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海宁 《人权》2006,(1):35-37
曾引发无数争议的北京“奥拓车撞人案”2005年12月5日尘埃落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司机刘某承担无过错责任,赔偿死者10万余元。因行人曹某在事故中有过错,终审判决减轻了司机的赔偿金额。法院的终审判决不仅适用了无过错赔偿原则,并且首次在司法判决中确认了目前各保险公司销售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为强制险,  相似文献   

2.
公平责任原则是独立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对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必要补充,体现民法的公平原则,适应现实需要。本文阐述了公平责任原则的价值,并就其适用条件、适用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第44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虚假食品、药品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承担无过错责任.本文对此规定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承担广告责任应当坚持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4.
胡艳香 《求索》2012,(6):249-250,142
限额赔偿制度客观上减轻了高危作业侵权者的赔偿责任,为受害人请求完全赔偿设置了法律障碍。从安全正义价值、现实经济理由以及法律规范位序等角度分析,我国现有高度危险责任限额赔偿制度缺乏合理性。有必要修改《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最终废除高度危险责任领域中的限额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詹红星 《求索》2008,(3):149-151
个人责任原则具有比罪责自负原则更深层次的含义,它是刑事责任质和量的统一;个人责任原则应当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从个人责任原则的视角而言,可以肯定单位成为犯罪主体,但应该对单位犯罪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即采取“代罚制”。  相似文献   

6.
7.
《江西政报》2006,(8):4-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8.
喻景鹏 《前沿》2005,(11):130-132
自罗马法以来,在民事责任归责上均坚持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即无责任”是一著名的法律格言。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民法典的起草、论证工作,其中关于民事责任归责原则制度的设计在理论和立法界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在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解与运用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拟通过对无过错责任原则概念和特征及其与过错推定的比较分析,就无过错责任原则存在的缺陷,以及应尽量以过错推定来代替无过错责任的问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9.
史舒畅 《民主与法制》2010,(Z1):152-153
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整个侵权法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当事人之间责任归属问题,而归责原则正是确定侵权民事责任的依据。在我国民法学界,已经形成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理论主要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关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有五个代表性观点,即过失责任说、过错推定说、视为说、严格责任说或无过错说、综合责任说。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应当是以严格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辅,绝对责任为例外的综合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产品不断更新。与此同时,缺陷产品也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的难度。然而由于人们认识的相对局限性及生产者技术上的滞后性,不可避免的使某些产品带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法律应更好地平衡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促使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雷群安  张小平 《前沿》2011,(3):88-92
公平责任原则在理解上的偏差和分歧,不仅影响了学界对侵权法理解的深度,而且也给侵权法归责原则的实践造成了相当的混乱。结合侵权责任法的规定重新思考公平责任原则的意义,合理理顺其地位,应该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当务之急。本文在评述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公平责任原则的处理,并就其过渡时期的适用范围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欧阳澍  杨开湘 《求索》2007,(9):112-113
环境保护需要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而刑法作为对社会当中各种法益进行保护的最后一道法律屏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归责原则是确定是否承担责任、承担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法律要求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基本理念的根本准则,尤其是在涉及到环境民事侵权责任认定的时候,采取何种归责原则直接涉及到如何论证是否构成侵权,以及证明责任的分配等。在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我国一直主张犯罪构成的主客观要件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学说,故我国刑法未对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明确规定,但从对犯罪故意、过失犯罪、意外事件的相关规定来看是不存在严格责任的规定的,学者对此做了充分论证,本文对严格责任的刑法利用进行系统的讨论,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刑事立法与司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最高院司法解释中把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责任认定”与“危害结果”联系起来作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这借鉴了德日刑法理论上的“信赖原则”及“危险分配理论”,而我国在借鉴上述理论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在司法实践中真正贯彻,这与我们对“责任认定”误解有关,因此有必要对“责任认定”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两种不同的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但各地在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过程中,却缺乏统一、准确的把握。文章运用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理论,通过比较国外处理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潘某和霍某系某中学高二年级同学,因琐事于2001年6月18日下午放学回家后,潘某从家中偷带了一把自制刀返回学校,将霍某腹部捅了两刀,造成霍某左肾切除、七级伤残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一直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运用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理论,回顾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缺陷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焦慧君 《人民论坛》2010,(7):100-101
公平责任原则可以填补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法处理的纠纷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社会保障的任务。但是公平责任原则又在理论上存在概念比较模糊、在实践操作上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太大等诸多缺憾。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审慎适用。  相似文献   

19.
名誉权侵权案件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我国立法规定,对于名誉权侵权责任统一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相当多的案件适用的却是推定过错责任原则。立法应当针对名誉权侵权行为的类型和侵害对象的性质分别作出规定:对于事实无争议,仅因评论不当引起的名誉权侵权纠纷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言论失实引起的名誉权侵权纠纷应适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另外,在认定公众人物名誉权侵权责任时,应当适当减轻被告对于过错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7,(3)
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强化责任担当应遵循权责利原则,权与责是对等的,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责与利也是一致的,担当了责任也能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根据权责利原则,可从三个层面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在个人层面上,领导干部自身要内外兼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制度层面上,要完善权责体系,进一步明责、考责、追责;在社会层面上,要营造激励责任担当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