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言 《党风建设》2001,(12):11-11,7
美国发生的“9·11”悲剧震动了全世界。人们在震惊之余,深刻地认识了恐怖主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它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在恐怖主义面前,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像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也阻止不了恐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党建文汇》2002,(2):10-10
许多人对“东突”问题不太熟悉,但对“新疆分裂主义”却并不陌生。“9·11事件”及美阿战争,使“东突”问题骤然暴露,中国也处于国际恐怖主义威胁的风口浪尖。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恐怖分子在中国新疆共制造恐怖事件350余起,手段极为凶残,与中国大陆武装对抗事件也逐年增多。2001年10月20日,江泽民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谈中达成共识,认为车臣恐怖势力和“东突”恐怖势力都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应当坚决地予以反对和打击。  相似文献   

3.
国际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保筠 《新视野》2003,(2):76-78
自2002年“9·11”事件以来,美国和90多个国家结成了国际反恐怖主义联盟,国际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国际反恐斗争是一项长期持久的任务。尽管世界各国在同恐怖主义的长期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在应对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和政策上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迄今为止的国际反恐斗争充其量只能说是获得了初步的阶段性胜利,距离反恐斗争的全面胜利还非常遥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反恐斗争导致全球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李英 《求实》2004,(Z4)
20世纪以来 ,各种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日趋频繁、愈演愈烈 ,人们还没有从美国“9·11”事件的噩梦中苏醒 ,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劫持人质事件却又一次震撼了整个世界。2 0 0 2年 10月 2 3日俄罗斯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发生劫持人质事件 ,造成12 8名演员和观众死亡 ;2 0 0 4年 9月 1日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发生劫持人质事件 ,最终造成 35 0多人死亡。人类最基本的权利 :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正在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的威胁 ,预防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1979年 12…  相似文献   

5.
和平 《新视野》2005,(1):75-77
2004年世界政治的突出特点是恐怖主义全球化。欧洲的“9·11”和俄罗斯“9·11”先后发生。在伊拉克和中东,爆炸和绑架接连不断,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演愈烈,乱像的背后,则是国际力量格局的解构与新世界秩序的萌动。欧盟的和平崛起美国建立一极格局的努力受到了制约。  相似文献   

6.
2001年9月11日将永远镌刻在美国的历史上,刻骨铭心地留存于美国人民的心中。作为美国引以自豪的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象征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楼和五角大楼,被恐怖主义分子劫持的飞机撞毁或部分撞毁,国会和国务院附近也接连发生了汽车爆炸事件……这举世震惊的国际恐怖主义事件,是美国的国家悲剧。国际社会和各国政要也强烈谴责这种国际恐怖主义行径。在悲痛和震惊中,我们也不得不进行深深的思索,为什么作为“20世纪政治瘟疫”的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没有随着国际局势的总体趋向缓和消声匿迹,反而有日趋泛滥之势?难道真的要…  相似文献   

7.
“9·11”后国际反恐斗争的状况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渤 《前线》2003,(11)
“9·11”以来,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犬牙交错,此消彼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阿富汗战争结束、塔利班垮台为标志。在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下和国内同仇敌忾的气氛中,美国的“反恐战争”初战告捷。第二阶段以伊拉克战争的结束为起点,以国际恐怖袭击再度“回潮”为标志,国际恐怖与反恐怖斗争呈现“胶着”状态,美国的“反恐战争”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两年多的反恐实践表明:一方面,恐怖主义仍是国际社会的一大毒瘤,反恐仍然是国际社会长期、艰巨、复杂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单纯的军事打击难以从根本上铲除恐怖主义,国际反恐斗争必须开拓…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发生后,为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接着,美国又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试图以武力消除恐怖主义.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已被推翻,但恐怖活动在许多地方仍愈演愈烈.从俄罗斯的车臣到海湾的沙特阿拉伯,从北非的摩洛哥到中东的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从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接连发生了多起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恐怖袭击目标直指美国,恐怖主义活动仍在蔓延并对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果立 《理论文萃》2001,(6):36-47
2001年9月11日,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日子,也是恐怖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向当今世界的头号霸主美国实施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特大规模恐怖袭击。他们劫持了美国航空公司的两架客机,采取自杀式爆炸的方式,相继撞向纽约世贸中心两座摩天大楼,两次撞击仅隔18分钟,造成两幢大楼整体坍塌。数分钟后,他们劫持的另一架客机又撞向了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五角大楼部分倒塌。据统计,目前在这起大规模恐怖事件中失踪的人数已经达到6450多人,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美国“9·11”事件之后,人们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是21世纪中对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之一。作者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本质与根源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控制恐怖主义必须走治标治本的道路,建立一个主权平等,公正合理,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1.
自“9·11”事件爆发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蔓延成灾,其势猖獗无比。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国际社会日益采取对其进行防范和打击措施。不容置疑,国际反恐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容忽视,国际恐怖主义愈演愈烈,日趋构成对国家安全最严重最突出的威胁,恐怖主义与反恐的并行发展使得国际社会呈现出混乱的无序状态,从而出现“以暴制暴,暴暴相报”的恶性循环。因此,认清反恐形势,检点反恐成果,总结反恐经验教训,开辟更为有效的反恐国际合作途径,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极其迫切的重要任务。回顾反恐历史,要取得反恐的胜利,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在全球治理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的背景下,非传统安全治理成为负责任大国展现大国担当的新看点。2015年以来,中国在推进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三大非传统安全治理方面取得了多项新成就,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胸襟与担当。颁布法律,为国家反恐战略建章立制尽管2015年中国本土并未发生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但发生在其他地区的恐怖主义袭击正越来越多地威胁到  相似文献   

13.
领导视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9月12日在答记者问时说,安理会正式将“东突”列入其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是国际反恐合作的积极成果。据报道,安理会于今年9月11日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孔泉对此评论说,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此前,中国、美国、阿富汗、吉尔吉斯坦四国就此共同向安理会提出了这一要求并提交了相关材料。这也是中国与美国等有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取得的一项积极成果。孔泉强调,“东突伊斯兰运动”是国际…  相似文献   

14.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使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新特点,对把握世界军事的特点,尤其是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国际战略的调整出现一些新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国际反恐联盟,世界和地区力量出现局部重组。“9·11”事件发生后,迫于反恐的实际需要,美国进行了政策调整,即主动修复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争取欧盟、日本等盟国的支持,改善同中俄的关系,承认打击恐怖分子也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发生一年多了,反恐斗争尚无输赢定论,恐怖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频繁发生,恐怖主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被联合国列为全球性问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说也是恐怖主义滋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从根本上杜绝恐怖主义的滋生和蔓延至关重要。 1.霸权主义膨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争霸相对均衡的国际局势被打破,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大国。作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导方,美国片面追求本国利益,奉行单边主义,特别是布什总统上任后,宣布退出《京都协议书》,宣称要废除《反导条约》,实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等等,置联合国国际协调机构于不顾,强化单边主义。他们忘记  相似文献   

16.
强权政治与恐怖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中心4月18日遭遇4起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83人死亡,200多人受伤。这是今年年初以来在伊发生的第六次大规模恐怖袭击,也是近期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19日,巴格达再度响起爆炸声,造成了至少31人伤亡。一连串的恐怖主义事件表明了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强权遏制恐怖主义政策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2000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案,使恐怖主义置身于世界政治、安全舞台的中心,使国际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随后展开的反恐怖斗争所带来的影响扩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以"9.11"事件为转折,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斗争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和长期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9·11"事件爆发以来,全球经历了一个十多年的反恐时代,对国际格局和当代国际关系都构成了深刻的影响。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开始调整美国反恐政策,变全球反恐为局部反恐,变打击一切恐怖主义为打击反美恐怖主义,变重海外反恐为强调本土反恐,变反恐战争为反恐特种战。这些反恐措施并没有阻止恐怖主义势力对美国  相似文献   

19.
一   除了对美国的直接影响之外,“9·11“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的间接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导致世界主要国家力量的重新组合;二是导致日本军事态势的转型.从以苏联为领导的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转到当前跨国恐怖主义威胁,威胁概念发生的变化导致了全球国家力量和地区政治结构的重新组合.俄罗斯和中国曾经是美国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敌人,但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斗争中,俄罗斯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因为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俄国和中国国内事务的头等大事.由于邻近前塔利班政权控制的阿富汗,“9·11“恐怖袭击事件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竞争以及对它们各自与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影响更加复杂;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成功地为国际反恐联盟提供了自己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9·11”事件的发生及其善后的处理,恐怖主义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