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庄子的处世态度中 ,其生存哲学的最低纲领是“安命”,等而上之的安命法则是无用之用 ,再好一点的安命之法就是“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生存哲学的最高纲领是“逍遥”,是真人之境。通向逍遥的途径是“坐忘”、“见独”、“心斋”等。对庄子处世态度、人生哲学的研究 ,对于改造和重构国民性 ,对于节制日益膨胀的物欲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安 《传承》2008,(24):74-75
庄子哲学的主要特色是对精神主体自由思想的论述。战国时期混乱的社会环境对庄子精神主体自由思想的产生至关重要。乱世不期救世只期保身全生,是庄子精神主体自由思想的出发点。在全生的基础上,庄子通过安命思想和齐物思想来完成对尘世的超越,从而达到精神的逍遥。  相似文献   

3.
在《庄子》内篇之"命"的思想谱系里,具有使命、命运、命名、生命等多重含义,相应地,庄子正是试图从拒绝使命之"命"、安顺命运之"命"、悬置命名之"命"、保全生命之"命"等几个方面来实现生命的安顿。无疑,这些安顿生命的实现路径,构成了庄子的一套独具特色的安"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庄子>中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庄子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身上,从"法自然"的理论出发,将"道"作为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然人性论.认为顺从天道,并形成了在险恶的世俗环境中"逍遥游"的自由伦理观.庄子自由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为当代解决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乔海东 《传承》2009,(20):140-141
《庄子》中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庄子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身上,从"法自然"的理论出发,将"道"作为人的本性,提出了自然人性论。认为顺从天道,并形成了在险恶的世俗环境中"逍遥游"的自由伦理观。庄子自由伦理思想中的有益成分为当代解决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郭象是魏晋玄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是玄学崇有派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适性逍遥"的理论.本文以郭象的"适性"理论为基点,以追求一种现实和超越的统一为暗含于全文的主线,以"适性"即"逍遥"为一个过渡性的论证,归结出郭象所指出的"圣人"的即世间的"逍遥"这一魏晋玄学的理论归宿.  相似文献   

7.
李典 《湖北社会科学》2022,(10):102-106
《庄子》在养生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养生”是庄子独立的哲学范畴和思想命题,他以“养生”为核心建构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处事态度,系统地搭建了“养生论”体系。庄子的养生之道在教育方面,体现的是一种“游心而上”的养生教育。从主观上说,庄子的养生教育是“游”,养神而游心,个体与自然的合一,实现个体精神世界的充实与自由;从客观上说,“游心”指的是“物化”和“化”,人善于利用“物”又不受限于“物”,做到“忘己”“适物”。  相似文献   

8.
在《庄子》中,技作为显示人特殊才能的现实活动,特点是巧、精能,其意涵是与道相悖的。技伤物、乱世、害生,技中不能见道。但在《养生主》、《达生》等篇的能工巧匠寓言故事中,人通过纯熟的技的活动,可以达到“忘”的状态,使得道显现出来。即由技出发,而“技忘”“忘技”,而“见道”。在此过程中,技被消解了。技与道的悖离得到了克服。这一吊诡思路,为我们理解《庄子》智慧提供了一个新的面向。  相似文献   

9.
陶家韵 《传承》2010,(21):146-147
清末民初有桐城派殿军之称的马其昶所著《庄子故》,不仅深得庄生哲学之旨,同时对《庄子》文学品评也颇具特色。而《庄子故》对《庄子》的文学品评偏重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这一特色的形成主要与马其昶的桐城派作家身份以及当时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有桐城派殿军之称的马其昶所著<庄子故>,不仅深得庄生哲学之旨,同时对<庄子>文学品评也颇具特色.而<庄子故>对<庄子>的文学品评偏重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这一特色的形成主要与马其昶的桐城派作家身份以及当时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言意关系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命题,解读《庄子》之《齐物论》、《知北游》、《寓言》、《秋水》这几篇集中论述言意关系的文本,可以析解出庄子哲学言意关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不尽意",意在申明有限的语言不能把握具有无限意义的道;第二层是"言以表意",是庄子独特的言道方式;最后一层则是"忘言得意",表明在终极意境上,真正的得道体现于忘言之中。  相似文献   

12.
伍永忠 《求索》2006,(3):132-134
东周以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全方位解体的转折时期。兼并战争与生产关系的变革相互增益,瓦解旧的封建贵族政治,催生与耕战相适应的帝国体制。而礼乐制度的悄然解体,更是釜底抽薪,最终导致社会的彻底崩溃。在此过程中,《庄子》对传统价值的无情解构,起了重要作用。它试图斩断人们对宗法社会的最后一丝留恋,向人们展示一个自由、澄明,多元的世界;客观上为多种新意识形态的出现,清理出一个干净的舞台;并经过魏晋玄学的阐扬,成为中国价值文化中一支永远需要面对的解构力量。  相似文献   

13.
邢研 《思想战线》2022,48(1):163
“游”是《庄子》文本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当代关于《庄子》之“游”的研究,较主流观点是把“游”作为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但这种阐述虽然注意到《庄子》中“游”所具有的自由属性,却忽略了“游”实际的活动特质。作为一种活动,《庄子》之“游”是一种人之身心整体与“道”融汇交通的活动。其具体展开于人出离于“在世界之中”状态,“虚以待物”而“以天合天”的生活实践之中,并由此构成了一种“合道而为”的自为而“自由之”的自由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4.
德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庄子在《德充符》描述了众多残疾者的形象,多次提到德,而其涵义不尽相同,本文将通过梳理《德充符》中所出现的德之内涵,分析其正反两面涵义,来把握庄子笔下德充符之德,进而窥探《德充符》一文的主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雷泽宽  胡贤鑫 《理论月刊》2002,46(10):72-73
伦理经历了群体伦理、个体伦理两个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形成了事实上的类伦理主体和类伦理,使个体伦理主体与类伦理主体、个体伦理与类伦理被压缩到同一时空。个体伦理差异的缩小、类伦理的扩张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建立类伦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17.
张志宏 《求索》2010,(12):128-130
文章以《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思想为切入点,宏观上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隐逸"这一文化现象,进而详尽分析了《庄子》的"隐逸"观及其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从而对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所产生的得失影响进行了条列论证,提出"隐逸"思想本身无所谓积极消极,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才能使之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本然状态是一种审美状态,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庄子》明确肯定了大自然的审美价值,"与物为春"是对这种审美状态和本真世界的概括,提出了真人"与物为春",真人是自然本性得到保全的人和真实的人,他是人的本然状态或本来面目,超越了实用和认知的束缚,因而能够揭示物的审美意义和价值。物是自在自足的自然物,而不仅仅是人欲求和认知的对象。与物为春即真人与物共生,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界合二为一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心理学思想是当代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为避免片面理解《庄子》所蕴涵的心身关系问题的论述,本文在心灵哲学的视域内、在《庄子》哲学思想的取向内探讨了其有关心身关系问题的论述。以时间的递进为线索,注意到《庄子》后学对前期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展现出心、身交替超越的演进过程,给学术界关于《庄子》心灵哲学本体论的定位提供了“中立理论”的参考结论。  相似文献   

20.
普世伦理中的“类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首次提出建立一种世界性的普世伦理,而"类哲学"也是世纪之交人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出发,深入比较分析普世伦理与"类哲学"思想的异同,有助于探寻人类和谐共生的新的思维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