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春市西郊奶牛场饲养黑白花奶牛290头,其中成年母牛170头。从1987年1月下旬开始到7月中旬共产犊牛98头,其中45头母犊牛留场培育。52头公犊牛出生后24小时内全部出售。从3月初开始,母犊牛陆续发生腹泻,5月份达到高峰,45头犊牛中除1~2月份所产的8头和4月份产的1头出生后立即转移他地而末发病外,其余36头先后全部发病,发病率达100%;死亡11头,死亡效达30.6%。吃初乳不足的犊牛多在3~6日龄发病,而且病势急,死亡快,死亡率高。20日龄以上的犊牛和成年牛未发病。  相似文献   

2.
1981年起,安徽省淮河以北24个县市及河南省部分地区的黄犊牛,普遍发生了以排出白色、灰白色、黄白色水样或粥状软粪为主症的腹泻症,发病率高达77.12~87.50%。1985~1987年,对该病流行病学、临床学、病理学及病因学等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研究。据研究初步结果认为,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因,饲料缺硒是重要触发因素。对70例犊牛用牛丙种球蛋白  相似文献   

3.
1985~1991年青海省西宁市廿里铺园艺场畜牧一队初生黑白花犊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随机取粪样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确诊病原为犊牛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3.33%,试用抗体效价1∶64~128的羔轮状病毒(RV)高免血清对37头药物治疗无效的腹泻犊牛进行保护性试验,结果病犊牛获得全部保护。(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试验材料:从该场畜牧一队采集犊牛腹泻粪便9份,-50℃保存备用。(2)羔羊RV高免血清: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羔羊病课题组制备。  相似文献   

4.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1850头水牛犊粪便,类圆线虫阳性率为18%。其中175头腹泻水牛犊阳性率为13.8%;检查1~10日龄犊牛56头,均为阴性;11~90日龄犊牛850头,阳性率为23%;91~161日龄犊牛450头,阳性率为17%;161~360日龄犊牛494头,阳性率为14.6%。1~3月份检查536头阳性率为17%;4~8月份检查982头,阳性率为20.5%;9~12月份检查332头,阳性率为12%。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北京地区一些奶牛场先后发生新生犊牛流行性腹泻,发病率高,死亡快,严重威胁着奶牛业的发展。1982年7月以来,我们在北京某奶牛场对此病进行了临床治疗方法的初步探讨,简介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牛场自1982年7月突然发生新生犊牛腹泻以来,至1983年4月仍在严重流行,无论雌雄或体质强弱,几乎无一幸免。一般于出生后18~24小时内发生腹泻,有时从开始排胎粪就呈糊粥状,很快变为大量水样腹泻,色淡黄、灰黄或黄绿,常带有凝乳块和泡沫,偶尔混有血丝,气味腥臭,患畜严重脱水,食欲初期减少,旋即废绝。心跳快,呼吸喘促,最后卧地难起,末稍发凉,不听叫唤,水样便从肛门向外自流。一般3~5日死亡,若不输液,全部死亡。倘能耐过5~6天而不死,一般于8~10日龄开始又渐趋康复。  相似文献   

6.
用大肠杆菌K_99、F_41基因工程菌毛苗对1500头怀孕母牛皮下注射菌毛苗5mg/头,局部和全身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未造成母牛流产、早产及犊牛畸形,无任何毒副作用。对菌毛苗主动免疫的怀孕母牛所产犊牛吃初乳后用强毒K_99、F_41大肠杆菌攻击,保护率达90%,证明该菌毛苗具有较强的K_99和F_41免疫原性,可使犊牛获得确实的被动免疫。在5个牛场对1480头犊牛进行菌毛苗免疫效果观察,未免疫对照组腹泻发病率为57.4%~76.2%,免疫后降至4.2%~5.65%;未免疫对照组腹泻死亡率为4.3%~45.2%,免疫后仅为0~1.04%。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毛苗能有效地预防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病于1946年由Olafso等在纽约奶牛中首次发现后,现已广泛传播世界各地。自1980年我国已明确肯定有本病的存在。笔者就包头地区犊牛急性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作如下报告:(一)发病特点1990年包头市合作奶牛场4个分场均发生新生犊牛因拉血死亡,其中受害最严重的是西滩奶牛分场。该场入冬前后所产的31头牛犊在出生后3~15天内全部因拉稀、拉血死亡。1991年1~5月又产牛犊94头,死亡于拉稀、拉血的有93头;而6~10月期间生产的60头犊牛均成活;但近11月天气转凉后新生的17头牛犊又有14头拉稀,其中3头出现血便,死亡1头。通过近两年的观察,本病主要发病在新生牛犊群,在育成牛群和成年母牛群不见发病;发病和死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时节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发病牛犊有很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永川和宜宾地区60日龄内的哺乳小水牛,散发一种以拉白粪或灰白色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当地群众称为“犊白痢”。用粪便镜检证实为犊牛新蛔虫病,1980年以来我们用病牛粪镜检101例,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资料 发生地区处于四川中南部丘陵地带,雨量充沛,水牛以青草或干稻草为主要饲料,多以圈养为主。圈舍内常有粪尿蓄积。本病无季节性,不分公母均可罹病,发病犊牛最小者16日龄,最大者56日龄。其中20日龄内发病7头,占发病犊牛的6.93%;20~30日龄发病40头,占39.6%;30~40日龄发病35头,占34.6%;40~50日龄发病16头,占15.8%;50~56日龄发病3头,占3%。在发病犊牛中20~40日  相似文献   

9.
犊牛腹泻是一种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的综合性疾病。由于本病的病因繁多,缺乏针对性防治措施,用抗生素治疗比较普遍,所以对某些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不时出现,导致治疗效果下降,犊牛死亡率上升,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北京中医学院、豆各庄奶牛场协作,试用中药止泻散对本病进行治疗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本试验观察的100例犊牛腹泻是北京双桥农场豆各庄奶牛场自然发病病例。这些新生犊牛发生腹泻的时间多在出生后3~8天(少部分在生后2~3天或15~20天),平均6.9天。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贵阳市乌当区30头腹泻病猪进行了调查,认为仔猪从出生到断奶期间均可发病。猪感染后24小时后表现抑郁、厌食、不愿活动。以腹泻为主要特征,有时发生呕吐。粪便粘稠或呈灰白色的水样便,经3~7天后,由于脱水严重,体重可减轻30%,患猪死亡率为3%~8%。10~20日龄的仔猪症状较轻,4~8周龄的猪,特别是断奶猪症状较重,死亡率亦较高。通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PAGE)、电镜观察检查仔猪白痢粪便,分别发现了特征性轮状病毒基因组条带和病毒粒子,证实轮状病毒是导致贵州省仔猪发生急性腹泻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诃防汤治疗犊牛腹泻作者自1990~1996年用中药诃防汤灌肠治疗犊牛腹泻百余例,其疗效更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临床资料共收治腹泻犊牛病例140头,分别用诃防汤灌肠和西药治疗。其中诃防汤灌肠治疗90例,该组病犊10~40日龄,平均病程26d。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对犊牛腹泻治验犊牛腹泻属常见病,据社旗县城郊乡3个自然村调查,1995年共产犊牛112头,发生腹泻72头,发病率为64%,该病多发生在10~70日龄,以秋、冬、春季多发。临床特征以体温升高为主,一般在39.3~40.5℃;呼吸粗厉,80~120...  相似文献   

13.
用东方止痢神防治犊牛腹泻作者用广西桂林动物药品厂生产的东方止痢神(每支5mL)和洛阳市兽药厂生产的氯霉素(每支5mL含50万IU),防治犊牛腹泻,其治愈率达983%,总有效率为100%。供试犊牛预防试验用本场黑白花犊牛90头,治疗试验用确诊患犊牛腹...  相似文献   

14.
据兰州市四个大型奶牛场调查,犊牛腹泻发病率为60~90%,死亡率为5~30%。我们于1986年对所收治的26例犊牛腹泻用特定电磁波治疗机照射脾俞穴,获得了满意疗效。 仪器 特定电磁波治疗机,由解放军7448工厂生产,实验用82-6型和82-2型各一台。每个照射头功率消耗为220~250W;综合波谱为0.55~25μm;功率密度为32W/cm~2(距离辐射极30cm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仅据我院1984年5~7月间收治的129头犊牛病例中,腹泻症就占101例,较1983年同期收治的犊牛腹泻增长1倍多。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病,病势急剧,多呈重笃经过,且易复发,如治疗不当,病程迁延常致死亡。如某村91头犊牛发病82头,因治疗无效死亡19头,与以往消化不良性腹泻具有不同症征。由于我们目前对病因学的研究尚无条件,出于临床工作的必须,仅治疗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据1982~1983年在拉萨、日喀则和那曲三地(市)的6县10区的不完全统计,共产黄犊牛5432头,发生腹泻的有1343头(发病率为24.72%),死亡496头(致死率为36.93%)。1987年5~9月,我们在拉萨市城关区、达孜县和林周县采集发病黄犊牛粪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证实拉萨市黄牛存在轮状病毒性腹泻。  相似文献   

17.
初生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2~ 4月 ,陕西省某大型养猪场发生以初生仔猪排黄色稀粪或急性死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该养猪场流行的疫病为仔猪黄痢。1 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该养猪场共有 14 0头怀孕母猪 ,2 0 0 1年 2~ 4月已产仔 16窝。出生后的仔猪体况正常 ,但在 18~ 2 4h时 ,有 2头仔猪突然发病 ,来不及抢救迅速死亡。随后其他仔猪相继出现腹泻症状 ,肛门失禁 ,排黄色、带小气泡、腥臭的粪便 ,仔猪挣扎时 ,从肛门排出稀粪。发病仔猪精神萎顿 ,吮乳停止 ,眼球下陷 ,阴门尖、肛门周围、腹下及腹内侧等…  相似文献   

18.
犊牛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严重影响着犊牛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给养牛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1990~1992年,我们应用亚硒酸钠VE对我场犊牛腹泻进行了治疗和预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亚硒酸钠VE注射液,每支10ml,含亚硒酸钠10mg,VE500IU,上海市兽药厂出品。 2.试验牛及分组:治疗组:将本场犊牛经临床诊断为犊牛腹泻的98头分为3组:1组30头,2组39头,3组29头。预防组:98头妊娠母牛及其所产犊牛54头。对照组:选择未经注射妊娠母牛所产的犊牛95头,不内服和注射药物,饲料管理与预防、治疗组相同。  相似文献   

19.
1989年4~8月,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高林屯种畜场七分场的犊牛群中,发生了以血尿为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犊牛钩端螺旋体病。(一)发病情况 该分场共有2~10月龄犊牛283头,其中蒙贝利亚犊牛62头、西门塔尔犊牛81头、科尔沁型犊牛140头。发现血尿犊牛18头,9头治愈,9头死亡(其中蒙贝利亚犊牛4头,西门塔尔犊牛2头、科尔沁型犊牛3头)。发病率为6.36%,致死率为50%。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西宁地区某猪场近来有此病流行,仔猪发病率高达78.0%(103/132),其中1~3日龄猪腹泻者47头,占发病数的45.6%(47/103),4日龄猪腹泻者39头,占37.9%(39/103),9日龄猪腹泻者17头,占16.5%(17/103)。患病猪排黄色或灰黄色稀粪,有时粪便为水样;病仔猪排粪时拱背,有的肛门失禁,精神沉郁,停止吮乳,随即迅速死亡。本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流行广泛,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旨在现有条件下探讨、比较中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