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形成功能布局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区域发展思路,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和工作载体加以推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资料表明,在沿海发达省份中,浙江是区域发展差距相对较小、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之一。2005年,人均G D P最低的丽水市与最高的杭州市差距倍数为3.7倍,低于沿海其他发达省份的地…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13,(10):66-66,F0003
勇立潮头温州市鹿城区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区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2.1万,常住人口129.3万。鹿城是一座充满时尚、富有商气的魅力商城。是全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和"温州模式"最早发祥地,是浙南闽北赣东的区域性城市级商业主中心。鹿城是一座充满秀气、富有底蕴的山水名城。城区北依瓯江、环列九  相似文献   

3.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前沿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 "温州模式"、 "温州速度"、 "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本文简要介绍了温州的概貌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了目前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容平 《创造》2007,(11):80-82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历代历朝、各个国家交通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山区、欠发达的省份。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云南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地区的偏远、认识的落后,使云南省高速公路起步晚于内地许多省份,“八五”期间高速公路甚至为零,公路的不通畅,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瓶颈。高等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有效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有力促进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章文彪 《今日浙江》2003,(22):34-35
衢州是浙江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但生态资源丰富,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潜力和后发优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充分发挥生态资本优势,避免重蹈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走有衢州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所说的海峡两岸区域是指与台湾海峡毗邻的福建、台湾以及粤东、赣东南和浙南等部分地区.两岸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在这一地区范围内由各种经济要素相互补充、相互流动而引发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关系,其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助于促进这一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汤宝林 《今日浙江》2003,(12):36-37
鳌江流域位于温州南部、浙南闽北交界。改革开放以来,鳌江流域社会和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温州瓯江和飞云江流域相比,鳌江流域的发展相对滞后。龙港建镇于1984年,经过19年的发展,龙港已经从原来仅有  相似文献   

8.
闽北境内水系发达,雨量充沛,是暴雨洪灾频发的地区。在闽北人民与洪灾抗争的历史篇章中,也同样记录着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足迹。多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关注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有力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不断筑牢防洪工程这一安全屏障,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06,(7):50-50
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抚州市南部,总面积1920平方公里,辖7镇5乡1场,人口近30万,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南丰蜜桔之乡”、“中国民间艺术(傩舞)之乡”,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故里。全县山清水秀,林木、矿产、劳动力、水电等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交通较为发达,昌厦高等级公路、南建省道及规划中的向莆铁路、济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连结闽、粤、浙、沪等发达地区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10.
“谋事先谋势”。丽水作为沿海发达省份中的后发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审时度势、顺  相似文献   

11.
范开石 《政策》2000,(4):22-23
湖北参与西部开发开放,除了有着西部省份共有的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劳动力便宜等优势外,还有着独特的开放优势和发展潜力。 1.东西部市场“纽带”优势。湖北省位于我国腹部,是全国的市场中心。随着我国“入世”变为现实,湖北省市场容量大、辐射力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外商投资湖北,就意味着获取了开拓西部市场的金钥匙,湖北无可争议地成为跨国公司和东部发达地区切入西部市场的  相似文献   

12.
<正> “经济要振兴,交通必先行”。交通不仅是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先导,而且关系着贫困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成败。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凡交通便利,“铁、公、水”三路并网的,其经济相对发达、脱贫能力强:相反,交通闭塞则经济落后,脱贫能力弱。因此,“交通运输的发  相似文献   

13.
李忠民  夏德水  姚宇 《求索》2014,(2):97-102
“道路联通”是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民心相通”、“货币流通”和“政策沟通”并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社会文化融合的基础保障。采用DEA模型的Malmqusit指数分析法对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结论:从根本上改变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从属性,坚定不移的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面对亚欧大陆的新型经济,是提高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效率的关键;提高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贡献不应只关注新增交通基础设施,更应关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为提高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率,今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结构应倾向于陕西、江苏、山西、安徽等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效率提升空间的省份。  相似文献   

14.
闽北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千百年来,辛勤的闽北人在此耕作生息,使之成为物产富庶的地区。闽北盛产水稻、小麦、甘薯等,被誉为“福建粮仓”。闽北林木总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被誉为“南方林海”、“绿色金库”。闽北茶笋连山,出产绿茶、红茶、白茶等,武夷岩茶、北苑茶更是享誉海外。  相似文献   

15.
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吃不开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学者们根据以地域划分方法将沿海和内地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即东部地带基本达到或接近“成熟型”,中部和近西部大体属于“成长型”,远西部则属于“开发型”或“待开发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别,重新高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紧接着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这些对位于中部地区的省份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蔡小华 《今日浙江》2007,(22):25-25
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社会和谐包括方方面面,庆元由于地处浙南闽北边界,与福建省松溪、政和、寿宁3县毗邻,区域条件十分特殊,全县20个乡镇中有11个乡镇55个行政村与福建省的3个县5个乡镇40多个行政村接壤,边界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近60万百姓在此毗邻而居,朝夕相处,因此建设和谐边界,对庆元的和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庆元开展创新创业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0,(Z1)
宜州是一个具有 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位于桂中偏西,是大西南、桂西丰富资源流向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过渡带,处于桂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与桂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结合部,背靠大西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267公里,距地区行署所在地河池市 75公里,宜州扼黔桂之咽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桂东南和沿海发达地区向桂西北落后地区加剧经济辐射、增强经济牵动的过程中,在东、西部结合的服务过程中,扮演着“二传手”角色。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  相似文献   

18.
山海协作工程。“山海协作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制定实施的,旨在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联合与合作,在欠发达地区组建一批富有活力的合作企业,促进省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互为优化、升级,推动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合理流动,扎实推进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努力实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互赢共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地区怎么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今日浙江》2007,(24):40-41
欠发达地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往往也是一个区域加快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欠发达地区一般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有相应的特色产业.当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辐射作用梯度推进到一定程度,或因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区位条件的时候,欠发达地区就可以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这一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但人才资源也是第一瓶颈.突破这一瓶颈,寻求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人才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尊重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基本规律,依托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建设区域性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即“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恶性循环。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陷阱,必须使“教育”成为内生变量并发生聚变,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性价值。强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造就足够的人力资源,推动教育与经济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的均衡水平,是统筹区域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造血”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