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建梅  黄世虎 《唯实》2001,1(6):14-18
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是劳动,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普遍性;人的群体本质是社会关系,它将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一般性;人的个体本质是由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每个人的个性,它将人与他人区别开来,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特殊性.人的类本质决定人的群体本质,人的群体本质决定人的个体本质.  相似文献   

2.
李兴建  王滨 《求实》2014,(3):69-74
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质。从最一般的层次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这一层次的本质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精神领域的活动区别开来;从最一般的层次进到一般的层次,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政治活动,依据在于,从发生学看,思想政治教育原来就是指共产党的一种政治活动,从理论上辨析,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政治活动的根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本质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政治活动之外的实践活动区别开来;更进一步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政治家用理论掌握群众意志的一种政治活动,这一具体本质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其他政治活动区别开了,也把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为它自己的基本依据揭示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是深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两类,即"社会本位说"和"个体本位说"。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等理论观点,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正确分析和把握社会要求与个人思想品德差距为基础,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社会要求和个人思想品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哲学意义上的人格概念是用来表示个体的主体本质的.它所表述的既是人的人性与物性的本质区别,又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异.因此,人格问题其实就是人的本质问题,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人的本质的形成过程,即"做人"的过程.从中去寻找意义和发现意义,追求自我超越与自由,这就是人的本质之所在,也是高尚人格形成的根本指向.  相似文献   

5.
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本质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个体与群体的统一、素质与体制的统一、地位与作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周忠华 《唯实》2006,1(11):3-5,3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差异化的,它既表现为由类束缚经群体中介而个体自由再到三者和谐发展的历史趋势,亦表现在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共时性发展之中。人类的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差异化进程中不断凝聚发展起来的。基于此,应当从人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这一视角出发,从客观逻辑和现实社会发展两方面来透视人类道德变化发展规律,并进而阐述不同自然和历史条件下的民族国家的道德差异化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人的原初本质是思想政治工作起步的理论原点,类本质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性的主要理论依据,社会本质是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理论基石,人的单个本质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统一,即人类世界发展中真、善、关的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本质,体现为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想和治国结果、治国方略和治国机制、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统一.新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特征,表征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
人学视野中的人的发展蕴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光侠 《理论学刊》2003,42(4):20-24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本质观是人的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即劳动、社会关系和需要三者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 ,人的发展意蕴的思想框架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汤建龙 《唯实》2004,1(6):8-11
把人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不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全面、科学的理解.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整体性的、全面的.他认为,人的本质有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就社会的方面作单一的理解;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之所以突出地强调人的本质的社会的方面,是由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方法和任务决定的,这并不应导致对人的本质的自然和精神方面的否定.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最完整、最深刻的表述,然而在发掘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论断之后,这一观点受到普遍的质疑.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两个论断的深层解读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是马克思哲学运思回归现实的理论中转,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应是人的应然本质与现实本质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群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教育目的而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它与对象个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具有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主体性、受制性、中介性等基本特征以及个体社会化、教育与管理、心理与活动等主要功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的发展趋势是由高度同一性的规训式群体转变为社会网络群体,由诸多社会网络关系构成的复杂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存在的常规样态。  相似文献   

13.
人的现实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核心。它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由此揭示出人与人、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既以他人和社会为对象,同时,他也是社会需要的对象。所以,承担社会责任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王良滨  赵丽 《唯实》2001,1(6):10-14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仅要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还应进一步回答人"何以是"人的问题.以往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动因是人的需要,即人在一定社会价值体系和物质条件制约下产生的,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摄取状态.其特征表现为物质与精神需要并存且在质与量上呈不断发展性;而根本特征则在于其社会性.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领导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活动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概括,是领导者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一、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概括,它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活动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领导者相比,有着根本区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社会“公仆”与社会主人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完全新型…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是在对自由主义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论进行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体现了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全面认识社会矛盾,有利于人的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理论仅仅着眼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忽视了生产力问题 ,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并导致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系列误区。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联系起来 ,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 ,社会主义社会应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效性 ;第二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发展的民主性 ;第三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8.
对民法本质的论述,学界众说纷纭,本文对各类学说进行评析扬弃的基础上,并通过民法的产生根源、发展历程及其定义去追根溯源,进而提出民法是私人法的本质.如果民法本质仅停留在私法的本质上,依然不够精确,因为民法的最终目的是人而非私,是彰显平等自由及独立意志的人法,是对人性的尊重和终极关怀,因此把民法的本质界定为私人法,更能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民法本质产生的人文经济基础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私法产生的根基,而权利本位则是民法本质的法律体现及实现方式,使民法私人的性质最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陈忠宁 《求实》2008,1(4):11-1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中,三个命题尤其重要.它们分别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实践定位事物本质的方法是理解马克思人本质不同定位的理论基础,基于这种理论,马克思《提纲》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由实践定位后涉及的只是具体人,而不涉及人与动物区别的类本质的规定。而且准确地说,马克思的这个论断只是为具体人本质指明的一种方向。循此,马克思又根据无产阶级斗争实践需要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在本质上具体定位了各种阶级属性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