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我国慈善组织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蓬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郭美美"事件等众多慈善丑闻引发的公信力危机,正在给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实行官办慈善体制,以及在这种体制下,官办慈善组织的监管缺失,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受限以及信息不透明、问责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我们在挖掘和分析当前慈善组织公信力问题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使慈善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将官办慈善和民办慈善相结合,共同服务于我国现代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2.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对于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慈善组织面临公信力危机,影响了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慈善组织透明度低;慈善组织行政化;慈善组织专业化程度较低;民众参与度与认知度较低。为了重塑慈善组织公信力,需要建立健全慈善信息公开制度,要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完善慈善组织监督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慈善文化。  相似文献   

3.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我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的问题,应深化慈善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慈善组织的内部能力建设,完善全方位监督管理体系,以政府公信力建设带动转型期社会信任关系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不仅是慈善组织开展活动的前提,也是促进组织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现阶段我国的慈善组织却因丑闻频发、社会公信力较低,而无法获得较高的社会捐赠,限制了慈善组织的发展。要促进和谐社会下慈善事业的发展,需分析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的原因,改善相应的制度,宣传和普及正确的现代慈善意识观,全面完善我国慈善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在慈善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一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网络,培育开展慈善活动的组织载体;二是不断扩大慈善救助范围,开展多方位帮扶活动;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慈善活动工作合力;四是党委和政府积极推动,不断激发公民与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五是建立监督机制,努力打造透明慈善。今后,河南省开展慈善工作必须注重发挥党委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积极推动作用;不断创新慈善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为弱势群体提供多方面的帮扶;打造透明的慈善监督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宗教和慈善两者体用相存,在伦理层面上基于共同的价值共识而衍生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公益形式即宗教慈善,成为人类公益慈善历史的源头之一。但进入现代民主文明社会以后,伴随政教关系改革,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完善,第三方独立组织的崛起和民间公益意识的觉醒,宗教慈善的社会参与逐渐被边缘化。现有条件下,我国宗教慈善应该在悠远的文化传统、富集的资源、较高的公信力等优势基础上,返本开新,探索宗教慈善的现代转型和创新。从基础理论、组织结构、供给系统方面开辟新的路径,力争成为现代社会中一支积极活跃的公益力量。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公共服务提供与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是一个螺旋式循环的过程。近年来,基层政府公信力总体水平相对偏低,且面临着政策信用、行为信用、资信信用和绩效信用的弱化。这主要是因为基层政府决策方式自上而下、财政能力不足、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单一、监管体系不完善、绩效评估机制缺乏。因此,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建设视域下的基层政府公信力提升可以从建立公共服务提供上下结合的决策机制、完善财政制度、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完善多元监管体系及绩效评估机制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政府正朝着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转变,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公共管理活动中,非政府组织凭借其数量和灵活的优势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各类慈善丑闻的频频出现,引发了公众对于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质疑,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受到影响,非政府组织的公信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它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着慈善意识薄弱、慈善组织少、捐赠水平低、富人捐赠少等问题.分析表明,这是慈善制度不完善、过分否定传统文化、公信力不强以及募捐忽视普通民众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应采取完善捐赠制度、加强教育、完善慈善组织运营与监督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已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所研究,但非营利组织类型繁多,其性质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仅仅提取其中的慈善组织(以基金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吉德伦、克莱默和萨拉蒙等人提出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理论,对我国目前慈善组织运作的资金筹集、授权和服务实际配送三个核心变量加以评估,进而探析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各种社会问题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不良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表现在政府或其部门引起的社会公平性、自身的信用度、政府公信力的保障度三个方面,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根据统计分析而建立的评价模型,既可用于政府及其部门自评,也可用于公众评价,并可借助现代软件技术手段实现评价,以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政府失信现象,政府对公信力的认识还很不够,滥用权力失信于民的现象不断发生,严重损坏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政府公信力较大规模的流失,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显得极为迫切。当前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要现象和原因有五个方面,需要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慈善体制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政府与慈善的关系,应当坚持现代慈善的社会本位和公民权利本位理念,尊重公民社会自治权。慈善体制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是:慈善法律制度的提供者,慈善社会环境的营造着,慈善活动的监管者。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公信力"建设被正式纳入国家治理范畴的宏观背景下,构建一个全新的政府公信力建设基本框架,即政府公信力指标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依法行政、促进民主化进程、构建社会资本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建设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和突出矛盾,从历史文化、政府自身、公民等方面探寻其原因,通过剖析政府公信力建设与民主行政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是构建诚信政府的理想模式。从三个方面提出多重的提升地方政府诚信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官办慈善组织近年来在网络上的表现是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事实上,这一话题可以在技术与组织关系的学术脉络上找到链接,并且,由于互联网丰富的社会属性,能够有效扩展既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技术与组织互构的基点上,可以发现互联网与官办慈善组织的互构主要包含两点:一是互联网对于官办组织的改造与影响,主要表现在慈善生态、组织内部治理状况、公信力重建、制度建设等方面;二是官办组织对于互联网的吸收与选择,能够在社会化逻辑与垂直管理制度、开放性逻辑与专业化趋向、注意力逻辑与科层文化这三对互构机制中表现出来,同时,在互构发生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其作用边界。只有技术与组织相互作用并相互协助的时候,才能达成最好的效用,实现技术革命。这对认识当前官办慈善组织的变与不变大有益处,并有利于规划官办慈善组织在网络化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慈善组织在扶弱助残、减贫济困、抢险救灾、捐资助学、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对慈善组织进行分析,全面阐释了慈善组织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志愿性的组织特征。在角色定位方面,分析了慈善组织担当慈善资源的募集者、慈善桥梁的架构者、慈善救助的实施者以及慈善文化的传播者的角色定位。在发展路径方面,提出慈善组织要推进专业化建设,提高慈善服务能力;推进透明化建设,确保资源合理使用;推进法制化建设,规范慈善组织行为;推进网络化建设,完善慈善组织职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从组织合法性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阐述了志愿组织面临的内外部合法性困境;其次,以上海某社区的"慈善超市"为例,论文分析了该组织的现状及有利于该组织运转的合法性要素;最后,针对"慈善超市"所面临的合法性问题,提出了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担负的责任,同时指出政府的这种责任担当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重大疫情防控中民众和社会承受能力比平时脆弱,网络谣言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网络谣言治理分政府规制和市场治理两部分。政府规制的过度运用会造成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空间被挤压,无法平衡言论自由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出现"塔西佗陷阱"。因此在特殊时期必须践行依法治谣,把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打造行业自律、民众自觉等与政府依法监管有机统一的二元化协同治理机制,实现网络谣言治理的法治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式,可以从控制、内容、媒介、受众、效果五个方面来分析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主要包括网民的构成成分、现实社会的境遇、政府话语权转移、受众舆情能力等。因此建设政府公信力.可以从观测舆情气象、建设透明政府,搭建互动平台、统筹两个“舆论场”,引领意见领袖、提高媒介素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