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逸闻趣事     
美国佛罗里达州首府塔拉哈西机场近日虚惊一场,由于一名乘客背包里装的东西被怀疑为炸弹,机场关闭3小时,人员紧急疏散。这名乘客名叫托德·科尔曼,是纽约一家杂志的食品专栏编辑。登机时,他背包里装着录音设备、蜂蜜、牡蛎壳和调料研磨器等物品。机场安全官员说,蜂蜜、电子设备和电池摆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个简易爆炸装置。科尔曼旋即被捕。经过遥控装置开包检查后,他被无罪释放。“我以为他们要引爆我的包呢,”他说:“那样,我的稿子可就轰动啦。”原来,科尔曼从纽约来塔拉哈西看望住在这里的父母,并撰写一篇关于附近城市阿帕拉契科拉的食品的…  相似文献   

2.
湍水石 《人大论坛》2012,(11):53-53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人媒体的头版。几天来,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接受央视采访,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接着又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  相似文献   

3.
日前,笔者去社区报刊阅览室,听到几位离逗休老火在谈论爱民模范——湖北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助理周国知的事迹。有位老人说,他从周国知平常的三件用品中品味出周国知的平凡而伟大.老人把这三件用品称为周国知的三件“宝”笔者听了周良有同感。周国知有哪三件“宝”呢?一是背筐。周国知中当干部20多年来,走村串户,总背着背筐。曾有人劝他,你大小也是个官,总得有个公文包。他憨厚地说,背筐就是最好的“公文包。”他当张长时,背筐里装的是农民急需的农药、化肥、种子和小农具,他当“计生”对象的红糖、挂面当民政助理时,背筐里装的是粮食、衣服…  相似文献   

4.
西哈努克: 有句法国谚语说:“无人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奉为先知圣人。”可是周恩来却是一个例外:他在自己的国家里深受人民敬仰,尤其受到年轻人们的崇拜。在他去世之时,整个中国泪雨滂沱,一片  相似文献   

5.
作何感想     
“你走你的,管别人干啥?”是一句普通话,街上、车站,常常都可听到,尤其在家长对儿女的唠叨中,更为广泛。我的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来,他妈说:“你要小心呀,那些小偷太多了,而且技术高明。就是拐别人的,看见了也不要做声,不然,会吃亏的”。我和同学××乘车,身上带了30元钱,不慎被偷了。下车时××对我说:“罗震,你的钱被偷了吗?”我一摸,确实不在,便问他看见小偷没有。他说“看见了”,我又问他当时为什么不叫我一声,他说“我能叫吗?我怕挨揍”。一天,我在车站等车,看见有好几个“乘  相似文献   

6.
警界飞毛腿     
在鞍山,只要有作案的坏人被张兴刚瞄上,他就算栽了。近十年来,凭着一双铁脚板,他已搞定数百名犯罪嫌疑人。张兴刚说:“只要坏人在我的视野里出现,他就没个跑。别说,有一次,还真遇到一个能跑的。我和他较上了劲。结果,跑到300米的时候,那家伙趴在井盖子上起不来了。”说罢,他又笑了。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唤醒权利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侃 《人民政坛》2007,(3):8-10
18世纪中叶英国有一名叫威廉·皮特的首相。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间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这段话后来被概括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成为了常常被人引为经典的宪政寓言。这句话表达了财产权对个人(包括穷人)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它提醒人们,即使是穷困潦倒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有对抗国王权威的权利。那么,是什么赋予了一个穷人以对抗国王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坚决反对动物园开运动会,鸭子和螃蟹一起到达终点,裁判说你们两个石头、剪子、布吧。鸭子坚决反对:“我一次也赢不了,我一出就是布,他一出就是剪子。”一个妇人到超市去买鸡,当她提出要整只鸡的时候,屠夫没有告诉她,他递给她的已经是最后一只了。妇人问:“有没有大点的?”“当然有。”说着,屠夫把柜台上的鸡放回柜台后面的冰块里,然后用身子挡住妇人的视线,在冰块里不断搅动,弄出很大的声响,装着寻找的样子,然后,他把同一只鸡拿出来,递给妇人。妇人看了看,说:“很好。”接着又问,“有没有肉多一点的?”屠夫又把刚才的动作重复了一遍,“不错,…  相似文献   

9.
暗访派出所     
我以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的身份“暗访”了朝阳分局部分基层派出所,总体印象良佳,各存不足,各具特点。在分局局办刘副主任陪同下,首先迈入建外所办公楼。值班室内一便装男子高声问我:“找谁什么事”声音里透着警察特有的威严。我故意说找值班所长反映情况,他说:“有事找我就行!”我指着他的便装怀疑地问:“你是警察吗”此人闻言,略感不妥,态度缓和了不少,在我的坚持下,他允许我上楼见到了该所副所长。简单交谈之后,送我出门。途径至值班室时,刚才的便装男子已经换上了整齐的警装,端坐在那里。见此,我笑了,他也笑了,显得有点…  相似文献   

10.
江丽容 《前沿》2014,(21):215-216
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抗日战争时期曾与成都、重庆、昆明一起被列为后方四大抗战文化中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李庄这个原有人口不足一万的小镇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特殊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国李庄在抗战时期的跨文化交际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去戒毒所的长途汽车里,母亲把全身溃烂的他搂在怀里。他说:“妈,我身上脏,你别碰我。”母亲说:“傻孩子,哪有娘嫌弃儿子的 ?”   ●戒毒所里,妻子守护了他 15个昼夜没合眼,第 16天清晨,妻子又从楼下一家饭店里给他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甲鱼汤,他刚接过碗,妻子就昏倒在地上。一位护士对他吼道:“你要是再复吸,你就是猪 !”   ●他毒瘾发作时将姐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姐姐含泪说:“只要你能戒掉毒瘾,哪怕你把我打死,我也愿意 !”  相似文献   

12.
昔正 《协商论坛》2007,(5):40-41
“抱抱装”:发个短信拥抱你“抱抱装”,是一种能让人感觉到被拥抱的衣服,这种上衣采用高科技布料制成,能模仿被爱人拥抱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危言在国为元气”张玉军安徒生在其空话《皇帝的新装》里说:有人“明明看见皇帝光着屁股.却说是帝的衣服多么好看”。这话意味深长,引发了我对当今国人阿波之风的一点思考。阿谀是一种毫无价值的“伪币”,它虽没有“牙齿”,可是建“忖头”也会被它啃掉。阿波之凤的...  相似文献   

14.
据《清朝野史大观》载,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冯志圻喜欢收藏碑版字画。有一个下属知其所好后,就寻得一帧宋拓名碑,并用古锦裹好,装在文梓木盒子里献上。谁知冯志圻连看也不看就将其退回。有人劝他看看无妨。他说:“一看恐就不想退了,而接受了就难免被送礼的人利用,还是干脆不看的好。”冯志圻不愧坦荡之人,他知道,如果不善于守住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就会“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到头来就会丢掉办事的原则性。 与此刚好相左的还有一则“轿夫湿鞋”的故事,说的是一轿夫雨天穿着新鞋抬轿,起初他抬腿迈步都分外…  相似文献   

15.
“修己为民”、“以人为本”是陈青洲十分崇尚的东方文化理念。在他看来,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荣誉。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陈青洲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说:“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只要做有心人,只要认真,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做好为人民服务这件事。”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他领衔或者  相似文献   

16.
漫画与幽默     
直接对话一位牧师来到即将被正法的犯人跟前,说:“我来告诉你一些上帝的话。”犯人毫不客气地说:“我不需要你。再过一会儿,我就能见到他老人家了。”疑心病一个常常怀疑自己有病的人慌慌张张地对医生说,自己一定患了不治的肝病。医生肯定地说:“胡说!你怎会知道患上那种病的。患那种病的人并没有不适的感觉。”“天哪!”那人喘着气说道:“我的情形,正是这样!”看不见钉子有个爱尔兰人在驻印度的部队里服役。可他很不习惯那儿的气候,想找个借口回爱尔兰。于是,他对军医说:“真糟糕,我的视力越来越差了,有什么办法呢?”医生给地看了一会…  相似文献   

17.
王开林 《同舟共进》2012,(10):45-50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章士钊以“负性戆直,好扎硬寨,打死仗”而著名,这不足为怪,外省人多半喜欢这样评价“湖南蛮子”。章士钊脑袋里装的“一半是花岗岩,一半是神仙土”,但大体上说,他是个性情中人,是个不断打破自我、重塑自我的书生,虽然他身上也有顽固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8.
《上海支部生活》2009,(11):18-23
有人说:“信访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装。”现有的信访体制下,“一票否定”的高压让基层干部委曲求全,各级政府对信访的人力、财力投入变成了“无底洞”。  相似文献   

19.
有些人唱一首歌出名,有人只能唱某一类歌,而刘欢能够唱各种各样的歌,并且都能唱出味道。《北京人在纽约》、《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在风格上是那么地不同,他却都能唱得那么动听。有人说刘欢唱每首歌都要“改编”,加入个人的理解;有人说刘欢唱歌比较“文化”。听说他一直在大学里任教。我想点出刘欢,请他走出光环,谈谈他的音乐,谈谈他的歌。  相似文献   

20.
赵朴初喜欢石头。他曾用“片石”来作自己诗集的题名,并在“序”中说:“对于求索者的我来说,倘能在这漫漫修远的道路上做一片铺路的小石头,即使将被车轮碾碎,终究能起一点垫脚的作用,也还是可以欣幸的。”1990年9月回到故乡太湖寺前镇,他设立了“拜石”奖学金,前后一共捐了50万元人民币,事隔两年,他又特为此写了一首《拜石赞》:“不可夺,石之坚;天能补,海能填。不可侮,石之怪;叱能起,射无碍。其精神,其意态;俨若思,观自在。友乎师,石可拜。”用石头的精神来激励同学们。赵朴初所以喜欢石头,除了石头这些自身被拟人化的品性外,还有着对母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