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南亚华人经济活动的沿革和当地政府对其态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政治和历史所产生的一些经济结果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东南亚国家对华族和华人企业的态度以及华人经济活动及其企业势力是如何达到目前这样的重要性和普遍性的,就必须记住下列几个基本因素:(1)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获得独立的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2)东南亚国家的新兴政界上层人物对中国和华族的看法;(3)东南亚各国华族社会在经济上所起作用的发展史;(4)华族对那些针对他们的限制性政策的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民族主义和政策除了泰国以外,所有的东南亚国家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取得独立的,这些新独立国家最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它们的独立及其决定自身政治、经济前途的权力。这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说的近代泰国,是指从1855年《鲍林条约》签订到1945年的泰国.近代泰国文化的发展,在东南亚诸国中是别具特色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主动地但又缓慢地接受了近代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在没有剧烈的文化冲突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泰民族特色鲜明的近代文化.  相似文献   

3.
泰军纵览     
泰国是美国亲密的政治、军事盟国。美国一贯认为,泰国的战略地位,对西方世界至关重要。泰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对东南亚局势的稳定和美国在印度洋的利益至关重要。 1967年8月,泰国同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组成东南亚联盟(文莱后来加入东盟)。1977年3月,泰国与马来西亚签订了共同边界条约,条约规定了旨在反对共产党在该地区暴动的联合行动。为追捕、剿杀共产党游击队,一方的军队可以自由地越过国境线进入另一方的国土。  相似文献   

4.
1932年上层革命后,泰国资产阶级极力排挤当权的地主统治阶级,并为自己保证了积极利用国家来巩固和发展本身地位的可能性,那时国家资本主义才开始在泰国发展起来.由于泰国保存着政治独立,统治阶级甚至更早就已能利用国家权力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不同,泰国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独立,在很大程度上可从它之处在两个敌对强国(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之间来解释.先是英法之间的严重矛盾,后来则是英美之间的严重矛盾,客观上使泰国得以作为一个缓?国而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5.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归化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华侨已多数归化于当地国家,成为当地国的公民,华侨社会的这巨大变化,同战后东南亚国家对华侨采取加速归化的政策和步骤有密切关系。本文拟就战后东南亚国家对华侨归化战略、政策及其对华侨社会变化的影响作一些探讨。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归化的战略和政策战后,东南亚各国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政治独立。东南亚的民族主义在反殖、反帝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中是具有进步性质的。但在独立以后对待异族采取盲目排  相似文献   

6.
在东南亚,民族主义将越来越成为影响这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最大因素。中国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战略的首战告捷,以及最近印度支那形势剧变等因素,无疑进一步促进了这种民族主义的潮流。然而,所谓民族主义,本来就是“通过区别自己与别人来逐步认识自己的力量(与其它民族等量齐观)的同时,进行统一、独立和发展”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与“自己”相对的“他人”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东南亚也和第三世界的其它国家一样,在文化上是采取西欧式的现代主义原则,而在经济上则是走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中心来发展本国经济的路线。所以,东南亚的民族主义要求摆脱对“西欧”(包括日本)的依赖,与重视市场经济的计划性和发展性相比  相似文献   

7.
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前缅甸民族主义精英对缅甸独立后的总体发展道路以及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宗教与政治关系、民族问题与国家结构、对外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暴露出的特点对缅甸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独立后国家民主—竞争型政体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令世人瞩目。在战前,东南亚十国中,除了泰国之外,其他九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印尼、文莱和菲律宾)都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战后,各国陆续取得了民族独立,纷纷建立起不同的政治制度,有的实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或君主立宪制,有的则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二战后东南亚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出现如此多元、复杂的情况,主要是与它们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道路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东南亚的绝大部分国家都…  相似文献   

9.
泰国外语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初立国之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显示出多元化的特征。19世纪中叶泰国民族主义兴起以后,开始关注国家、民族、语言等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及语言教育政策,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泰国的外语教育从古到今始终在一个比较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宪政体制变革的动力,源于新旧利益集团在政治博弈中对权力边界的制度化诉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军人集团的没落,以及城市中产阶级与新资本集团的相继兴起,泰国宪政体制在各派利益集团的持续冲突与妥协中不断重构。通过完善公民政治权利、提高地方自治、加强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创设独立监督体系等制度建设,泰国的宪政架构开始从一元转向多元。尽管从短期来看,由于宪政体制与权力结构的错位,各派利益集团将围绕修宪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政治博弈,从而引发社会分裂与政治动荡,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政治权力结构日趋多极化,泰国宪政体制将在“权力制衡”的多元化道路上继续前行,进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平稳有序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国家华人经济产业结构的一个特点是方言帮华人往往集中在某些行业。同泰国的华人金融财阀主要属于潮汕帮华人一样,印尼的华人金融财阀主要属于福清莆田帮华人。在印尼,福清莆田帮华人金融财阀在金融业中控制着三个主要金融集团:中亚集团、泛印集团和力宝集团。这三个金融集团核心人物的人际关系(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和金融集团的金融网络配置对金融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因此,本文拟从这两个侧面、对这三个  相似文献   

12.
杨阳 《东南亚》2001,(4):36-41
泰国地处热带 ,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以盛产稻谷而闻名 ,是东南亚主要的产米国家。华侨在泰国经营米业历史悠久 ,其中碾米业是华侨资本最普遍的投资对象 ,可以说泰国华侨对碾米业的投资在东南亚一带是最早和最多的。一、华侨中介商在泰国大米贸易中的形成185 5年 ,暹英鲍林条约的签订 ,开了暹罗史上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土地上自由经商的先例 ,是暹罗“锁国”大门被彻底打开的重要标志。在 185 5年以前 ,大米已是泰国的主要出口商品。随着鲍林条约的签订 ,泰国日渐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国内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解体 ,市场需求导致收购…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民族主义有六个主要特点第一,从思想特征和政治实践上看属于文化民族主义的类型;第二,关于“阿拉伯民族”的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的发展过程;第三,其主要和共同的目标是争取民族自决,而在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政策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并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地区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阿拉伯民族的统一和合作因此受到妨碍;第五,阿拉伯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和泛伊斯兰主义之间也存在着复杂关系;第六,战后阿拉伯民族主义在目标上的多元化与经济合作的迟缓.  相似文献   

14.
与殖民地时期相比,东南亚国家在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相对的政治不稳定。在过去压倒一切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以后,各国内部不同种族、阶级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表面化、尖锐化,各种政治纷争和政权的更迭不断发生。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形成的党派统一阵线缺乏新的凝聚力抗日、反殖的共同目标曾经是东南亚各国一度出现的各阶层、各党派联合的政治基础。获得独立以后,各新华民族国家面临的是如何治理受到战争和殖民统治创伤的问题。但是,除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政府在…  相似文献   

15.
中东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中心,东南亚地处伊斯兰世界的边缘。中东地区作为伊斯兰教的中心,一直盛产各种伊斯兰思潮:瓦哈比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伊斯兰民族主义等,并通过朝觐和留学等方式向东南亚伊斯兰社会传播,激发了东南亚的帕特里运动、伊斯兰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泰国近代史上,有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就是丹隆·拉差努帕亲王(Prince Damrong Rajanubhab1862—1943年)。如果说他一生的政治活动曾对泰国近代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话,那么其学术活动影响的范围则誉享东南亚学坛。 丹隆亲王是泰国却克里王朝拉玛四世王蒙固的儿子,拉玛五世王朱拉隆功的异母兄弟。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泰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1855年,泰国(当时称暹罗)迫于炮舰政策的压力,与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签订  相似文献   

17.
在东南亚大陆,泰国和越南有史以来都是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在前殖民地时期,两国为控制和影响柬埔寨及老挝而互相争斗。到十九世纪,两国都已控制柬埔寨,使之成为它们的属国。大约同时,三个老挝邦国也成了泰国藩属。当印度支那成为法国的殖民地时,泰国便停止了对这些属国的控制。迄至法国统治末期,泰国曾给予了为独立而战斗的印度支那民族主义运动许多的援助。但当越盟解放了北越,并宣布信仰共产主义时,泰国开始将北越视为本国安全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18.
日本技术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主要采用既包括技术、又包括资本和经营诀窍的直接投资渠道。总部设在日本的跨国公司以直接投资形态在东南亚国家里设立许多家生产合成纤维的的合资企业。合成纤维产业对东南亚国家工业化(特别是泰国工业化)起着重大作用。就日本技术向东南亚国家的转移情况看来,泰国合成纤维产业的发展同日本企业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1980年到1993年,是泰国当代史上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发生深刻变化的14年。在这14年中,泰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670美元提高到1960美元,在东南亚已仅次于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在东南亚4000万人口以上的诸国(包括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中已居于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将近1200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前30位的行列,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泰国被一些人誉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进一步发展,在1992年的“5月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政治上的变革后,泰国的发展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政治上也都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傅云仙 《东南亚》2004,(3):54-59,53
泰国佛教造型艺术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 ,95%的民众是佛教徒。据说最早在公元前2 4 1年佛教就传到泰国 ,传入最早的地方是现在泰国中部的佛统。① 佛教造像的传入晚于佛教的传入。东南亚的佛陀雕像最早出现在公元 4— 6世纪 ,大量的佛陀雕像在东南亚各地均有发现。在半岛地区的东洋 (Dong -duong在越南中部岘港附近 )、柯叻 (泰国东北部 )、文斯洛 (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地区 ) ,海岛地区的森帕加、任抹 (爪哇东部 )、以及巴邻旁 (巨港 )附近的布基特 塞光唐等地都有佛像发现。② 随着佛教在东南亚的发展与兴盛 ,佛像艺术也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