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好,让他继续学!”每当家长得知叶少珍是计算机专家,向她请教孩子的学习问题时,她都先说这句话。从她嘴角的笑纹中你看得出来,这话是由衷的。大家都说,她是个好老师。因为对学生,她有一种近乎天然的爱。这爱,不但体现在她的言行上,更体现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计算机的学生都很聪明,都很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宁夏巾帼录     
《中国妇运》2008,(10):30-32
马志英——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39岁的回族妇女马志英,是宁夏海原县的一位普通下岗妇女。11年来,马志英累计救助了残疾和贫困女孩125名,其中有70多人考入区内外大专院校。女孩们亲切地称她为“贫困女童的好妈妈”。她多次被评为全国“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荣誉称号。大型原创回族花儿歌舞剧《大山的女儿》就是以马志英事迹为原型创作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原新城巩义市,近年一直活跃着这样一位女性她拥有娇好的容貌,却充满阳刚之气;她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她就是郑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巩义市医保中心主任刘慕华,人送雅号“三好代表”。好院长、好主任、优秀人大代表,是刘慕华最近10年走过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4.
佛。”“主席怎么知道?”“你说她心善嘛。出家人慈悲为怀啊。”“您、您母亲也信佛吗?”我问。“我也喜欢母亲。”毛泽东说,“她也信佛,心地善良。小时候我跟她一起去庙里烧过香呢。后来我不信了。你磕多少头,穷人还是照样受苦。”“磕头不如造反。”“好,讲得好。”毛泽东点点头,继续散步,走过一圈,又停下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我低下头。怎么回答呢?唉,与其说假话落个虚假,不如闭上眼睛说真话,做个老实人。“不愿意。”我小声喃喃着。一阵难熬的沉默。毛泽东终于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你能讲真话,这很好…  相似文献   

5.
黄泉路上脂粉泪赵建文她和他都应了“人为财死”二十一岁的杨莉莉,已经在一家“君再来”旅店当了一年多的服务员。她经常出入在“金凤凰”舞厅,在那里认识不少来此猎艳的男人,但她称心如意的只有那个自称“楚望龙”的中年人。他长得一副敦厚相,遇事好商量,出手也大方...  相似文献   

6.
赵辉 《台声》2011,(10):90-92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样的女孩,采访时盘腿坐在沙发上,时不时抓乱已经造型好的头发,给她拍照片,她会很“凶”地说“不要拍,我头发很乱。”然后继续抓乱头发。她喜欢在洗澡的时候唱歌,而写歌的灵感总是在那时降临,她会立刻冲出去,在电脑上记录。她曾经想要放弃唱歌,却被歌迷感动,她说“我没有办法去当医生,但是我可以用我的歌,在某个方面好像当了医生一样。”  相似文献   

7.
“女人,‘挺’好!”受这句话的蛊惑,八年前,江苏省苏州市时年23岁的女青年马莉做了一个隆胸手术。让她想不到的是,“‘挺’好”的光景不过短短两年,而付出的代价竟是那么惨重:她不能给自己的女儿哺乳,双乳长期胀痛不适,左乳严重萎缩畸形。  相似文献   

8.
40多岁的杨丽平在家是个贤妻良母;在单位,沉静、朴实的她不善言辞,但这并不妨碍她被同事们认可。同事们说起她时,几乎人人都会翘起大拇指:“她追求上进,工作踏实,乐于助人,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好党员!”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年被誉为“铿锵玫瑰”的中国女足队员的一员,高宏霞如今在上海闸北区当了名城管队员,一干就是6年,干得很不错。她的活动天地不再是绿茵场,而是“巡街”。没有了鲜花和喝彩,面对的经常是争吵、讥讽和白眼,但这也是人们生活场所中的“后卫”。种种“不适应”,她都扛过来了。她凭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如今已是该城管中队唯一的女班长。高宏霞说:“不一样的生活,只要用心付出,就一样精彩。”这是她的人生哲学。踢球能踢好,城管也能当好,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用心付出”四个字。这点精神,尤其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0.
“听到某个地方要开发成旅游景点的消息,我就担心。”爱好自助游的小冉给记者讲述她对旅游的复杂心情:一方面她鼓励身边的人多出去旅行,另一方面她又很不情愿给人推荐好地方,“出名往往给这个地方带来破坏。”在小冉看来,旅游发展给许多地方原生态的风景、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山西有个好“军嫂”王伟说起好“军嫂”,人们自然会想到韩素云;殊不知,我们山西也有个好“军嫂”,她就是———忻州地区电业局农电科干事、’97全国文明家庭女主人之一的田爱荣同志。文艺宣传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一曲《十五的月亮》唤起了多少纯情少女对橄榄绿的崇...  相似文献   

12.
符有 《现代人事》2001,(3):8-11
2000年岁末,国家人事部在京召开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全面总结“九五”人事工作,表彰了“九五”全国人事系统的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西安市碑林区人事局长张维强胸前挂上了闪亮的奖章,有幸成为三秦大地唯一的全国先进个人。这位踏着“九五”鼓点步入人事战线的女性局长,在这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身处最基层却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审时度势完成好各项改革任务和业务工作,成为上下左右交口称赞的好局长。她成为全国先进,是组织对她锐意改革、勤奋工作的充分肯定、公正评价。  相似文献   

13.
陈徽娥担任琼海市民政局长以来,始终以“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为榜样,不忘共产党员根本宗旨,一个心眼为百姓办实事解忧难.平均一年最少有200天在走乡串寨.访贫问苦,深深地“扎”在基层,“沉”在下面,成为群众真正的“贴心人”如今,在琼海市,人们一提起陈徽娥,无不亲切地称她为“红色家乡的好娥娘”  相似文献   

14.
她30岁了,依然没有男朋友,事业耗去了她的青春。有人说她眼高,有人说她书读多了……闲话渐起。她感到很累,渴望有个家。她早早来到相约的地方,等着好友为她介绍的一个小伙子。“笃、笃—…·”皮鞋声踏地而来,循声望去,心竟猛地一颤—…·他真帅:大高个、国字睑、高鼻梁,特别是一睑的络腮胡子,更是一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形象。她感觉到这正是自己多年要找的心中偶像。“我来晚了。”他大方而不失礼节地向她伸出手来。“不晚。”她说着,伸出手去,手有些抖,她好心慌,保什么呢?她也搞不清。公园的景色真美。花争艳,鸟争鸣,幽幽…  相似文献   

15.
葛薇 《当代广西》2007,(5):38-38
今年是刘胡兰英勇就义60周年。刘胡兰是已知中国共产党烈士名册中年龄最小的女英雄,这位牺牲时年仅15岁的三晋好儿女,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和英雄壮举,激励了几代人,铸造了光照千秋的“胡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幽默四则     
手绢 在一辆非常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叭着鼻涕,吸得站在他对面的一个时髦女人实在受不了,她好心的问道 你有手绢吗,孩子? “有又怎么样?”小男孩生气地冲她喊道,“我不借给你!” 检阅 放学回家路上,英子骑自行车大撒把。交警发现后向她大声喊道“手掌好! ”英子回头嫣然一笑,手一挥 “同志们好!” 配套推销 推销员 :“太太,我向您推荐一本书《丈夫晚归100种借口》,你一定要买!” 太太: “笑话!我为什么一定买?” 推销员“我刚卖了一本给您先生!” 回部队去 车厢里, 一个军官忽然看见自己身上落了一只跳…  相似文献   

17.
去年 3月 20日《深圳法制报》刊载的《优秀民警命丧恶妻之手》一文,记述了“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恳和蔼,多年来被评为先进”的“一个好人、好民警、好所长竟然在自己家里被老婆雇来的凶犯活活打死”!   一位年仅 43岁正值英年的优秀民警为何遭此毒手?悲剧原因却是死者章友谊不幸的婚姻所致。章妻叶玲爱下岗三年,夫妻分居三年,情爱泯灭三年。而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怀疑他有外遇便顺理成章。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一个好母亲、好职工、好邻居”便变得歇斯底里,猜疑和嫉恨与日俱增,像毒蛇一样时时嗤咬着她的心,令她“夜夜失眠…  相似文献   

18.
商托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门给商家的促销活动捧场营造气氛,积攒人气,并从中赚大钱,因此被人们戏称为“职业捧场人”,也称“商托”。湖北襄樊的蔡惠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份好差事。她每天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各类促销活动的信息,然后前去“捧场”。每次参加商家的促销活动,不仅有大量礼品收,还可以赚点吆喝钱,实现了物质、金钱双丰收。蔡惠不断总结经验,并把它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后来,她组建了一支专业“捧场”队伍。她根据不同的促销活动,变换不同的捧场人群,如数码产品促销活动,她会请大学里的贫困生兼职,而家用产品促销活动她会请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员来“捧场”,化妆品促销活动,则请年轻美貌的打工妹来助兴。现在,蔡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捧场模式”,她有专业全程策划促销活动的队伍,占据了当地促销活动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陷阱     
曾经有人问我:认不认识她?我想说,不认识;又想说,认识。为什么如此矛盾呢?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我的的确确一次也没有见过她。可对她,对她认识的人和围绕她发生的一切,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都说她很美很美。如果一个女人拥有一个“很美”,想必她已是美得可以了。而她竟拥有重叠在一起的两个“很美”,对于她来说,就不能不算是一种灾难。诸如红颜薄命、红颜祸水一类的褒贬就是专指。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是在一张漂亮的名片儿上。平日里骄傲狂放,自认“眼中有水”的一位朋友,将手中一张薄薄的名片儿翻转若干次,口中喁唱:“好一个…  相似文献   

20.
亲情无界限     
“从来没有遇到过那么好一个人!” 王美萍遇见记者时,几乎是哭着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她口中的“好人”,是名普通的党员,名叫方静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