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民间文学既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作品,又是认识历史的宝贵材料。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注意。固然,文学不同于历史,我们不能把文学的描绘当作史料来引证。但是,文学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那么透过文学之窗来窥见社会历史的发展,应该说是完全可能的。特别是对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期的历史来说,离开了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就无法认识它的真正面貌。  相似文献   

2.
研究历史要下笨功夫。下笨功夫是件苦差事。正因为是苦差事,所以历史常常被歪曲;正因为是苦差事,所以才需要一大批卓越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细节     
我不止一次听华人说,美国人笨。说别人愚笨的人,肯定有聪明过人的地方。但我认识的一位华裔,曾经担任过洛杉矶市长。他说,他在任职10年期间,多次接到美国人投诉华人“过于聪明”的举报信。有一次,一家商场搞促销,平时25美元一瓶的食用油,当时花5美元可买4瓶,商  相似文献   

4.
对于僭主政治的历史地位,一贯众说纷纭,前四世纪古希腊的历史家希罗多德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像僭主政治那样不公平,那样残暴不仁”;而生活在他以后一百年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则认为僭主是“极端倾向于人民的人”;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者又说僭主政治是非法的个人独裁统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者比较正确地评价了僭主政治的历史地位,认为它是打击氏族贵族的,具有进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权雅宁 《思想战线》2013,39(5):40-44
沟通神话与历史、重构上古文明,可以说是文学人类学这一学派的特殊立场所在。立足文学本位,通过辨析虚构、真实与文学、历史的关系,重审所谓文学疆界的当代扩张现象和"文学终结论",发现在神话历史重构中,需要警惕仅仅将神话视为真实历史之部分反映这一表层理解,更不能将神话与历史混为一谈。把文学视为一个动态开放性的、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符号体系,探讨其所表征的特殊的文化编码系统,在历史—神话的动态关系中发现新的知识秩序,是20余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学人类学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理论"在近几十年成为史学界谈虎色变的一个话题,在有些人那里甚至被视为瘟疫,避之唯恐不及,这与乾嘉学派的深远影响与20世纪时事变迁高度相关。民国时代,学术界就存在着"新汉学"与"新史学"两种治史路径的对抗。轻视理论的倾向,与不能正确认识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与职能有关。历史研究有两大任务,一是发现和清理事实,二是说明和解释事实。而任何对事实的解释和说明,必须依托理论,甚至某些重要事实的发现和清理本身也离不开理论。历史研究离不开理论,如同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一样。健康的史学界必须在"史料"与"史观"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究其搞“内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领导思想作风不正。“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不主持公道,搞歪门邪道,拉帮结派,单位里必然是乌烟瘴气,勾心斗角。其二、单位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的单位,一般来说,是人浮于事在作祟,“人闲生余事。”人多没事可干,于是便在搬弄是非,“琢磨人”上下功夫,弄得想干事的人也干不成。其三、单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做正经事情没有心思,也没有本事,于是便在歪门邪道上动心思,捣是非,闹闲话,暗中“使绊子”。不是想以真才实学、脚踏实地、精成团结取胜,而是热衷于斗心眼,耍小聪明。干事业没有什么本事,…  相似文献   

8.
"人不能没有想法,又不能胡思乱想,想事才能成事。"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西沟乡鼎盛豆制品加工厂里,厂长杨小奇用这样一句话开始了与我的聊天。他说,30年间的五个想法,改变了他的人生。想法一:地是自己的了,得把它搞肥实一点  相似文献   

9.
最近同党校一位教授交流时,听他谈起一个事例:他们每年都对新入校的中青年干部搞党史入学测试,连续测试了几年,平均分数在40多分左右(满分100)。一次学习讨论中,学员们就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哪里发生争论,一说是井冈山,一说是遵义,其实都不对。再举一个事例:一新任政协秘书长到任后,看到政协会徽上有四面旗帜,便问政协机关干部,这四面旗帜代表什么意思?一连问了好几个干部,竟然没有人能说得很准确、很清楚。现在的年轻同志学历都很高,但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所从事的工作,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知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看一眼,会觉得他很聪明;有的人,看来看去,都觉得他生来就与"聪明"二字无缘。但他并非不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被一种外在的纱巾掩盖着,你无法一下子看出来。这种聪明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  相似文献   

11.
从197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铁凝的创作之路已走过了30个年头,其间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以前我根本没感觉到创作小说累,还认为是很轻松随意的事。但在写这部小说时,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了创作的艰难与自己的笨拙,我突然变得有点害怕写东西了,而且无法找到困难的原因。"铁凝说,恰恰是"笨花"二字给了她触动,"也许以往我太注重文本上的形式与技巧了,忽略了‘笨’字所蕴涵的本分、诚实与大智慧"。铁凝表示,一部优秀长篇小说的写作,更多的因素在于看一个作家是否有耐心"笨"下来。那种"笨"倒不  相似文献   

12.
材料一: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命就要停止,就要亡党亡国。"材料二:邓小平在全面、深入地考察了各个国家的历史后,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材料三:邓小平说: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木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是不可能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  相似文献   

13.
一、注意准确评价乡镇干部。对乡镇班子考核,评价乡镇班子和干部的政绩,不仅要多征求党员干部的意见,而且要多走访一些群众,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看"为官一任"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全面准确地评价、推荐和使用干部。二、注意切实做好思想工作。教育乡镇干部"做官只是一时一地,做人才是一生一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的升降、去留问题,不能因换届而停止正常工作。对那些"跑官要官"、搞非组织活动的人要严肃批评,坚决处理。三、注意不要搞迁就照顾。要把那些只有说功没有做功,空淡浮夸,无所作为,任职一届、政绩平平,品质较差,作风较劣的乡镇干部坚决调整下来,力求换届换出新面貌,能较好促进当地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他不仅带领团队攻克了广西不能进行木薯杂交育种的技术瓶颈,还把木薯种到淮河以北,推广到东盟国家。"我刚到研究所时,搞木薯科研的人很少。"1988年,20岁出头的李军从广西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和最冷门的木薯科研结缘,一干就将近30年。"以前育种主要是从国外引进别人已经杂交好的种子,我们只是把种子种下去,一步步地选育,只能说是选种不能说是育种。"李军说。  相似文献   

15.
人的能动性与历史规律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是历史规律研究的瓶颈。波普尔的"五点论题"揭示出历史进程具有不可预知性,波普尔的"俄狄浦斯效应"揭示出根据历史规律进行历史预测一旦对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造成影响,就无法保证历史发展实际图景是历史规律客观制约的结果,而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这两个论断给我们研究历史规律提供三点启示:一是不能在历史事实层面上直接解读历史规律,二是不能依据历史规律直接预测社会发展未来图景,三是历史实际进程存在"俄狄浦斯效应"。  相似文献   

16.
王翠英 《前沿》2002,(8):90-92
什么是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干部必须明确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 ,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决不能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 ,更不能搞权钱交易。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必须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这三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党校论坛》第三期登载的陈游天同志写的《不能把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前进的推动者混为一谈》(以下简称陈文),文中有不少正确的议论,但这篇文章把“历史的创造者”与“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分割和对立起来,得出了值得商榷的结论:只能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而不能说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8.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书,是台湾历史学者王明珂民族史研究的名著,1997年在台湾出版,2006年在大陆出修订版,2013年出全新修订本,在知识界一直很畅销。被评价为"历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典范",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最近民族研究领域的部分声音。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从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简约"概括为历史合力论,对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人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每个人都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有所贡献.历史合力论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社会和个人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即"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它是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和个人都知道"谁"以人为本、以"什么人"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本"是什么,每个人都实现了自身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完美结合、历史剧作者与剧中人物的辩证统一.这一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思想,犹如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热切地昭示人们:只有每个人都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只有实现此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每个人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推动社会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前进.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二四”之难与黔南事变是贵州本土直面日军而发生的历史事件,它既带给了当地民众各种战时苦难,又给转徙大西南的各类文化人植入创伤体验.基于挖掘整理档案、原始报刊史料,可以部分复原文学书写与此类历史事件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