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中对限期治理制度的修订有很大的进步,但草案对于限期治理的适用条件、限期治理决定权主体以及限期治理基本要求等内容的有意回避,使这种修改没有改变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律混乱之局面。因此,有必要在草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规定限期治理的适用条件,明确环保部门拥有限期治理决定权,对限期治理期限、要求和配套措施加以确定。同时,为确保修订后《环境保护法》中的规范能够适用到各类环境污染防治之中,立法上要特别确立修订内容的特别效力。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限期治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保法律制度,然而在我国具体实践中,环境污染限期治理存在执行不能、执行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我国环境污染限期治理现状基础之上,提出加强代履行制度在环境污染限期治理中的适用,以求适应当今环保法制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了水土保持领域“水土流失治理费”制度的法律渊源、法律依据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分析了该制度在地方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论证了在立法上完善该制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2005年10月27日重新修订的《公司法》确立了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已久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这一制度有了立法上的依据,对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但该法的规定过于原则,尚存在一些缺陷,甚至条文表述还存在有歧义之处,从而使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因此,需要对此制度的有关规定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剖析,以期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认为,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经济的起飞,资源的使用超过了资源的再生,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即环境质量与收入呈倒U型关系。这是依据发达国家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提出的一种假说。然而,经济学上有一个路径依赖理论,说的是一种自我强化和锁定的效应。在人类社会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中存在一种类似于物理学上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依据路径依赖理论,EKC的临界点或“拐点”是不会轻易出现的。因为对路径依赖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背后的利益得失。  相似文献   

6.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是公司现代化管理必然要求,我国公司法规定了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但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到职工民主管理权利的行使。我国应从强化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完善公司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及加强职工对董事和职工监事的特殊保护等完善职工参与治理法律制度。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对于高校教师参与治理制度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高校教师参与治理制度可借鉴职工参与公司监事、董事制度,在高校党委会、校务会等决策、执行机制中,设立非领导职务教师代表参与管理机制,以强化教师参与学校治理权利保障与强化学校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民事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调解制度是中国法治文化和长期司法实践经验的结晶。但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对审判程序的副作用以及现行法院调解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已经使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建立“调审分离”的调解法律制度,取消“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规定调解的期限,完善调解担保机制,以使该制度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更加适合我国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有助于科学配置社会治理模式,释放检察机关的“释法说理”优势,而2019年《检察建议规定》所确立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正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催化剂”。囿于制度设计科学性欠缺,检察机关的司法机关地位与释放治理效能的理论、实践与制度产生三种悖论,阻碍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作用“落到实处”。通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适用要件、程序要件以及效力补偿三个方面的正当程序建构,能够进一步提升检察建议的治理效能,打通社会治理中检察效能向治理效能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治理,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的恢复,并且和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管理体制、政策法律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为了有效控制排污行为、保护环境资源,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在环境污染治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法律层面上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以及现行排污收费制度基本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可得出排污收费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准排污税”。  相似文献   

10.
合同法第122条是关于责任竞合的重要条款,但该规定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实践中亦不能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合同法采纳的“请求权自由竞合说”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立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实际上就是损害赔偿责任的竞合,可以考虑借鉴台湾“民法”的规范方式,对损害赔偿竞舍的情形作出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