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不仅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经济发展进程,也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以至于文化的发展呈现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在先进文化的建设中,如何维护文化主权,如何与时俱进,这是时代摆在统一战线面前的一大课题。一、文化全球化对中华文化的挑战和冲击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关于中华文化的讨论主要是在“传统与现代”的时间框架中进行,这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和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讨论中…  相似文献   

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并影响着世界各国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全球化浪潮以广义的文化为主体、以经济为先导、以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为辅成.所追求的是社会合理化与全球一体化。在全球化和全球认同形成的过程中.各国各民族都在大力弘扬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夯实认同基础.以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但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积极传统和认同基础.同时也赋予了现代生活以积极意义.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构民族精神、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环境中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下 ,我们应抓住机遇与挑战 ,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既要博采众长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又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和媒介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正越来越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全球化模式鼓吹文化的同质化或普遍主义,宣扬西方主流价值观和文化一元论,压制文化多元主义的发展,对其他民族文化和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应如何进行自我定位,实现自主发展?通过追寻并激活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利用自身文明的成就创造新的价值观,重建共同体的文化主体性,构建更加健全的中国文化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传统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清荣 《理论月刊》2002,(10):78-79
经济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影响决不仅仅在经济领域,它同时会对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我国要想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现念的独立性,就必须对我国传统伦理进行彻底改造和现代转型,并将此伦理精神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逐渐丧失主体地位,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也缺乏基础理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日渐萎缩。在此情形下,要振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必需将其与现代体育文化有机结合,接受世界各民族优秀体育文化。同时要大力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积极开展世界各民族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7.
论民族文化旅游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毅 《湖湘论坛》2004,17(4):81-82
民族文化旅游正在成为民族地区一项重要的旅游活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他们有本民族的文化,可以很好的开发成旅游产品加以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展示、宣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的良性互动。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地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当前要把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作为全面建设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并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来振兴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特殊背景,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习惯法,它与国家法同样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同时又有冲突之处。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前提下,整合国家法与习惯法两种不同纠纷解决机制,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通过分析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冲突,找到二者之间耦合点,国家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法治社会中发挥最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一词自八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媒介频频出现,它最初是指资本、金融、生产、消费等的全球化现象,即经济的全球化。它是世界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通过全球的跨国直接投资和世界性金融市场的作用,不断实现一体化的过程。全球化的进程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无论其历史文化传统如何,无论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如何,都不能持久地游离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外。在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走向如何,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首先,由…  相似文献   

10.
席锁柱 《前沿》2013,(5):9-1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每个民族形成的独特文化和传统都是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历史上,游牧文明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几千年的生态安全保障,而在荒漠化日益威胁我国北方乃至全球的今天,游牧文明的现实与战略意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要。本文在牧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游牧文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后殖民理论视野中东方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殖民理论揭露出从殖民时期到全球化时代西方对东方的隐蔽的文化霸权,东方民族的文化在西方的知识生产和文化渗透下,被扭曲被贬低,被掩盖被抹杀。东方民族也有对西方的文化抵抗,但力量是非常微小的,东方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在后殖民理论视野中是悲观和无奈的。在东方民族面对全球化时代新的一轮西方文化冲击时,东方民族应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把握文化发展方向和规约文化发展进程,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面临的重大战略抉择;文化体制改革也将伴随我国改革全过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认清文化发展规律和主动引领先进文化进路,在社会现代化境遇中,是我们党当仁不让的文化自觉,也是我们党对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文化传播是高技术化、全球化和实力化的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力量。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运用先进传播手段对我进行文化渗透,使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信息与舆论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坚持积极的文化传播战略,加强党对文化传播的宏观控制力,增强中国先进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力,有助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与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4.
胡国庆 《桂海论丛》2006,22(4):84-86
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是全球化,中华民族的崛起在于文化上的自信,而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传统和现代的两个方面各有所长。中国文化的复兴既不拘泥于传统文化的盲目自大,又不执迷于西方文明的物质主义,而应结合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创生出自信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主动地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在文化方面 ,我们民族的特色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提出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原则 ,在文化建设上 ,将继承与创新、引进与输出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造新的民族文化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科技全球化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建球 《桂海论丛》2002,18(3):66-68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科技问题的全球化、科技活动的全球化以及科技影响的全球化构成了科技全球化浪潮的主旋律。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日益彰显 ,其对中国的科技、经济、文化、安全以及人才争夺等产生了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西方文明的本土化面貌出现的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反复与纠缠,在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取得了巨大的现实成就,这就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现代化之延伸的全球化并不可怕,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此而必然走向衰落;而文化怀古倾向却极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衰萎。彻底抛弃“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整合与创造,努力完成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同时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弊端,构建起先进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桂海论丛》2003,19(3):88-90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全球化的趋向。在这种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与整合 ,也存在着严重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面临着边缘化状态。本文从文化全球化这一背景入手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张  相似文献   

19.
According to Zhu Wenli, Chinese scholars of political economy have been examining many of the same issues as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 but have reached quite different conclusions. Chinese scholars accept the importance of globalization, but do not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is making the nation-state less relevant or international regimes more powerful. They concede that economic and other transnational issu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salient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 but conclude that they are simply altering the ways in which nations compete for power rather than making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more cooperative. They agree that much of today's world order is rooted in American hegemony, but do not consider that US foreign policy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benign'. These conclusions have troubling implications for US‐China relations. They suggest that China will not agree to be integrat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is more likely to be competitive than cooperative.  相似文献   

20.
谭卫华  阎缨 《思想战线》2001,27(6):103-105
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化的启动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运作要求相结合而显现出极大张力;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张扬民族文化个性,而且要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中,追求民族特质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