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共产主义的具体特征都由公有制这一基本特征决定的从属性特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早已是现实的存在而非远大理想。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产品极大丰富、经济的计划性等社会属性并非共产主义所独有,计划经济、消灭职业分工和三大差别、商品经济消失、劳动成为第一需要等设想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也不一定能实现,按需分配不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也难以实现。把这些非必要内容列入共产主义特征会使共产主义的可信性受到极大影响。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或根本特征,人的发展总会有限,不应拔高人的发展淡化公有制。按劳分配、民主管理和人与自然和谐是共产主义的重要必备特征。准确把握共产主义的内涵与特征,才能正确坚守科学社会主义的初心。  相似文献   

2.
王美娅  曾慧芳 《学理论》2010,(13):55-5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一生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涉及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价值追求,所以我们致力于研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不懈追求。共产主义作为实践,它的最终实现要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目标和纲领,相对于共产主义最高纲领来说,每一阶段又有它的最低纲领(或基本纲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80年的奋斗历程中,领导革命和建设得出的一个极  相似文献   

4.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既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路径的生成是在实践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多种具体实践过程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落实,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的具体探索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朱青青 《学理论》2022,(9):25-28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旨在阐明共产主义社会人们逐渐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关系,真正占有人的本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是激励着我们为此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以及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依然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新时代更要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来带动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极高度发展与人类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设定的共产主义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不仅诉诸无产阶级革命,而且深入研究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审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的两种视角和两种尺度;政治经济学用生产力发展不同阶段上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比例变化和剩余劳动的不同分配方式说明了类与个体发展间由对抗到一致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共产主义发展方向是实现“两个保证”,而实现“两个保证”的最重要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技革命推动的人类劳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终极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的过程。人的自由发展的最终实现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实践在近代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发展,但技术的资本利用性质却使其消极社会后果走向极端,导致了技术与自然、技术与劳动者、技术与社会的分裂和对立,唯一的出路在于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去除技术利用的资本主义社会性质。我国的技术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体高度自觉的实践,它包含了社会的价值导向和现实的操作手段。总体而言,它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现实着力点,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规约,以技术进步与社会建制良性互动为现实特征。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7)
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实现了价值性与真理性的统一、现实运动与终极理想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根本上是一种政治信仰,蕴含着社会理想并致力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齐艳娟 《学理论》2009,(24):7-8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是终极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的过程。人的自由发展的最终实现是在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下,我国提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1.
董圆圆 《学理论》2022,(9):37-40
《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人本思想是在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与“政治的共产主义”的基础上阐发的,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自己对共产主义人本思想的理解,认为共产主义是要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他指出真正的人是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解的人、与社会统一的人。《手稿》表明了马克思具有深厚的人本底蕴,对新时代人本思想的发展充满价值意蕴: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精神动力,为深化生命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张成  朱光华 《学理论》2009,(19):170-171
入的生成问题是成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可以追溯至青年马克思关于“人通过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吏而生成”的思想。即通过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渡过资产阶级社会形态这一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实现人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中,对人本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的描述,准确地指出了人的生成的标志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敬志伟 《行政论坛》2002,46(3):34-3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这既是一种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又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在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也应该是"人"。梳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对于奉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中国发展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取向,它是彰显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类先进思想,必然承袭以人为本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增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价值取向形成的主体基础;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与继承是价值取向确立的理论基础;诉诸无产阶级的实践是价值取向确立的现实基础;改造旧社会,建设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价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周荣 《理论探索》2003,1(1):23-25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明确地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来倡导 ,不仅是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 ,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与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理论的出发点,也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三大社会形态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与之相适应,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习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对其进行正确理解和阐释,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逢清 《理论探讨》2006,4(3):24-25
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从哲学上来理解这具有归终至极的意义,具有形而上的特征,而这种形上性源于人的超验性。人不是一种现成的存在者,人是在自我否定中生成自身,人对自身本质的占有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人的存在状态的过程性决定了我们对共产主义应当理解为当下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它是共产主义理想和现实统一的坚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新问题。它的涵义是什么?划分的根据和标准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什么?等等。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研究一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划分社会阶段的思想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阶段的划分为基础的。一般地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划分社会阶段的思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他们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完全不同、依次更迭的五个大的阶段,即我们通常说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其次,又将每个大的阶段划分为若干小的阶段,特别是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区别——社会主义是它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是它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黄东明 《学理论》2010,(20):92-93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出社会生产决定人的发展,与私有制相联系的旧式分工导致人的“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的阶级关系束缚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德育工作的启示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