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世凤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与城市形象》认为,如何将城市的发展战略纳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既定目标,这是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其本质上,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确立城市的功能定位,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完善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国际化人都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是指特定城市在精神、制度和物质层面所展示出的价值追求、发展特点、创造活力和历史底蕴。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还是迅速崛起的当代新城,无论是繁华兴旺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宁静幽雅的中小城市,城市文化无一例外地忠实传递着城市的韵律和脉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不仅以其所具有的城市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同时也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显示出鲜明的独特性,城市文化建设是赋予城市个性、魅力和创造力的关键,也是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不断被随意变更,首要的驱动力来自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瞭望》新闻周刊最近调查发现,目前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的国内城市已经达183个,包括了大部分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次一级城市。众多的中小城市也一哄而起,给自己制定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如三亚、惠州、丹东、珲春、黑河、满洲里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北京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比较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北京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国际化水平与全球性城市和区域性世界城市的比较研究,章认为:北京目前的城市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全球性世界城市的差距较大,而与柏林、新加坡、香港、汉城等区域性世界城市的差距较小,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些城市的水平;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诸方面看,北京在人口素质、社会治安环境、信息化水平、科技、化、国际政治影响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或潜力,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国际经济控制和影响力、交通设施水平、生态环境、国际交往、人口规模等方面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间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才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与新加坡等城市与国家人才资源开发的比较分析,引出了对上海人才资源开发的有益启示,并具体列出了上海需要学习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城市和风险相伴相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和日益复杂,对城市风险治理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有效应对城市风险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城市韧性治理作为风险情境下城市应急管理的创新模式,日益受到研究者和实践部门的关注。从系统角度来看,城市韧性治理是由内容、网络、认知和功能等四个维度构成的整体。当前,城市韧性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针对城市风险韧性治理的现实梗阻,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思维更新、治理功能优化等方面着力采取措施,以建设更有韧性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口结构优化的国际大都市经验和对北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京、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在人口结构优化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对于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而言,应当及时甚至及早做出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口结构调整,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稳步增长,解决都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大都市和国内一般城市在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国际大都市在功能上、城市地位及其作用上 ,都与国内一般城市不同。认识这一点 ,对于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综合功能与国际大都市结构的复杂性国际大都市一般而言 ,其功能都是综合性的 ,虽然并不排除其中某些功能特别突出。功能综合 ,反映出其城市结构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所谓城市结构的复杂性 ,是相对于城市结构的简单性而言的 ,是指国际大都市因其功能要求的多元性、综合性而使得其结构日趋完善、全面和多样化。无论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还是空间和生…  相似文献   

9.
刘羽 《党政论坛》2012,(19):47-4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的社区管理也面临着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如何加强和创新大城市的社区管理,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笔者在走访联系居民区、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践中发现,随着城市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海基层社区楼组里弄的“熟人社会”正在被解构,许多新兴住宅小区甚至出现了对门而居互不相识的现象,被戏称为“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日益陌生化的社区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和社会风险。增加了社区管理的难度。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城市社区管理,需要重构社区熟人社会。  相似文献   

10.
杨建 《理论视野》2013,(11):83-85
【提要】空间演变历来是国内外大都市区研究的热点。所谓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有一定空间层次、经济联系、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以成都为例,探讨大都市区在中国的空间演变过程,以期对大都市区空间组织进行有效的调控,并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司文 《瞭望》2003,(10)
首都北京是全国最早大规模使用天然气的城市,也是最先开展以焦炉煤气到天然气大规模置换的城市。随着首都国际化大都市进程的加快,刚刚成立三年多的北京市燃气集团,已经凸显了其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探析杜政清我国不少城市正着手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制定1995-2010年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本文在分析论证我国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浪潮兴起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已提出现代化、国际化目标的10多个城市的市情特点、经济实力与战...  相似文献   

13.
惠媛媛 《学理论》2012,(13):102-103
分析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条件下未来的新市民———陕西农民应具备的素质和面临的困窘,并通过对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不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等问题的分析,探索提升陕西农民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帮助他们实现由农民向新市民的转身,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西安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外商投资的分析可以看出,外商投资加快了北京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了北京经济融入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外资的注入,在北京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际化空间和国际化企业,产生了国际化人才队伍。同时,北京利用外资也存在不足,北京对外开放程度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还有差距,外资来源相对集中,利用外资形式单一等。北京要吸引跨国公司,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营造国际化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就必须加强宣传,参与国际事务,增强北京的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15.
何帆 《理论参考》2009,(10):33-36
人民币国际化尽管能够减少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汇率风险,也能为国内的金融机构带来新的机会,但是,风险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早期,问题可能暴露得更多,风险可能更大。风险在于监管的难度加大、政策的取舍更加棘手。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级枢纽和特大型口岸城市,在沪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接近50万人,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和压力巨大。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作为口岸防疫的重要场所,密切协同相关部门采取精细化防疫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织就"国门防疫网"。  相似文献   

17.
养老风险是指人在年老时,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可能遭受生存危险的意外性和不确定性,包括风险发生与否及危险程度大小的不确定性。养老风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风险形式。按养老风险的载体可以分为:养老制度风险、养老财政风险、养老责任风险、养老信用风险;按照养老风险发生的原因可分为:养老社会风险、养老政治风险、养老经济风险;按照养老风险的层次又可以分为:由国家承担的宏观的风险、由企业和保险机构承担的中观风险以及微观风险。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5,(4):44-47
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风险分析是针对特定社会因素不足引致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当前,影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社会风险因素主要有三类:一是社会主体风险,包括市民素质培养力度不足、人才基础薄弱、管理者决策偏差;二是制度因素风险,包括组织协同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不完整;三是非制度性因素风险,表现为技术伦理失范、道德体系滞后、社会信任机制缺失。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的社会风险需要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能力,完善制度内核,优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深圳为建设国际化城市展开的讨论多集中在国际化城市的经济指标上,诸如将深圳定位为区域性国际城市、高科技国际城市、国际口岸城市等等,这都可以探讨。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建设何种类型的国际化城市,除了城市特点的定位外,建设国际化城市的一般要求是不可忽视的。城市的法治化就是建设国际化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实际上,没有城市的法治化,也不可能形成城市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带动长江三角洲以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以贸易为先导。一、充分活跃上海城市贸易。把上海城市贸易发展为世界各地精品的荟萃之地、批发贸易活跃之地和东亚地区重要的转口贸易基地。第一,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和中心商务区的作用。应把规划中的中央商务区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动转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