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化与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创造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问题源于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实践运动。世界文明的中国化使中国人自觉中国特色,文化中国的现代化使中国人创造中国特色,文明中国的全球化使中国人展现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国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问,中国学正在成为“时代显学”。但中国在海外中国学上的学术影响力,与现有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相匹配。中国学研究中国,但当前中国学的中心并不在中国。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内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知识体系和话语权建构。在此基础上打破中国学和中国学研究的内外区隔,推动构建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的“世界中国学”,最终实现“让中国学回到中国”。  相似文献   

3.
张睿蕾 《前沿》2011,(19):50-53
近来国内外对中国模式讨论热烈,但如果离开中国模式的性质分析中国模式,就会误读和曲解中国模式。我们应该在确认中国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国模式的探讨,以规范中国模式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有历史、有深度、有故事的国度。前现代与现代相互缠绕,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本土与外来激烈碰撞,东方经验与西方逻辑纠缠一体,这既是滋养、孕育中国故事的历史背景,也构成了中国话语建构的独特语境。中国话语,归根结底是中国故事的学术呈现,只有洞察中国故事的本质性规定,方可迎来中国话语的决定性出场。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书写的革命的中国故事、发展的中国故事、治理的中国故事、文明的中国故事、改变世界的中国故事,构成了中国话语最深刻的基础、最充足的根据。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站稳国家立场、人民立场。中国话语的任何言说都只能是为国家代言,替百姓说话。讲好中国故事,关键是捕捉中国样本的特殊性。中国样本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世界景观,解码中国样本是新时代中国话语建构的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故事,当务之急是创设标志性议题、凝练标识性概念。标志性议题和标识性概念是理解中国故事的重要依托,也构成了21世纪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重要符号。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当代实践,以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回答中国问题,是发展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如何根据当代中国吸收资本元素的最新实践,从理论高度,用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对与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关系、对中国新型现代化建设的探究,这是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说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学术发展史中,海外的中华文明研究、中国研究是一门历史悠久、传承不断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社会、中华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海外中国学、中国研究,既应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还应研究现代中国,研究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与经验,研究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角色与贡献,解码中国之治、回答世界之问。当前,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人们已经看到,中国之治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新贡献。解码中国之治能够为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也能够为世界中国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浪潮在社会制度不断创新基础上的转型经验、发展方式和战略对策的理论概括。探讨中国模式不能只讲经济成就,还要研究中国模式的制度价值。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中国模式的制度创新拓展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基础,中国模式的发展理念创新了中国民主的核心价值,中国模式的持续发展开阔了民主制度的世界视野。  相似文献   

8.
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山 《求索》2011,(2):105-107
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的成功模式。从实质上讲,中国模式就是中国道路的具体样式。模式是针对解决问题而言的,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相通之处,构成了中国模式的出场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昭示了中国模式的两个维度:革命与建设(包括改革)。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讲,中国模式真正的意蕴是"走自己的路"。只有在"走自己的路"中,才能彰显出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实践中的必然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9.
陆璐 《时事报告》2013,(1):68-71
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深刻阐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走上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寻梦之旅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中国梦有着独特的政治与经济背景。中国梦在本质属性、领导核心、保障力量、时代特征、价值追求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愿景主要包括:富强中国梦、民主中国梦、文明中国梦、和谐中国梦、美丽中国梦与统一中国梦。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决定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的内在统一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找到的正确道路,是得到历史和实践检验、时代和人民认同的科学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国梦伟大理想的实现,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并把中国梦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是中国的经济作物大省,农产品在中国赫赫有名。一组数据说明了福建农业在中国的地位。福建是中国的茶叶大省,茶叶年产量为15万吨,居中国第一位,乌龙茶产量更是占到中国产量的近80%。食用菌年产量49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六分之一,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中国首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集成和经验集成,形成了有机联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法制》2014,(34):26-27
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要务和重大任务 法治中国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公平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等中国梦的核心要素相辅相成,共同编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十大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振峰  杨茜 《前沿》2009,(5):35-38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实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改变了中国现代史当代史,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结并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力的显著提升。国际上认可中国发展成就的有识之士越来越多,国内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中国的经验加以总结和研究。喜欢用“中国模式”来概括中国的成就。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用词相近,但内涵及影响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7.
郭伟  刘亚娟 《传承》2008,(24):34-3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与进步,归根到底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旋律。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周前程 《桂海论丛》2011,27(4):26-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了何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何为真正的中国问题这两大基本问题。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何为马克思主义的探讨,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研究。由于缺乏中国现实问题的支撑,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日益脱节。结果必然导致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在中国社会中面临着边缘化的现实困境。只有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立足于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11问什么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精彩语录: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从中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一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二是指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形成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模式"成功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