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难的深渊     
在臭名昭著的“机会均等社会”里,“多余的人”即失业者这一概念的含义越来越广。1980年,美国的失业人数高达八百二十万。在西欧国家,九百万人被剥夺了劳动权利,其中“共同市场”国家占七百多万。英国有两百多万,居首位。在意大利是一百八十万,法国也有一百八十万。在西班牙超过一百五十万。在西德约为八十六万。在土耳其无工作的人有四五百万。目前在非社会主义世界里,全失业及半失业大军的人数不下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国人排什么队羽田据说“老外”看中国最看不懂的是中国人的排队。咱们中国人自己呢,仿佛并没有觉得排队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想当年,为了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全中国人都无一幸免地按照“成份”和“表现”排了排队。为了买到紧俏商品,没本事的在前门排队,...  相似文献   

3.
卢浮宫见闻     
在欧洲,博物馆是旅行者重要的参观内容之一;而卢浮宫,则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收藏着40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稀世珍宝,包括被中国人称之为“镇馆三宝”的达·芬奇《蒙娜丽莎》、米洛的断臂维纳斯和莎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周隹像,以至于到巴黎,卢浮宫绝对是艺术“朝圣者”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4.
秦山标 《传承》2001,2(4):43-46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我军直入汝城地区后,蒋介石已预料我军将要沿6军团西征的老路,去湘西同红2、6军团会师的意图,即令湖南军阀何健、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零陵至兴安间,沿湘江天险部署好第四道封锁线,妄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漓两水以东地区。然而,我英勇的红军突破了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同时自己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人员折损过半,由7万多人骤减到3万余人。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为什么能够在敌人数倍于已的情况下胜利突…  相似文献   

5.
1947年,当组织分配找去农村工作时,我还想像不出,什么时候全国才能胜利?1948年,我们在农民运动的基础上开始建立武装.这时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已经大发展,但还是不知道全国胜利何时到来。1949年,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对我们进行“围剿”。大军已经渡江.我们还在苦斗中。突然,在敌人“围剿”的间隙中.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这时,就像漫漫长夜在山沟摸索前进忽然见到曙光一样。大家都急着去告诉遇到的每一个人。兴奋地说:全国快解放了!从1949年7月31日到9月29日两个月里.我们这支建立才半年多的人民武装,已经历了三次“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桂北游击队的武装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配合解放大军解放广西的斗争中取得了很大胜利。游击队为什么能在敌人鼻尖底下存在和发展轨D强和坚持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重大因素。一、加强革命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主要学习马列和毛泽东的基本理论,如(共产党宣言)、(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等,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树立革命思想,认清形势,明确革命任务,坚定革命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特别学习李云龙这个人.李云龙“凶”、“憨”,“狡猾”。“凶”.包含着两个含义.分别是对敌人和对自己部队的。对敌人.他是狼.他要使部队成为全狼,他要吃鬼子的肉。对自己部队.他严格训练.打仗和抢战利品两头都要求冒尖,大局观也强.在赵庄阻击战一役中.独立团晋西北的老底子全部打光了,  相似文献   

8.
“双头鹰”是俄罗斯联邦国徽上的代表性标记。最早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大帝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经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其中生活着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等。它一个头望着西方,另一个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现在,对于在东西方中寻找平衡的俄罗斯来说,”双头鹰”的寓意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9.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遵命北移的皖南新四军9000名官兵,在7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重围之下,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战死或被俘。特别是那些不幸落入敌人魔掌的女战士,在敌人的牢狱里,凭着革命者大无畏的胆识和精神,一方面蔑视敌人的刑讯,适时地给以舌剑唇枪的还击;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地抚慰自己受难的战友,相互鼓舞,团结对敌。当她们身临敌人的刑场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所进发出来的火花是那样的绚烂和璀璨。  相似文献   

10.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就是要关注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己切身感受到的一切。才有实际意义。“一花一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感到的“自然”才有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汤宏 《现代领导》2014,(1):40-41
实施能人和农民企业家“双回归”.是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转换村级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湖北省郧西县拥有13万“打工大军”,大量青壮年外出,导致村“两委”班子结构老化,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在看到制约班子建设和发展等不利因素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13万“打工大军”这个培育党员和企业家人才的摇篮也是“双回归”工程的巨大优势。如何让“能人”回村、“能人”治村、“能人”富村?如何让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2.
余国庆 《时事报告》2011,(11):57-59
出强劲的外交牌:与以色列翻脸,支持巴勒斯坦“入联”,到埃及、利比亚推销民主……埃及《周报》说,“强势的土耳其总理在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展示土耳其的肌肉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位于地中海相黑海之间。人口约6380万,土耳其人占80%以上,库尔德人约占15%,其他民族约占5%。全国有近17万警察,大部分来源于各级各类的警察教育机构,掌管着治安、预防和打击犯罪等相关公共安全事务。虽为西亚小国,但在警察教育方面,土耳其将警察职业培训与警察学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较完整并具有一定特色的警察教育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4.
癌症,本世纪人类的杀手。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每年癌症新患者达700方人,死亡500万人。中国每年癌症新患者达160万人,死亡IOO方人。面对吞噬无数生命的癌症;世界各国的克癌大军正在进行一场“世纪之战”,在这场持久战中,有一位勇于向癌魔宣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中国青年,地就是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38岁的魏于全教授。魏干全出生于四川省南江县一普通人家,地从小学到中学,成绩均为全校第一。1978年秋,19岁的地考上了向往已久的华西医大。五年的学习期间,地只回家两次;绝大部分时间在勤学苦…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农民都是本本分分地坚守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面的世界”似乎与他们无关。南宁市邕宁区一名农民,为了使自己的土地获得得能出卖的使用权,竟“大手笔”地拿出143万元欲向土地、房产、建设部门工作人员行贿,在巨大的诱惑面前,6名公务员先后被拉下水,编织了她非法卖地的“造假链”。 2008年2月中旬,南宁市兴宁区法院认定这7名涉案人员,有2人犯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证罪和行贿罪,5人犯受贿罪,判处10年至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万至1万元不等。  相似文献   

16.
布什“倒萨”行动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7月5日的《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美军从三面合围攻打伊拉克的计划,即美军将从北面土耳其、南面科威特、西面约旦三国包抄伊拉克。在美欲实施大军压境之时,伊拉克周边国家土耳其、科威特、约旦等纷纷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说“不”!  相似文献   

17.
专查明星隐私的米洛·史贝利克米洛·史贝利克是个脂粉味浓于火药味的侦探,大凡公开马龙·白兰度的私人生活,泄露伊丽莎白·泰勒的恋情等,都是他的杰作。不过,他最自豪的是关于玛莉莲·梦露死因的调查。米洛自16年前即开始调查玛莉莲·梦露的死因,这期间有关她的“遭黑社会老大暗杀”、“房间不是自杀第一现场”等传闻,都是他发布见报的。米洛曾写过两本关于梦露死因的书,最近他配合电影上映出版了第三本。米洛同时在尼克斯侦探学校任教,还曾是电台热门的唱片音乐节目主持人。因此,米洛·史见利克称得上是美国角色复杂、上镜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1929年年初,蒋介石调集6旅18团3万大军,叫嚣要“直捣井冈山老巢,活捉朱毛”,兵分五路向湘赣边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1月14日,朱德、毛泽东和陈毅见势不妙,急忙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外线出击赣南、闽西一带“打圈子”,美其名日“围魏救赵”。  相似文献   

19.
世纪回眸     
1992年──1993年波黑发生内战 1992年3月,南斯拉夫联邦6个成员国之一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遭到占波黑总人数31.4%的塞尔维亚族人的抵制,随后武装冲突四起,波黑战争爆发。历史上波黑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的成员国。该国民族结构复杂,除塞尔维亚族外,还有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首都萨拉热窝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世人关注的焦点。1991年10月,在塞族议员抵制的情况下,穆族和克族宣布波黑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波黑民族矛盾从此日益激化。全民公决后,塞族人首先向穆族和克族人…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的世纪,一个又一个躁动的身影,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地闯进陌生的城镇,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9300万农民工大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