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骚扰”这一用语最早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流行,据《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一书释义,当一个人对女性提出不受欢迎的性需要,或想获取性方面的好处,或对其做出不受欢迎的性行为,使对方感到受冒犯、侮辱或惊吓,就已经构成了对女性的性骚扰,它是性歧视的一种形式。包括语言、身体接触以及暴露性器官等,也是性伤害的一种形式和性暴力延续的一部分。性骚扰会在生理、心理和感情上都给对方造成极大的伤害。我国199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辞海》,首次收入了“性骚扰”这一现象,其解释为:“性骚扰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用语。指在不…  相似文献   

2.
陈默 《民主与法制》2011,(27):54-56
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2007年6月6日发表了一篇记者署名文章,题为《上海“瞄准”性骚扰》。文章报道的是上海人大于同年4月26日通过的一项反性骚扰的地方立法,称道上海是“第一个对性骚扰作出法律界定的中国城市”。  相似文献   

3.
郭小平 《台声》2000,(10):34-35
郭台铭,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 1998年他入选美国《财星》杂志第 57大亚洲富豪; 1999年美国《福士比》杂志选他为美国之外世界第 22名富豪,身价 21亿美元;同年度他在台湾《商业周刊》排名“科技富豪”首富。   80年代末,郭台铭到深圳投资,先后成立了 15家台资企业,组建了富士康企业集团,总投资达 6亿多美元,员工达 2.2万人。今年 2月 22日,江总书记视察了设立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的台资企业富士康 21世纪资讯工业园区。 初识家门   郭台铭的老家在山西,受父辈的影响,他对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文怀有很深的感情。他虽然奔走于…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在民间私人资本中,产生了一批大型私营企业,同时,在一些大型私人企业周围吸引、聚集了若干卫星企业或分子企业,形成一个个“企业群”,被称为集团企业或关系企业,其中以台湾中华征信所出版的《台湾地区集团企业研究》中所列百家集团企业为典型形态。根据1980年版本,有些集团企业发展的规模已进入世界级大型企业的行列,有的已逐渐向国外投资,发展为多国籍企业。1979年台塑集团企业的营收总额约为13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最大五百家大型企业之第234名,大同集团企业被美国财星杂志列入世界第一千名大型企业之内。研究集团企业,对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底修订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有一条“性骚扰,单位有过错要赔偿”的规定,在社会上引起争论。公众基本上分成观点截然对立的两派,一派支持“性骚扰单位有过错要赔偿”,另一派则予以反对。当然,这不是个例,其他省份的《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的修订,都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热烈关注。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性骚扰”这类话题与百姓生活的相关程度比较高,另一方面也是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时,追求“创新”使然。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时代的高官身家财富,在连战这个超级富豪领军下,煞是惊人;“扁唐体制”时代虽“逊色”不少,不过豪富没有了,大富、中富倒还不少。 据台湾《财讯》杂志介绍,台湾当局“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地产可观、定存200万美元,蔡英文堪称“钻石单身女郎”,身价应可列内阁第一;吕秀莲算小富阶级。  相似文献   

7.
荣娇娇 《人权》2005,(6):38-39
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十周年之际,中国修改了实施13年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进一步促进男女平等。这次修改的亮点之一,是正式将反对性骚扰纳入法律的范畴。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这是‘性骚扰’一词首次出现在法律条文中,”修订草案专家组组长巫昌祯说。她13年前作为人大代表和法学专家参与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性骚扰带给女性的,除了身体上的侵害之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创伤。所以这次修订也体现了保护妇女权益人性化的一面。”性骚扰正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新浪网最新的一次调查显示,在8000名受访者中,79%的女性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中国工商银行连续4年入选全球1000家大银行前10名,连续5年国内排名第一。2003年,中国工商银行先后被《欧洲货币》、《环球金融》、《亚洲货币》和《金融亚洲》杂志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选为2003年度“中国最佳个人网上银行”,被英国《新兴市场》报授予“最佳国际关系奖”,被国内媒体评选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国工商银行拥有美丽的荣誉光环是因为她拥有一群耀眼之星,中国工商银行池州分行便是其中之一,工行池州分行三年前还是一个很落后的二级分行,今天的分行已挤进了上游分行。这个巨大变化,在安…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的法律制度框架下,职场性骚扰属于1964年《民权法案》第七章所禁止的性别歧视行为。从规范法学的角度看,法院一开始并不接受性别歧视学说,后来因为逐步认定了性骚扰必然会涉及对受害人性别的选择这一事实,所以认为性骚扰属于性别歧视范畴。从法理学的角度,以麦金农等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法学家建构了性与性别霸权的关系。同时,学者们认为司法上性骚扰的认定出现了"性欲主导模式",既存在规制过窄的问题,对无关乎"性"的性别骚扰过于忽视;又有规制过度的问题,反性骚扰话语与科层制反"性"管理话语相结合,对职场进行了过度管制。因此,有一种学说希望把性骚扰建构为维持性别刻板的工具。对于性骚扰到底错在哪里的追问,可以让我们反思侵权法模式与反歧视模式法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0.
我是《今日中国》杂志的忠实读者,对这本杂志有着深厚的感情。十几年来,即使在退休之后,我一直坚持订阅《会日中国人《会日中国》杂志知识面广、回味性强、回有生活气息,不仅使我拉得了不少同识,也为村的项零生活闲田了不少乐问。会年来我不仅间政《会日中国》采志,非国间后收而、保存。多年我已历过去的杂志全国装订成扭,并拍成彩色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出。闲田@出来闻征别有一存根问,明实据青意义。我对《全日中国》杂志有谷深厚的思橘,在我晚零,它历是我的“伴侣”。我晚年的“伴侣”@张新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性骚扰现象在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近几年,中国各地高校也频繁曝出性骚扰事件。如何防治高校性骚扰,对中国的立法和高校管理都提出了挑战。文章对防治性骚扰具有相对成熟经验的美国的相关制度,尤其是对具有性骚扰法源地位的美国《1972年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以及作为第九条重要执行机构的美国教育部为协助高校落实第九条要求而发布的一系列指引进行了解析、梳理,归纳出美国高校在防治性骚扰方面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实体义务和程序义务,同时通过引证实例对美国高校防治性骚扰的一些实践做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增加了禁止性骚扰的规定。在欢呼雀跃之余,人们再次发现,近年来有关性骚扰的案件原告胜诉的并不多,大多数性骚扰案件普遍面临着“立案难”“取证难”“赔偿难”三座大山……  相似文献   

13.
《特别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在劳动场所,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职场性骚扰到底是什么?作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特别规定,该法条的意义何在?为什么企业应当承担起防治职场性骚扰的义务?这些问题值得在实施《特别规定》时给予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14.
潘多拉之盒放出的又一幽灵──“性骚扰”:困扰当代青年的社会问题人类对“性骚扰”的认知西方“性骚扰”的严重泛滥中国大陆“性骚扰”现象面面观国际社会针对“性骚扰”的法律武器中国青年抵制“性骚”的途径徐飞(特约撰稿人)1991年10月,指控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克莱恩斯·托马斯的“性骚忧”案轰动全美;1992年中国大陆第一例“性骚扰”诉讼案在某大报上披露;1993年3月8日,香港“无线”55名职员联名状告一经理“性骚扰”,开香港开埠以来演艺界此类案件之先河……从“潘多拉匣子”里溜出的“性骚扰”象幽灵在全球游荡,困扰着现代青年,危害着青年的身心健康。近年,这个幽灵乘着外来文化和观念腾越长城,在中国传统人文风情的伦理道德上投下一道长长的阴影,并且向中国法律提出挑战,故此引起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人类对“性骚扰”的认知“性骚扰”英文为“sexualharassment”。“性骚扰”现象由来已久。在“文艺复兴”后的大男子主义的社会中,女性始终受到来自某些心怀不良男子的“性骚扰”。然而;在这种社会中,“性的强迫已赢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可,尽管妇女们可能明显地由此感受到了烦恼、剥夺甚至污辱。” ̄①在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第二  相似文献   

15.
据21世纪三次“中国人的性”的全国总人口随机抽样调查,21世纪中国人的性骚扰情况突出表现为:实际发生的性骚扰在减少,但是人们对它的担心在增加;利用职权的性骚扰其实很少;相同性别之间的性骚扰也存在.这些研究发现表明,“反对性骚扰的话语”已经强势介入日常生活,也反映出国民的主体建构与这种话语大相径庭.而双方的冲突归根结底来源于,中国社会中的权力、社会性别与性三者之间出现了新的相互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在农村调查贯彻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工作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搞“村财乡管”,而且不少乡镇领导干部还把“村财乡管’作为一种新的村级财务管理“好经验”加以推广。“村财乡管”做法对否?笔者认为“村财乡管”只是一种非常措施,倘若超出特定的对象和范围,就会有许多弊端。我国的《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游动群众组织的财产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立法禁止性骚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性骚扰’一词首次出现在法律条文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专家组组长巫昌祯说,13年前她作为人大代表和法学专家参与拟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性骚扰带给女性的,除了身体上的侵害之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创伤,此次修订体现了保护妇女权益人性化的一面。” 2005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列入了保护女性免受性骚扰的条文:任何人不得对  相似文献   

18.
就象19世纪俄国文学中出现了“多余人”、“新人”形象一样,在本世纪的歇美文学中也出现了“局外人”、“边际人”。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最早揭示人的“边际性”这一现代特征的,乃是美国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1928年,帕克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第3期上发表了"人类的流动与边际人"。  相似文献   

19.
开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性骚扰立法动议,经由地方立法试验、人大代表提案、群团组织推动、司法经验积累和国际社会关注,促使立法机关在2005年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时增加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然而,在对性骚扰概念作出立法界定,以及对特定场所性骚扰的强化规制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2020年,《民法典》明确了性骚扰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确立了特定场所防治性骚扰的义务,形成了开放式条文结构,引导了后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总结中国性骚扰立法的经验模式,其呈现鲜明的民意回应型、多级分工式、经验导向性和话语嵌入式特征。由此展望中国性骚扰立法前景,有望转向引导型立法模式,弥合现有法律体系的内部罅隙,继续积累性骚扰立法的中国经验,并嵌入国家和社会的主流话语。  相似文献   

20.
财新《新世纪》周刊“财新观察”栏目发表了社评《马云为什么错了》后,财新总编辑胡舒立在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1时接获马云的短信。正在美国出差的马云与胡舒立以短信方式交谈了2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