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三资企业逆向避税的动机和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利用外资工作中,三资企业的逆向避税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完全有悖于我国为外资企业提供大量税收优惠的初衷。其避税的动机很多,但主要是为了独享归中外双方共有的利润,及时将企业的利润调出境外以及避免外汇风险等。其手段也多种多样,主要是利用转让定价向境外的合资方转移利润、将技术转让费纳入设备价格、用获取的利润再投资等。因此,以后我国不应一味地在税收优惠上做文章,而应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快速发展 ,转让定价避税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转让定价避税的手段多种多样 ,我国政府在反转让定价国际避税方面存在着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只重形式而没有兼顾实质和反国际避税的征收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加强我国反国际避税的力度 ,一是要引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是要规范转让定价税制 ,三是要健全反国际避税的管理操作制度 ,四是要广泛开展预约定价 ,五是要多方面开展跨国税务合作 ,六是要加强反国际避税的征收管理。  相似文献   

3.
防范国际避税,是办好外商投资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办厂虽为时不久,但国际避税问题不仅已经出现,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迹象。因此,防范国际避税已成为我国办好三资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国际避税?为什么要防范国际避税?我国为防范国际避税应采取哪些法律对策?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对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内部交易中运用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逃避税收的惯用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掀起,跨国公司的这种避税活动日益猖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不少国家纷纷颁布或完善转移定价立法,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强对这种避税活动的法律控制.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避税问题的形成及在我国的体现,重点论述近来国际社会在对转移定价避税的法律控制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并就防范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逃避我国税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资本弱化避税是国际税收领域中常见的避税手段,但目前我国对资本弱化的研究,不是局限于自然人关联方,就是局限于公司关联方;在对公司关联方的资本弱化避税研究中,主要研究跨国企业之间的资本弱化,而对关联双方企业属于同一个国家居民纳税人的研究几乎没有,由此得出片面的判断和结论。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关联方其避税原理和避税程度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在税法领域,征税与避税两者永远相互对立、难以调和,但又无法避免、客观存在。如何通过立法等手段,规制避税行为的发生,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保障纳税人之间的公平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对避税行为性质的界定以及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我国的反避税立法提出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目前贷款呆帐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引出帐龄分析法及"关联公司通过相互提供劳务避税已非常普遍,主要包括利用关联公司间人为抬高或降低劳务收费避税、虚设劳务业务避税、将劳务安排在境外避税等三种方式,而目前我国现行税法对其涉及的反避税规定相对简单,缺乏强有力的制约,导致实际中反避税的操作功能弱化,因此,加强对关联公司劳务反避税的制度建设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避税是税收征管当中应当高度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它与偷、骗税等行为虽然性质不同,但都是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避税概念的理解 从一般意义和世界各国关于避税的定义看,存在两种认识:一是认为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某些条款,故意逃避纳税义务或减轻税收负担,称为避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避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避税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是利益驱动 ,客观原因是税法存在漏洞和缺陷。避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对这种行为的法律判断应遵循“凡非法律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 ,在法律未对避税行为作出评价的情况下 ,只能将避税认定为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资本弱化是我国目前外资企业避税的一个手段,文中分析了我国资本弱化税制的现状,并提出建立健全我国资本弱化税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法上的反向子公司并购作为反向B型重组,不同于我国反向子公司并购形态,在并购目的、环境、对价等方面两国各有其特点,反向子公司并购最重要的一点是(并购公司)母公司利用(并购公司的)子公司对目标公司进行并购,从而实现对并购公司的并购目的。至于具体的并购行为则可以灵活多样。反向子公司并购有着其鲜明的可行性特点,比如避开少数股东阻挠、子公司债务隔离屏效应以及税法上的优遇,这些都使得反向子公司并购有着强烈的促进和规范意义.值得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国家,以严厉的惩罚机制来对治国际避税.但同时对于国际避税的概念和法律性质各国学者众说纷纭,在对其法律性质不甚明确的时候,以惩罚机制来对治避税是缺乏法律依据的,应以国际避税的后果为标准来进行国际合作,进而国际反避税.  相似文献   

13.
跨国企业滥用转让定价的避税行为严重侵蚀了各国的税基,规制滥用转让定价的独立交易原则已经无法应对跨国公司新型的避税行为。公式分配法在美国、加拿大等国所取得的进展,为构建全球税收体制,突破全球公式分配法的困境起到一定的助推效用,也将有效遏制跨国企业转让定价,达到维护各国税收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依据所涉及的现行税法,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实现财务目标的事先谋划和对策。如何实现“纳税最少”,个税应关注“临界点”和计算“盲区”,提前计算年终奖个税,合理避税。保证税金在企业账户内最大限度的保留、生息,实现“纳税最晚”。实现“纳税最巧妙”,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家和地方的税收政策,降低税负。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税务机关权力有限导致税收执法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税务机关和公安机关之间也存在配合机制不协调的弊端,因此在我国建立税务警察具有现实必要性.通过对意大利、俄罗斯、德国和荷兰四个国家的税务警察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在我国税务稽查系统设立税务警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种税收乘数的考察,不难看出,通过税收政策来调节国民收入或者通过降税来剌激经济增长,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这一观点为政府增税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主张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无效的观点提供了佐证。对于经济增长而言,税收政策可能至多是一项辅助性政策。  相似文献   

17.
Double taxation and tax evasion are unavoidable issues in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Due to the lack of legal system of tax cooperation asguarantee, the practice of cross-strait tax administrative cooperation is at a relatively stagnant stage. The Cross-straits ITA provides a legal basis for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tax information exchange, tax recovery assistance, document services, bilateral APA sand tax credit.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objective difficulties in cross-strait administrative cooperation, Mainland Chinaand Taiwan should start the ratification process of the Cross-straits ITA as soon as possible, modify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Cross-straits ITA in the context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regarding tax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eaties such as BPES Multilateral Conven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cross-strait tax administrative cooperation. Furthermore, Mainland Chinaand Taiwan can consider using the Economic Zone on the Western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advance the first trials, create conditions and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the practical cooperation, and jointly achieve mutually beneficial win-win development of the both sides.  相似文献   

18.
双重征税及逃避税是两岸经贸交往中无可回避的问题。由于缺乏税务合作的法律制度保障,两岸税收征管合作实践处于相对停滞阶段。《两岸税务合作协议》为两岸在税收信息交换、税收追索协助、文书送达、双边预约定价安排和税收饶让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考虑到两岸税收征管合作面临的客观困境,两岸应当尽快启动《两岸税务合作协议》的批准程序,并结合《BPES多边公约》等最新国际条约修改完善《两岸税务合作协议》相关内容,提升两岸税收征管合作的水平和效率。此外,两岸可以考虑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切入点,推进先行先试,为推动两岸税收征管的务实合作开创条件、积累经验,共同助力两岸经济税收互惠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