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举世闻名,曾教育、鼓舞着全国人民,很值得我们讴歌。铁道游击队最小的队员──张书太,一直默默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他10岁就参加了游击队,多次出生入死、深入虎穴机智、勇敢地完成了连成年人都难以完成的任务。早在50年代,著名作家刘知侠(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就以他为原型与主人公,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小队员》,后又改编成连环画本,书中许多传奇般的故事,曾教育着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他10岁就成为铁道游击队秘密侦察员张书太子1930年出生在枣庄薛城渐庄一个贫农家庭。他家里很…  相似文献   

2.
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通过小说和电影的传播,举世闻名,曾教育、鼓舞着几代中国人,永远被人民沤歌和赞颂。铁道游击队最小的队员——张书太,就一直默默地生活在我们身边。他10岁就成为铁道游击队秘密侦察员张书太于1930年出生在枣庄薛城渐庄一个贫农家庭。他家里很穷,常常揭不开锅,小弟弟4岁时竟被活活饿死。抗战爆发后,铁道游击队交通员张文生来到渐庄开展革命工作。晚上住在渐庄,常给张书太等小伙伴讲游击队打鬼子的故事,还教他们唱革命歌曲。有一次,张书太与另外两个小伙伴听故事听到深夜才回家。回家前张文生提醒他们说:快到…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刘知侠曾以鲁南铁道大队里的真人真事,写出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今天,笔者向大家介绍这个英雄群体中的普通一员,他就是威振敌胆、被誉为铁道游击队快枪手的猛虎将孟庆海。   孟庆海 1915年出生在山东枣庄临城 (今山东枣庄薛城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七八岁时他就和其他苦孩子一起,在津浦铁路临枣支线路段上,以捡煤渣扒货车为生,练就了一身能够在飞快的列车上跃上跃下的本领。 1938年春,临城被日军侵占后,鲁南铁路沿线一些不愿做亡国奴的热血青年,纷纷拉起了自己的队伍,与日寇展开斗争。当时孟庆海也联络了六七个…  相似文献   

4.
铁道游击队是一支主要活动于津浦铁路鲁南段和临(城)枣(庄)支线上的小型抗日武装,创建时只有11人,最多时也不过200余人。徐广田从铁道游击队创立到抗日战争胜利一直在游击队工作,并且长期担任铁道游击队长枪中队的中队长,为铁道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徐广田却改变了革命立场。  相似文献   

5.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8,(12):15-18
2005年8月.新版35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在荧屏播出。该剧有一段情节.描写了“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过津浦铁路时扣人心弦的故事。由于篇幅的限制.剧中没有对“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和刘少奇关心“铁道游击队”进行详细的描述.实际上.刘少奇与“铁道游击队”之间.有着一段值得称颂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铁道游击队是一支主要活动于津浦铁路鲁南段和临(城)枣(庄)支线上的小型抗日武装,创建时只有11人.最多时也不过200余人。徐广田从铁道游击队创立到抗日战争胜利一直在游击队工作,并且长期担任铁道游击队长枪中队的中队长,为铁道游击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徐广田却改变了革命立场。  相似文献   

7.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随着近期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热播,人们再次领略到当年铁道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壮举。当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山东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由王震将军题写碑名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相似文献   

8.
小说《铁道游击队》是以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枣庄的八路军鲁南铁道大队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出来的。著名作家刘知侠在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时,为了点明这支铁道大队“游击”的战斗性质,将小说取名为《铁道游击队》。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的旅游审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旅游美学论著中,自然旅游资源的审美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阐释,但是,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作为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部分的历史文化,还需要较为深入和全面的探讨,以更好地完善旅游理论及服务旅游实践。  相似文献   

10.
薛城,古薛国所在地,位于山东省南部,是著名的北辛文化发祥地和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北接“圣人之乡”曲阜,南邻古今名城徐州,东靠天然良港日照,西濒黄金水道微山湖,是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枣庄矿业集团和枣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1962年建区,现辖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203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人口40.9万,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水源充足,植被良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京沪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京沪电气化铁路贯穿辖区,毗邻京杭大运  相似文献   

11.
随着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的出版和影片《铁道游击队》的上映,铁道游击队政委方正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方正──1942年11月至1943年6月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的文立徵却于1945年2月22日在鲁南临城县(今山东省滕州市西冈镇)丁家堂村牺牲,年仅34岁。关于这位英雄烈士的战斗经历,《山东军区抗日战争时期战史》附件《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我军革命烈士英名录》,将他的籍贯记作“江苏铜山县”;在烈士的故乡湖南省衡山县,由于“找不到入党证明人”等原因,不承认他的“烈士”身份,甚至认为他是“在外干坏事而下落不明的人”…  相似文献   

12.
小说《铁道游击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出来的。铁道游击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在枣庄的一支抗日武装。它和兄弟部队一起开辟和保护了华东经鲁南过微山湖到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安全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恒等过往干部千余职,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肖华将军誉为游击队的“一面鲜明旗帜”,“怀里利剑,袖中匕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知侠写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吸引了众多读者,后来改编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男女老少,几乎无人不晓,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东微山湖一带有一支铁道游击队。可是新四军第二师在淮南也有一支神出鬼没、屡建奇功的铁道游击队--铁路便衣大队,这就鲜为人知了。津浦铁路蚌(埠)宁(南京)段,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江淮大地,将淮南抗日根据地分隔为路东、路西两大块。  相似文献   

14.
许晨 《党建》2020,(3):54-56
烽火硝烟跨战马,铁道英豪绽芳华;风雨征程志如铁,痴心不渝一文侠。20世纪50年代中期,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在鲁南铁道线上,游击队员们浴血奋战,扒火车、打鬼子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一经问世立即红遍大江南北,也让大队长刘洪和众多铁道游击队战士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5.
<正>建国后,随着著名作家刘知侠创作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以及随后的同名电影风靡全国,"刘洪"(原著和电影中一直"老洪"称之)等众多抗日英雄从此家喻户晓。"刘洪"的主要原型,就是铁道游击队的首任大队长洪振海。他生前率领铁道游击队"血洗洋行"、"飞车搞机枪"等许多传奇抗日故事,至今仍在鲁南地区广为传颂。自小练成"飞车"绝技洪振海1910年出生在山东省滕  相似文献   

16.
正在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中有一段情节,描写了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过津浦铁路的故事,但篇幅有限,没有对护送刘少奇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实际上,刘少奇与铁道游击队之间有着一段值得称颂的故事,可以称得上"传奇"。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在日军的残酷扫荡分割下,鲁南山区根据地被严重压缩,出现"南北十余里,东西一线连"的严峻局面。湖滨平原上,敌人的碉堡林立、封锁沟纵横,抗日武装从湖西到鲁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7,(5):F0003-F0003
天津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种类齐全,拥有山、河、湖、海、泉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浓缩近代历史、汇聚现代文明丰厚底蕴的人文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旅游形象设计关系到旅游地的发展,影响着旅游者的出行计划。山西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具有旅游形象背景上的鲜明优势。同时,由于观念及旅游开发定位方面的偏差,旅游形象的塑造目前还很不完善。充分挖掘和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力,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是关系山西省旅游资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锦慧 《党建》2005,(8):40-42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把沉寂的微山湖唱得声名远播。微山湖水域辽阔,芦滩广袤,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当年,铁道游击队以这里为依托,劫货车、扒铁路、炸桥梁、割电线、端炮楼,神出鬼没打得鬼子魂飞胆丧,使铁道成为杀敌的好战场。湖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抗战胜利过去了60年。我们来到微山湖畔。只见碧波粼粼的湖面被火焰般的晚霞照得通红,悠扬的土琵琶伴着习习湖风弹唱,传承铁道游击队精神的动人歌谣如奔涌的湖水扑面而来。(一)追寻着动人的…  相似文献   

20.
枣庄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台儿庄大战的主战场和八路军115师的驻地。在红色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枣庄市和各区市都已进行了红色旅游规划,已经或正在建设一批新景点,但如何利用枣庄红色旅游资源搞好营销策划,尚无成熟的研究成果,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