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沙条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于6月7日在莫斯科举行。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七个华约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出席了会议。会议发表的宣言强调,与会国“认为必须重新研究华沙条约的性质和职能”表明,华约的性质、职能及其活动今后将发生“实质性变化”。会议  相似文献   

2.
戈尔巴乔夫4月9日至11日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的正式友好访问,是他自1985年3月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对这个华约盟国进行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在访问中,戈尔巴乔夫同捷共中央总书记、共和国总统胡萨克举行了三次会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公报表明,双方对访问结果是满意的。 戈尔巴乔夫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和加强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的双边关系。苏联近两年来所推行的改革对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在内的东欧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盟国中引起的反应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达洲 《瞭望》1991,(Z1)
“东欧”是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地缘政治概念。二次大战后,一般是指与苏联结盟的原华沙条约成员国: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一度还包括阿尔巴尼亚)。从纯粹的地理位置而言,称它们为“中欧东部国家”,较为妥切。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报刊杂志上所提到的“东欧”一般是指民德、波、捷、匈、保五国。随着两个德国的  相似文献   

4.
原先实行计划经济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匈牙利4国两年多以前组成了中欧自由贸易区.9月11日,4国总理又在捷克博览城布尔诺举行了会晤,进一步推动了这个自由贸易区的加强和发展.4国总理在推进贸易自由化方面达成了一些协议:例如,在工业品方面,通过减少具有保护性地位商品的数量进一步放宽贸易限制;在农业和食品业方面,要求在1995年年底之前结束放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限制的谈判工作以及继续加强相互合作,扩大中欧自由贸易区的潜在活动能力,包括服务贸易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相似文献   

5.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2)
曼德拉改组南非内阁 南非总统曼德拉5月13日宣布改组内阁,任命4名非国大组织成员为新部长,他们将在国民党的4名部长6月30日退出内阁后接任。 韩美日就朝鲜问题举行政策协调会议 韩国、美国、日本三国高级官员5月13日至14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会议,协调三国对朝关系的立场。会议主要议程包括朝鲜对“四方会谈”的态度、三国对朝鲜提供援助和进行经济交流的问题。“四方会谈”是韩美两国总统4月16日提出的。 法国总统首访英国 法国总统希拉克5月14日访问英国。希拉克希望英国1999年正式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他还与梅杰就疯牛病、欧洲建设等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法国总统12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专电 华沙条约组织在成立36周年还差一个半月之际,将停止自己一切军事结构的存在。 这一决定是2月25日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华约各国外长和国防部长级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上作出的。根据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6国在会上签署的协议,规定今年3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里根,当选总统布什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12月7日在纽约的戈文纳斯岛举行了两个多小时没有正式议程的会谈。会晤后双方都对这次会谈表示满意。里根称这次会谈是“积极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本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会晤以失败而告终,不欢而散,会晤后双方互相指责。这再一次表明当前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尖锐性和对话的复杂性。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两天里先后举行四轮共长达十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两国外长举行数小时单独会谈;双方的高级助手十一日还组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军备问题以及“人权、地区性冲突和双边关系”通宵达旦举行会谈。但结果不仅未能就军备控制与地区性冲突等问题达成协议,而且连原定戈尔巴乔夫今年访美举行两国首脑第二次正式会晤的日期也没有定下来。 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在裁减战略武器和中程导弹问题上曾一度达成协议,但是会晤还是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除了处于战乱的国家之外,1994年是东欧各国经济形势不同程度地呈现转机的一年。大多数国家生产滑坡的过程已经或接近结束,经济形势总体上趋于稳定。但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在波兰、捷克、匈牙利北三国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南三国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别。 波、捷、匈经济转轨起步较早,进展较快,政局相对稳定,生产滑坡的过程业已结束,国民经济总体上进入复苏或恢复时期。这三国的经济形势也是不平衡的。 波兰国内生产总值(GDP,下同)继去年增长3.8%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专电 10月底,美苏双方同时宣布,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主席将于12月2日和3日在地中海美苏军舰上举行“非正式”会晤。 这一宣布颇使人们感到意外。刚在一个月前,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美国西部杰克逊举行会议时宣布的是,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定于1990年春末或夏初在美国举行最高级会谈。何以时隔不久又插进一个“非正式”会晤? 布什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不厌其烦地解释说,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超级大国首脑会谈,而只是一次“会谈”,是一次“临时性的非正式会晤”,没有固定日  相似文献   

11.
张优 《瞭望》1983,(10)
今年仲夏,中国上海艺术团从阿尔卑斯山到波罗的海海岸,从日内瓦湖畔到多瑙河之滨,足迹遍及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士三国二十五个城市,播下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种子,带回了三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这个艺术团是由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歌剧院部分演员组成的,一行共二十人。“上艺”此次欧洲之行,是多年来我国艺术团体对欧洲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访问。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专电 6月28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第46次会议,成了这个成立达42年之久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最后一次会议。 这是经互会有史以来最短、最平静的一次会议,既未歌功颂德,亦无唇枪舌剑。9个成员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捷克和斯洛伐克以及蒙古、越南和古巴)的常任代表不声不响地签署了议定书,宣告经互会自议定书签字之日起90天后停止存在。  相似文献   

13.
华沙专电 波兰总统大选12月9日决出结果。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经过两轮鏖战,终以74.25%的绝对优势选票当选为波兰共和国总统,得偿夙愿。团结工会从而掌握了波兰政权的全部权力。 这次总统选举是在瓦文萨及其支持者的催促下提前4年半举行的。根据1989年“圆桌会议”协议,当年7月19日雅鲁泽尔斯基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任期6年。今年1月底波兰统一工人党宣布解散。瓦文萨认为,现有的政治格局赖以存在的圆桌会议已经“散架”,会议达成的协议“已经过时”,应“加速政治体制变革”,要求提前改选国会和总统,并于今年4月10日  相似文献   

14.
9月13日下午,刚刚抵达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会晤。众所周知,胡锦涛主席原计划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由于美国发生飓风灾情而被推迟,因而这次两国首脑会谈实际上是一个迟到的峰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元首之间的会晤,无论见面的形式如何、地点选在何处、会谈内容怎样,都是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作为一次正式的会谈,此次会晤实际上是两国最高级别的战略对话。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9月23日在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杰克逊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谈后宣布,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主席将于1990年春末或夏初在美国举行两人的第一次最高级会晤。 这次被此间新闻界称之为“次最高级会谈”的美苏会谈,是从谢瓦尔德纳泽21日在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开始的。而美苏五个专家工作小组——军控、人权、双边关系、地区冲突和跨国问题小组早在18日就  相似文献   

16.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7)
南斯拉夫和马其顿宣布建交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和马其顿共和国4月8日在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马其顿1991年11月正式宣布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它是前南地区宣布脱离前南联邦独立的4个共和国中唯一和平独立的国家。 俄波总统会晤莫斯科 4月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会谈。俄总统新闻秘书梅德韦杰夫在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俄波两国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分歧“没有妨碍双方制定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的计划”。 中国递交参加《核安全公约》批准书 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4月9日正式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递交了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国参加《核安全公约》的批准书,从而使中国成为第18个递交批准书的国家。该公约的宗旨是通过  相似文献   

17.
1990年新年前夕,捷克斯洛伐克原反对派组织公民论坛领导人瓦茨拉夫·哈维尔进入布拉格宫,就任共和国总统。 哈维尔1936年出生,是原反对组织“七七宪章”和“公民论坛”的创建人,由于多年从事反对前政府的活动,曾三次被捕入狱。他的上台,是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特别是去年东欧国家政局急剧变化,西方加紧渗透,捷共和一度被禁止的反对派组织斗争、妥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日本首相中曾根便远涉重洋,专程来到美国与里根总统就当前国际局势和双边贸易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中曾根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与里根总统的第五次会晤。 美日贸易问题日趋严重。美国对日本外贸逆差一九八四年超过三百四十亿美元,美国国内对此反应强烈。因此,双边贸易问题成为这次会谈的主要内容。此外,美苏外长即将在日内瓦就核裁军进行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专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布什4月13日在北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首府哈密尔顿举行会晤。双方就欧洲当前形势以及东西方关系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会后白宫发言人说,双方在所有问题上表示了“相互支持”的态度。 这次美英最高级会谈是在欧洲形势,特别是东欧局势发生剧烈变化、美英传统的“特殊关系”面临考验的背景下举行的。 百慕大虽然是个只有  相似文献   

20.
严锋 《瞭望》2004,(16)
美国总统布什于4月12日在得克萨斯州克劳福德的私人农场会晤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两天后在白宫又与以色列总理沙龙举行了会谈,并将于4月21日会晤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白宫安排埃以约三位“主要中东领导人”接踵访美,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中东国家领导人接踵访美,与当前中东地区复杂的形势密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