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支长征时间最长的部队,它就是举世闻名的肖克、王震将军率领的红六军团,也即后来的三五九旅。它在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中长征出发时间最早,比中央红军大部队整体转移提前了两个月,而胜利完成长征全过程又比中央红军整整晚了一年时间。你  相似文献   

2.
范凡 《党史文苑》2006,(9):11-14
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支长征时间最长的部队,它就是举世闻名的肖克、王震将军率领的红六军团,也即后来的三五九旅.它在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中长征出发时间最早,比中央红军大部队整体转移提前了两个月,而胜利完成长征全过程又比中央红军整整晚了一年时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相似文献   

3.
党史书介     
一部研究红军长征史的学术新著盖军党史书介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刘晶芳、李东朗主编的《长征全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10月出版。纵览全书,有以下的特点:一、结构新颖,内容比较全面又有重点。作者在研究第一手资料,并吸收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概括,简明扼要地描写出红军长征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全貌。既以主要篇幅论述中共中央及其率领下的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历程和对红军长征夺得胜利的关键作用,又以一定的篇幅论述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对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在战…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长征     
一、长征的基本概况关于长征的纪念活动,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因为去年是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但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不仅仅是中央红军的长征,而是“3 1”,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长征以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实施战略转移算起。此前的红六军团西行算“探路”,红军长征的历史起点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这就要穿越时间隧道,回顾中央苏区的历史。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下井冈山,经过在闽西、赣南一年多迂回转战,创建了中央苏区。在连续粉碎国民…  相似文献   

5.
唐正芒  冯玲 《湘潮》2016,(4):182-187
长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四路红军主力中,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战士共32人,红二方面军的女战士约20余人,红四方面军女战士约2500人[1],红二十五军的女战士7人。其中,在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的两支队伍中,曾闪烁着20余位杰出湘女的身影。她们是:  相似文献   

6.
《长征组歌》是一部大型声乐作品,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取材于肖华的组诗。题目为《长征》,又名《红军不怕远征难》,作于1965年.1934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由江西到陕北的战略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震惊中外。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肖华创作了《长征》组诗。《长征组歌》描绘了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现了工农红军的英雄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全曲共分十个部分:  相似文献   

7.
延安春秋     
编者按:《延安春秋》系《长征》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前两部《遵义会议纪实》和《草地惊变》本刊都曾作过选载,深受读者的喜爱。 《延安春秋》主要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草地惊变之后,毛泽东等率部来到陕北,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想上、政治上的斗争。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在书稿出版之前,征得作者的同意,本刊优先选载其中两章分期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部长征史有多少讲不完、道不尽的精彩故事。长征途中,可谓步步险关,处处绝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然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勇往直前。本篇从长征史料中选取了部分片段,力图展现一些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党史专家认为: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以前,红军…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央组建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战略意图及其他──与陶利辉同志商榷李言璋《四川党史》1995年第一期载《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斗争述评》一文,对中央红军长征至川南时组建的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战略意图进行了阐述。对文中的有些提法和论点本人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0.
黄开湘的名字,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说起中央红军长征中红四团团长王开湘,人们一定并不陌生。其实,他们是一个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四团(简称红四团)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先锋团,这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在长征途中战功显赫,涌现了突破乌江天险、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等英雄群  相似文献   

11.
《长征组歌》,是一部热情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颂歌.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最近,笔者慕名来到位于北京市西郊八里庄的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找到了《长征组歌》的曲作者之一--76岁高龄的李遇秋老人,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点的问题,早在一九五一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有关长征的注释中,就有“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的说明。一九五三年胡华同志在编写《中国革命史讲义》一书时,也有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  相似文献   

13.
荐书     
正《长征书简——重温我们先辈的长征记忆》《长征书简》是一部以书信为主体,着眼于爱国主义教育、生动展示中国工农红军伟大长征历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全书以波澜壮阔的长征为历史背景,选取参与长征的红军指战员的珍贵书信,以及红军当时发布的公告、红军队伍间的联络信等,并配以相关历史材料,对选取的书信作了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中国工农红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进行的英勇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长征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200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2006年是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宣传,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辟"红军长征专题研究"专栏,欢迎全国党史工作、理论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5.
杨必军  甘荔 《世纪风采》2007,(11):3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震古铄今的人类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  相似文献   

16.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川西彝族聚居区途中,红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沽基部(又作沽鸡、果基、古鸡)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并赠送小叶丹一面“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佳话。1935年1月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7.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抵达大凉山彝族区域后,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咕基家首领小叶丹举行了举世闻名的彝海结盟。引导小叶丹与刘伯承彝海为盟的是中央红军先遣队中的民族工作队队员丁伯霖同志。  相似文献   

18.
文悦 《党史纵览》2006,(11):49-50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出版界集中推出了一大批长征题材的图书。在这当中,不乏通俗生动,以广大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精品力作。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的故事》就是这样一部优秀读本。相比那些几十万甚至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壮丽的史诗。纤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第九军团自1935年3月31日至5月21日在贵州、云南、四川三省的三千多华里的单独行军,则是史诗中具有独特光辉的灿烂篇章。此时期的中央红军,总共只有分别以林彪、彭德怀、董振堂、罗炳辉为军团长的第一、三、五、九4个军团。一个军团的行动应该不是无足轻重的,它有时能直接关系着全军的成败存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五十周年了。伟大的长征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壮举,意义深远。重温这一段光辉历史,将成为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巨大鼓舞力量。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直接结果。一九三三年九月至一九三四年秋,由于党的临时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