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国防部5月23日发表了向国会提交的《2006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年度报告,再次耸人听闻地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冷战气氛。其实,正如西方权威人士所指出的,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相处,值得信任。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大国,其利益自然并不总与美国的利益相符。这种形势需要的外交政策应该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莫过于美中关系。许多问题都取决于这两个国家能否克服文化和政治差异,开展和平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虽然中国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稀缺的资源去与西方军事强国进行军备竞赛,中国适度发展军事力量,既不会也不可能改变世界军事实力的基本格局,更不会对其它国家构成威胁。但遗憾的是,总有人视而不见,他们一会儿拿中国的军费说事,一会儿又对中国的军事发展说三道四,甚至还无中生有地炮制“中国威胁论”。事实上,中国的军事透明度正在逐年提  相似文献   

3.
前言据香港凤凰卫视报道,美国国防部周二指出,对中国军力的年度评估报告还未准备好,不会如预期在周三公布。自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案以来,美国国防部长应美国国会要求,每年需就中国当前与未来的军事战略递交报告,内容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目前以及未来20年间军事技术的发展走向,和中国大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以及军事组织与作战概念的要旨和可能的发展。前三份《中国军力报告》分别于2000、2002、2003年发表。这次计划发表的是第四份,最初打算于今年3月发表。可是,今年报告的问世已一拖再拖。最近的说法是这份报告被修改后将于6月8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5点发表。但在五角大楼的坚持下,预定发  相似文献   

4.
太极旗飘扬——韩国军事现代化进程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持续好转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韩国在军事上的"自主国防"愿望也日趋强烈,逐步加快了军事现代化转型进程的步伐,正逐步向一支现代化、网络化的现代化武装力量的方向发展,其防卫范围已不仅局限于朝鲜半岛,因此也使得韩国军事力量的未来走向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原定今年3月公布的五角大楼“中国军力报告”,在延宕四个月之后终于出笼。作为美国军方和政府对华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这个报告在描述与评估中国军事力量、安全战略与外交政策动向时,本应采取客观与务实的态度,使美国公众与国际社会得以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世界各国的政府和舆论以及许多中国问题观察家,也想通过这个报告来了解和判断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以推测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6.
媒体     
《南风窗》2006,(5)
在2004年大选期间,白宫抵制了抨击中国的诱惑。虽然克里承诺要对北京政权采取强硬态度,国会两党议员称中国为不公平的贸易伙伴,但布什班子没有接受以增加关税来胁迫中国政府调整货币的要求。但今年,白宫势单力薄。国会共和党议员很害怕在11月的中期选举中丧失席位,国会山的反华情绪似乎有更加强烈的趋势。据悉,国会议案箱里的反华议案目前有20多个。布什的最高贸易代表罗布ˇ波特曼最近公布了他的对华“自上而下的审议政策”。在同时提交给国会的信中,他毫不留情地强调说,美国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然而,在那份正式的报告中,…  相似文献   

7.
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一直是美国防务和军事学者高度关注的课题。3月29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了题为《深入龙潭:中国反介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意义》报告。作者罗杰·克利夫、马克·伯勒斯等人在报告中宣称,“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击败美国”。很显然,通过夸大解放军的威胁,五角大楼急欲为美军加强军备,增强军事介入的能力寻找借口。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李琪 《当代世界》2009,(8):63-64
2009年5月25日,距发射“光明星2号”通信实验卫星仅仅50天,朝鲜再次进行核试爆,继而进行一系列短程导弹试射,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联合国安理会随即发表公报表示“反对和谴责”。在世界各国的反应中,日本的动向令人关注:日本外务省声明中就直接指出朝鲜核试爆“对我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并提出“借此机会,我们再次强烈要求朝鲜能为一揽子解决绑架、核问题、导弹等悬而未决的问题采取具体行动”,朝核危机再度深化。回溯1998年第一次朝核危机以来日本在该问题上的相关反应,“重大威胁”说不免另有深意。纵观1998年第一次朝核危机以来日本的系列军事“动作”,日本借朝鲜发射导弹或进行核试验之机,发展自身军事力量,实现军事强国化的战略企图昭然若揭,而日本利用朝核危机发展自身军事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美军在国会授权布什对伊动武后,向海湾地区增派了第5军和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军增强该地区军事力量。其中,海军陆战队第1远征军曾在“沙漠风暴”行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仅有海上军事力量不能成为海权大国,西方传统的海权概念也不适应今天中国的海权发展。中国的海权即中国研究、开发、利用和控制海洋的能力和影响力。中国不太可能成为海权大国,甚至不可能成为海陆兼顾的大国,而只能定位为建设具有强大海权的陆权大国。中国大陆区域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文化各方面的综合发展,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中国的发展和强大都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确保国家安全,按照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以及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作为对信息化时代的回应,解放军进行了新军事变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及战略研究机构的广泛注意。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军事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进行紧密、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研究,每年都有可观的研究文章和报告公开发表。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哈德逊报告》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玛丽·菲茨杰拉德主笔撰写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及理论与进程,原文虽然有相当的偏见与谬误,但不失为严肃的一家之言。本刊文综合编译,评述其主要观点,供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阐述军事对抗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有益于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创造台海永久和平的新型军事安全战略。这种新型军事安全战略的基本特征是:把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既关注如何赢得战争,也关注如何通过战争赢得和平,还关注如何防止已经建立起来的和平转化为新的战争。以此为标准检视台海各方军事安全战略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军事安全战略实现了战略与政略的高度结合,为军事服从政治、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台湾、美国坚持“只经不政”、“和而不解”,使其“和平愿望”难以贯彻到军事安全战略层面,是阻碍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建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不久前发表了2005-2006年全球军事平衡报告。报告说,中国军备的提升不只是针对台湾,而是希望扩大对更大区域的威慑力。报告具体指出了一些中国军事发展的项目。比如,中国的巨浪二号导弹射程有8000公里,此外,中国还加强了两栖部队、特种部队和空降部队。中国空降部队获得俄罗斯提供的一种改良型飞机,能够在战区  相似文献   

14.
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正在成为世界国际关系中的聚焦点之一。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走这条路?特别是发展什么样的军事力量和如何使用军事力量,已经不单纯是中国内部的事情,它必将对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变化,对国际关系格局演变走向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全国亚洲问题研究所出版的《亚洲政策》7月号上集刊登的一组关于中国军事力量评估的文章指出,虽然解放军制订国家军事战略的行动是务实和慎重的,但美国方面依然对中国军力发展的动机表示疑惑,并对中国军力将来发展到何种规模表示担忧。美国方面认为,中国政府的远期目标是早日确立其国家的大国地位,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建设也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红星指引新天军 俄罗斯最新太空军事实力深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官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将军向外界公布了俄太空军事复兴计期。按照该计划,俄罗斯将大力加强军事航天力量的建设,不断提高太空系统的作战能力,以确保俄罗斯在军事航天领域的战略主动权,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最近,美国艺术与科学工程学院公布《俄罗斯太空军事实力报告》,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俄罗斯天基武器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综合评估俄罗斯太空政策和整体作战水平的基础上,探讨了俄罗斯未来太空军备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时期美国国会出台的对华安全提案的大多数是不利于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负面议案.提案内容彰显了美国国会在军事安全层面上对中国的警惕、防范与限制倾向.在绝大多数对华安全提案的表决上,国会通过率极高,并且国会两党易于跨越党派界线形成高度一致的立场.通过对华安全提案的不断提出与表决,国会不仅成功渲染了"中国威胁论",监督、评估与牵制了行政部门的对华安全决策,而且导致中美经贸交往中摩擦不断,也严重限制与阻碍了中美之间在科技、军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的军事革命美国军事专家关注解放军新军事变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确保国家安全,解放军进行了新军事变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引起了国内外军事观察家及战略研究机构的关注。尤其是美国军事研究学者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紧密、多层次、全方位的跟踪研究。在近年的研究成果中,关于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哈德逊报告》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玛丽·菲茨杰拉德主笔撰写的第二部分,探讨了解放军新军事变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及理论与进程,原文虽然有相当的偏见与谬误,但不失为严肃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及美洲     
五角大楼出台新的三军国防研究计划 据美国《国防安全网》11月20日报道,美国国防部日前公布了自2002年6月报告期以来最重要的国防研制计划,该计划的报告期是2002年9月30日,是以提交给国会的选择研制项目报告为基础的。 选择研制项目报告总结了对国防研制计划项目费用,计划安排和技术状况的最新预估情况。这些报告每年随同总统预算一起准备。随后的季度例外报告只  相似文献   

20.
台海问题从来都是美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是否会在台海发起军事行动,以完成国家统一的使命更是美国军事观察家,中国问题专家们分析的课题。本文作者毛文杰博士是美国情报研究和分析中心副主任,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在2005年9月15日,中美经济和安全评估委员会召开的“中国军事现代化和台海平衡”听证会所做的这份报告中指出:由于直接军事行动的风险过高,中国更可能采用由信息战、心理战、计算机网络攻击、“斩首行动”等超限战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并阻止美军的军事干涉。整份报告充满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以及各种捕风捉影的分析。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本刊发表此文并非赞同其观点,更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