是“穿草鞋”的,还是“穿皮鞋”的  相似文献   

9.
彭彪 《学习导报》2008,(12):14-15
我的家乡坐落在两个小山脉之司,一块狭长平地,是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一条弯弯曲曲溪流从村子中间穿过,静静地流向远方。改革开放初期,村子里还很穷。听老人说,在那个年代,村子里人们上山做农活基本是穿草鞋。草鞋的原材料是稻草,不需要任何本钱,只要抽十来分钟时间编织,而且,草鞋家家户户都会编织,所以草鞋就成为上山做农活的专用鞋。  相似文献   

10.
彭彪 《新湘评论》2008,(12):14-15
我的家乡坐落在两个小山脉之司,一块狭长平地,是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一条弯弯曲曲溪流从村子中间穿过,静静地流向远方。改革开放初期,村子里还很穷。听老人说,在那个年代,村子里人们上山做农活基本是穿草鞋。草鞋的原材料是稻草,不需要任何本钱,只要抽十来分钟时间编织,而且,草鞋家家户户都会编织,所以草鞋就成为上山做农活的专用鞋。  相似文献   

11.
雪珥 《廉政瞭望》2013,(4):73-73
夜幕下的洛杉矶街头,我见到一尊雕像:那是一个东方男孩,穿着短衫和草鞋,头上挽着发髻,背上是一捆沉甸甸的柴禾,左手却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这不就是中华传统的“耕读”吗?  相似文献   

12.
“像春风抚面而过,像细雨滋润心田。”117医院的官兵们纷纷这样称赞医院党委“一班人”暖人心窝的爱兵行动。这个医院党委始终把为兵服务的焦点对准战士的心坎,从细微处入手营造融洽的温馨氛围,使官兵沉浸在浓浓的爱意之中。  相似文献   

13.
读书     
近期,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凤凰资讯榜图书榜”等黄金时段栏目,分别对特种兵题材小说《兵王》进行多方位报道和推荐。凤凰卫视著名时事评论家马鼎盛先生更以“从特种兵文学思考中国特种兵的现状”为主题,对《兵王》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北京支部生活》2007,(7):43-45
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生前被百姓们称为“泥脚书记”“草鞋书记”“挎包书记”“田坎书记”,他的事迹系列报道推出后,深深打动了众人。有的人说:看了邓平寿的报道,我流泪了!看了两小时,泪就流了两小时。编者选取了邓平寿身边人的一些回忆,希望读者从中感受到他平凡之中蕴含的伟大,生命瞬间展示的永恒。  相似文献   

15.
那条路分明由千千万万双草鞋踏出逼退层生错现的艰危和险阻在被“皇冠”、“奥迪”推得远去的岁月赛过敌人汽车轮子的铁脚板竟穿越了几乎半个中国版图  相似文献   

16.
一心为民的“草帽书记”黄成模,以自己多年来身体力行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为群众办事就要一竿子插到底”等朴素信念;创造了显著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如今,一位和黄成模一样一心为民、绿叶无悔扑向大地的“草鞋书记”邓平寿硬是用脚踏平了办公室与田间地头之间那道坎。但这位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已经累倒在那道田坎上,永久地离开了他日夜牵肠挂肚的父老乡亲。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是我们党在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府,简称中央苏区。苏区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的重要时期。当年,面对敌人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干部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用“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排除万难,赢得了苏区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苏维埃政府紧密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苏区人民谋利益,广泛发动群众干革命,筑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兵     
邵自广 《党课》2010,(7):69-71
“在中队,我比中队长、指导员的兵龄都长、‘资格’都老,但我是一个兵,我的职责和使命,昭示我必须对得起这个‘兵’字。”天津市东丽消防支队16中队班长、四级士官邵自广,面对危险和困难,心中想的只有这么一句话——  相似文献   

19.
吴志平  吴晨 《湘潮》2013,(9):13-15
随着中央红军转兵历史研究的深入,随着红色旅游的深层次开展,1930年9月13日在株洲协丰长绸布店召开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史称“株洲会议”,引来了众多史学家们、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浓厚兴趣和关注。毛泽东引领的“株洲转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终于拨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20.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0):61-62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西方媒体称:“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一颗是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颗是陆原、岳仑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