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讲学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近日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讲演。崔天凯大使说,使馆特别希望能够从《论语》中找到外交人员在日本工作时的态度。 一个使馆工作人员问于丹,他在工作中有时很难回避中国人和日本人情感与合作机遇的问题:一方面,两国之间有一段不幸的历史,老觉得过不去;另一方面,现在的合作机遇又确实很多。“《论语》里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能给我们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2.
吕秋薇 《世纪桥》2011,(11):20-2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不仅在日本风靡一时,在中国也拥有大量读者,甚至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村上热"。这部小说韵味悠长,娓娓道来,感人至深,村上春树式的独特表达更使小说显现出了非凡的艺术魅力。本文从人性的描写、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和作品深度等方面分析《挪威的森林》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图谋灭亡中国的产物。事变引发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朝日新闻》作为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在事变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以"号外"的形式刊登了消息。从卢沟桥事变到日军攻陷北平,《朝日新闻》在重要版面报道事变的进展,并断定事变的责任在中国方面,以煽动性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关注。《朝日新闻》还大量刊登国民"赤诚报国"捐款、慰问伤员等消息,发起"军用机捐款运动",从精神和物质层面支持战争,煽动国内的战争情绪。本文以卢沟桥事变到北平沦陷近一个月的《朝日新闻》专题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朝日新闻》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报道,阐释媒体与战争的关系,从新的视角探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持续八年的原因,拓展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修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著的《新民主主义论》,最早名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发表在1940年2月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以下简称《中国文化》本)。我们今天看到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的《新民主主义论》(以下简称《毛选》本)①,是经过毛泽东多次修改后形成的,内容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段时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对毛泽东的修改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内容上的变化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注意。比较早给予注意的是日本学者。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竹内实在主编《毛泽东集》(中文本)时,为努力体现《新民主主义论…  相似文献   

5.
1927年6月27日,极力主张武力吞并“满蒙”的日本陆军大将田中义一,在刚刚就任日本首相不久,就组织日本军政要人召开了旨在制定侵占“满蒙”、侵占全中国乃至称霸世界的战略计划的“东方会议”,会后田中给裕仁天皇写了一个奏折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当它被披露后,日本立即矢口否认《田中奏折》的存在,甚至几十年来仍在否认它的存在,一些中国学者也对此持保留意见。本文以中国人蔡智堪潜入日本皇宫抄写《田中奏折》并亲自将其送回国内的经历以及《田中奏折》的具体内容,辅以相关史料揭开《田中奏折》的神秘面纱,证实其确实存在。田中义一…  相似文献   

6.
在对唯物史观理解方面,存在着强调《序言》文本与强调《大纲》文本两种倾向。科亨是前一种倾向的代表,布伦纳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他们共享一个逻辑预设,即《大纲》与《序言》在唯物史观方面存在矛盾。本文试图证明,马克思在《序言》那段经典论述中采用的是溯因推理,而人们习惯于以因果推理来加以解读,这是导致貌似《大纲》与《序言》矛盾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7.
正1950年7月,中国接收了苏联政府移交的969名日本侵华战犯,将其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为让这批战犯从思想上认识自身的加害责任,最终认罪与反省,从1951年春开始,管理所对他们进行学习改造。在先期学习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知识基础上,1952年初开始学习《毛泽东选集》中的战略理论。众多日本战犯在回忆中讲述了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  相似文献   

8.
《江淮》2005,(4)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相似文献   

9.
考辨《中庸》的作者,首先要厘清《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的关系。其实《史记》之《中庸》、《子思》之《中庸》与《礼记》之《中庸》不是一回事,《礼》之《中庸》只是《史记》之《中庸》或《汉志》之《子思》的一篇而已。要证明今本《中庸》的作者,可以从“检讨主张《中庸》非子思所作的立论根据”、“辨析《礼记》与《古记》的关系”、“分析《中庸》与《孟子》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都可以确定《礼记·中庸》为子思所作。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纪念日。1943年12月1日,参加开罗会议的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确定了惩罚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问题的处理,为建立战后国际秩序开启了崭新的篇章。1943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轴心国德国和意大利节节败退。2月,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投降;5月,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投降;8月,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9月,意大利政府投降。如何解决日本问题日益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新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史》,最成功之处一是用大量史料基本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从日本传到中国;二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缺点主要是未能正确把握中国社会历史大局,未能正确回答"近代中国何以会有共产党?";另外,对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方面缺乏深入研究.2006年8月2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三篇对石川及其新著的批评,是断章取义,有失学者水准,应当在承认其优点的同时,也看到其缺点,进行真正的学术评判.  相似文献   

12.
孙建昌 《理论学刊》2012,(9):101-106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20世纪初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创刊后,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感召和日本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其主要撰稿人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等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译介欧美各派社会主义学说。他们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译介社会主义,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阐释社会主义,以《民报》为载体传播社会主义,丰富了社会主义学说译介的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讲学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近日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讲演。崔天凯大使说,使馆特别希望能够从《论语》中找到外交人员在日本工作时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闻元 《党史文苑》2007,(3):38-38
讲述长征故事的电视剧《雄关漫道》在央视一套热播。但美中不足的是,连日本不断有观众反映,由于编导误读《漫道》,致使剧名原本表达的正面意义出现硬伤。  相似文献   

15.
<正>1941年5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也是《解放日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办报的宗旨。1942年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相似文献   

16.
松本清张是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始祖,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本论文以他的代表作品《砂器》和《点与线》为中心,对松本清张社会派推理小说中社会性的表现进行分析。采用崭新视点,利用《广辞苑》《日汉大辞典》中关于"社会性"的解释,明确"社会性"一词的含义——犯罪动机的社会性与故事背景的社会性,结合对麻风病人的社会歧视、战后日本民众"隐藏过去"的普遍意识、官商勾结、拜金主义盛行等具体事实,说明松本清张社会派推理小说中"社会性"的表现,并对日本战后社会的特点及松本清张社会性风格的成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论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揭示了坚定自信与努力奋斗的关系。毛泽东的名篇《论持久战》,通篇贯穿着坚定自信、努力奋斗的思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亡国论"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坚定自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速胜论"也是不对的,这是强调要努力奋斗。毛泽东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重视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论持久战》抓住了中日战争双方互相对立的四大特点:日本方面,一是战争力量强;二是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三是国土小,人力、物力不足;四是国际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作为一个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国家,民众的政治主张一般通过该国政党、政治团体及政治家的各种活动得以体现。政党和政治候选人若要在政治竞选中获胜,强大的经济基础必不可少,政治资金的获取和运用就成为日本政党政治的关键要素。本文试图从日本《政治资金规正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出发,结合政治献金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分析金权政治下《政治资金规正法》难以规范政治资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01,(6):52
1936年7月13日前后,斯诺到达当时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所在地陕北保安,成为笫一个进入红色区域采访的外国记者。到保安后,斯诺先就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政策问题采访了毛泽东,张闻天。毛泽东与斯诺谈了四次:7月15日谈外交政策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和世界事务》);7月16日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即《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7月18日谈国内问题;7月23日谈特别问题和联合战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对很多人而言,喝茶也许是很寻常不过的事。但在日本,却形成了独特的茶道。为何发源于中国的茶,却能够在传入日本之后形成茶道?《茶道六百年》或许能带给您答案。本书作者——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国学院大学名誉教授、勋三等瑞宝章授勋者桑田忠亲,是研究日本茶道史的权威,他专门从事日本中世、近世茶道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在书中,桑田忠亲以历史上著名的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