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浅析美国律师职业秘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炜炜 《前沿》2007,(8):118-120
美国对于律师职业秘密问题的规定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在美国,律师职业秘密问题至少包括:律师——委托人特权,律师工作成果豁免原则,职业道德上的保密规则。律师职业秘密问题的基本内核,实际上是利益权衡原则。律师的保密特权和律师的保密义务共同构成了律师职业秘密问题的基本内涵,是律师职业秘密问题中最重要的规则,成为律师职业秘密规则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律师职业秘密范围内,"律师"的含义是指一个群体。并且律师保守职业秘密的职责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律师职业的重要生命线,律师要努力成为“诚信之师”。我国历来重视律师诚信建设。当前,我国律师诚信规范体系已基本建立,形成了以律师法规为基础,以律师行为规范为主体,以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为补充的律师诚信规范体系。不过,现有律师诚信规范体系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合法性不充分、管理机制不畅等问题。发达国家的律师诚信规范较全面细致,实现了律师诚信的原则化和专章化、具体化和类型化,这很值得借鉴。我国律师诚信制度的建设要以优化顶层设计为前提,以夯实合法性为基础,坚持律师诚信建设的内部视角,健全律师协会的行业自律规范。  相似文献   

3.
郝建华 《前进》2009,(9):50-51
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做好律师工作、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国律师制度日益完善,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律师作用愈加明显,广大律师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律师制度的发展程度更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律师是当事人维护合法利益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律师代表着当事人"天赋"的权力,给律师权利就是将权力交给公民。保障律师执法的合法权利是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本要求。一、新《律师法》对我国律师执业权利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从河南律师上书取消暂住证、律师宋成军上书要求审查养路费合法性,到广东律师上书质疑城乡同命不同价。律师上书,以其切中时弊以及对公众关注问题的横准把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注意。律师。这一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井具备法律素莽的群体,正以积极的态势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中。那么。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律师是如何看待律师上书现象的?律师上书是否律师参政议政的积极尝试?律师群体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将如何自我振兴?本刊编辑部邀请北京市律师协会传媒与新闻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部分律师,就这一现象的社会意义进行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6.
邹群 《前沿》2009,(5):152-154
从律师民事责任的客观现实来看,律师民事责任问题逐渐凸现。特别是律师执业中和当事人之间的某些交易属性被不正当地放大,律师的职业定位、律师与当事人关系等理论问题值得人们重新思考,并需要廓清相关理论问题以指导律师职业的制度实践。本文主要就律师民事责任的设定及其功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1,(26):22-25
中国律师的北海行动,首先是为刑辩律师维权。北海警方此次一口气抓了4个律师,甚至连根本没有取证的律师也抓起来,抓捕规模已属史无前例。如律师群体再保持沉默,律师刑辩之路,恐将跌入深渊。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律师业而言,有些时刻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2008年6月1日,新修订《律师法》正式实施。新修订《律师法》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我国律师制度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从律师执业许可、律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律师执业权利和义务、律师业务和律师执业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多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我国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9.
律师保密制度是律师制度的一部分,是刑事诉讼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事关律师自身的权利义务,也对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律师保密制度的现状和不足,比较借鉴域外先进经验,完善律师保密权规定及配套措施,是解决律师保密制度缺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东城区发挥区内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资源优势,组织律师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一是建立律师政府法律顾问团,搭建律师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平台。为政府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参与政府重要决策的法律论证;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法律建议。二是建立律师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团,搭建律师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平台。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团”,组织10余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对物业管理、信访、突发事件矛盾纠纷等进行调解。三是建立律师社区法律事务助理团,搭建律师为普通百姓法律服务平台。开展了“百名律师进社区”活动,组织20多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到社区为居民服务。按照“一个社区一名律师”的原则,为全区127个社区配齐了律师法律顾问,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公益的、专业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律师是正义之剑,律师是民主之犁,律师是法治社会的催化剂,律师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人们曾将这些溢美之词加于律师身上,来表达他们对律师的期待。但是,少数律师为个人利益所驱使,正在自毁形象,干起损害律师声誉和公民利益的勾当。他们就是因利欲熏心而黑心黑肝的“黑律师”。  相似文献   

12.
乍一看这个题目,人们禁不住要发问:什么是"政治律师"?律师要忠于法律,律师要维护正义,难道律师维护政府利益,就得冠以"政治"之名吗?请看省优秀律师、江  相似文献   

13.
诉求中的律师,是客户利益的捍卫者,律师要正确运用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则,同时律师因为提供法律服务以获取报酬.法律的正义要求律师有崇高的伦理道德,要求律师在运用法律知识上遵循良好的行业规范.律师不能把自己的职业商业化,从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而忽略职业伦理;律师也不能把自己的职业政治化,从而成为政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15.
宫艳丽 《理论月刊》2006,3(11):144-147
16—17世纪初,英国出庭律师迅速崛起,成为英国第一个具有职业意识和职业地位的律师集团。通过对出庭律师社会出身的考察,发现越往上走律师学院人员的出身越低,而且,普通法律师的这种低出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正是中低等阶层进入律师职业,将新兴力量带入其中,从而导致了出庭律师阶层和律师职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律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十分必要,律师的政治思想觉悟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律师所接触的犯罪嫌疑人及犯人情绪是否稳定,以及对社会、法律的认识程度.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司法人员对这些人的正面教育,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不如律师说几句话.可以这样说,这些人更听律师的,认为律师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他们认为律师的话可信.因此,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律师形象的塑造,对于律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往往代表着一种文化底蕴,代表着一种血脉传承,更代表着一种价值观的坚守。而在中国的律师行业,尽管律师制度在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恢复,传统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松散的组织模式似乎又预示着律师行业不可能有“家族”这个概念。但是,充满未知和无限发展潜能的律师行业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以惊喜。近年来,律师行业相继涌现出诸如四代皆律师、一门五律师、五兄弟同律师、三代律师人等“家族”律师现象,打破了律师行业与“家族”概念绝缘的思维定势,成为律师行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家族律师如何传承与坚守法治信仰?又如何践行着为国护法为民请命的初心,成就律界佳话,铸就辉煌的?本期聚焦为您揭晓以上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诉讼离不开律师的参与。律师诉讼执业环境状况与一国的法治化程度有关。我国律师诉讼执业环境因司法、行政等机关对律师参与诉讼存在疑虑和重视不够,以及律师行业本身不规范竞争而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律师诉讼执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加以改善的粗浅设想。  相似文献   

19.
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律师业的发展。2008年6月1日,新《律师法》正式实施。律师界普遍对这部法律寄予厚望,希望这部法律能一举改变当前律师恶劣的执业生态。然而,希冀于一部律师法来解决律师执业中的所有问题的想法很快被律师界嘲笑为很傻很天真。直到新《律师法》实施两年半后,从司法改革背景下《律师法》实施问题研讨会上显示的信息依然不容乐观。律师会见权、阅卷权等执业权利普遍难以落实,新《律师法》因为和刑诉法打架,被束之高阁。就在全国律师对律师权益常年得不到保障陷入悲观的时候,律师会见难这一痼疾在中国南方小城珠海悄然破冰。在这里,律师不但会见当事人畅通无阻,而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北京检察机关更是将律师会见延伸到了审讯场合,开始试点律师旁听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给律师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些做法不仅让律师们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同时也让本社作为一家法制传媒积极关注律师执业环境改善的努力,得到了稍许的欣慰。据悉,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已经建议,将修改刑事诉讼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有了珠海经验和北京律师旁听讯问制度的先行铺垫,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律师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衔接...  相似文献   

20.
“按照政府指导价收费,很多律师就活不下去了。” 2006年12月2日.《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实施的第二天.就有律师在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过去与未来”研讨会上发出这样的呐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