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两个务必”,奠定了党执政的思想基础。胡锦涛号召重温“两个务必”,继续坚持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要求坚持“两个务必”。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新的“赶考”。  相似文献   

2.
林建华 《前线》2022,(11):77-81
1949年,面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范围执政的新形势新情况,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面对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新实际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个务必”的时代论断。“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两个务必”的凝练、传承和弘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全新的意蕴。“三个务必”旨在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梦琳  李雪 《世纪桥》2024,(2):10-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三个务必”的提出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两个务必”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和发展。“三个务必”能够适用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实现长期执政、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是我们党洞悉历史规律、立足时代方位、把握时代大势作出的重大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发达、党的执政能力的大事。本文从研究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入手,着重分析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两个务必”的作风,指出坚持“两个务必”,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党的执政地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并在离开西柏坡进京之前,把进京建国和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2002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带领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全面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喻为一场新的“考试”。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之际,回顾党的历史,重温“两个务必”,对于我们更好地铭记党的历史使命,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  相似文献   

7.
牢记“两个务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并且持之以恒.世代相传下去,这是我们党建国以后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巩固执政地位和发展各项事业的需要,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麻秀荣 《奋斗》2004,(8):39-4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5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实现长久执政和执好政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执政前夕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告诫到执政半个多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理论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加强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篇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三个务必”,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三个务必”是全党接续奋斗的精神动力、是面对考验的警钟长鸣、是全党奋勇前行的时代号角。“三个务必”体现了党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在成功面前的清醒、面对困难的勇气,是宗旨意识、底线思维、担当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初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志  付敏  李中一 《探索》2006,4(2):13-16
从七届二中全会到党的八大,毛泽东以“赶考”精神对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他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民主和科学执政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以及防腐倡廉的方针等,成为这个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初始思考促使我们党取得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成就,同时也为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具有历史的、辩证的逻辑联系,坚持“两个务必”对兵团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具有理论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思想升华为“三个务必”,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对全党同志提出新要求。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基础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其内涵与“两个务必”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三个务必”新要求从四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理论创新、价值旨归、现实诉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历史维度:明晰历史使命,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形势。理论维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价值维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理念,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提供了执政的价值遵循。现实维度: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准确认识并正确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三个务必”各成体系又相互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两个务必"既从党的宗旨高度,从党与人民关系的高度,又从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高度,从保持党的政治本色的高度.深刻概括了党的执政意识,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两个务必"是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全部历史表明,只有坚持"两个务必",党才能不负人民重托,铸造执政辉煌。牢记"两个务必",就要重视学习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就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意识;就要牢固树立"赶考"意识;就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历任总书记就职之后,从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都要到西柏坡去看一看,也都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为什么几任总书记都要走这样的程序呢?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指出,这是因为“两个务必”思想太重要了,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两个务必”说起来话不长,但它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它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两个务必”思想是怎么来的呢?石仲泉指出,“两个务必”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讲的,但思想来源于抗日战争后期。  相似文献   

16.
“三个务必”是党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上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郑重告诫,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对现实的清醒自觉、对未来的未雨绸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政治清醒和责任担当。从理论渊源上看,“三个务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从现实意义上看,“三个务必”对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具有重要价值。从实践理路上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增强“三个务必”的理论说服力;要加强党的自我建设,增强“三个务必”的实践创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三个务必”的价值引领力。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凝心铸魂筑牢根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三个务必”的提出,与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的“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基于所处历史方位、面临形势任务、党情国情世情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我们党面向新时代新征程迎接各种风险挑战的动员令和总戒律,是我们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赶考路上不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罗平汉  牟家莹 《党建》2022,(12):31-3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郑重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三个务必”,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精神传承和重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只有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中不断为人民建功立业。首先,“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有人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赶考”,是毛泽东在全国解放之际向全党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并且做出了“两个务必”的答案,从而完成了从理论思考到实践课题的转变。全国解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对此进行了艰辛的思考和探索,传承和发展了“两个务必”的执政理念,从而完成了“赶考”这一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