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60年的时光中,王朝根跋山涉水走过11万里山路。他用对侗歌的痴迷,对抗着生活的磨难;将对梦想的追逐,嵌进自己生命前行的每一步。每逢锦屏县平秋镇的赶场天,无论刮风下雨,人们常常看到一位老人一瘸一拐地推着三轮车,在街边义务宣传和播放北侗民歌。这位老人叫王朝根,如今已年过八旬。60年来,在赶场之余,他常常跋山涉水、走村串户采集北侗民歌。在长达一甲子的时光里,11万里山路在他脚下延伸开去。伴随他走过这漫长的踏歌之旅的,是他搜集、整理的3万多首、70余万字的北侗民歌。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基层连队的卫生员,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生活中邻居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孝敬老人、通情达理、知冷知热的好女婿、好丈夫、好父亲。1991年5月,母卫东和爱人苏建华相恋结婚,从那时起,他的一言一行就给岳父岳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为人老实淳朴,勤快谦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万里挑一的好女婿。岳父岳母年事已高,儿媳、二姐都因老人脾气古怪无法和谐相处,先后离开老人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屋里留下了年迈的双亲和从小双目失明的残疾的大姨姐。儿女  相似文献   

3.
杜旭东 《实践》2014,(4):12-12
<正>初夏,一串急促的铃声刺破宁静的空气,接到求救电话的我,风驰电掣般开着警车赶往事发现场。报警的妇女和围观的群众正焦急地冲着臭气熏天的厕所里喊话,奄奄一息的老人用所剩无几的力气在粪浆里拼命挣扎,环卫所的吸粪车虽然将粪坑里的粪浆抽取一半,但再不下去救人,患有脑中风的老人很快就会被粪水吞没。情况万分紧急,人们议论纷纷。我拨开人群跳进粪坑,着着臭气冲天的粪浆将老人负在背上。腐臭的气味令人眩晕,我吃力地将老人背到粪坑边,围观的群众捏着鼻子七手八脚地将老人拉扯上地面。老人终于得救,待他呼吸顺畅后,我便将他送回住  相似文献   

4.
没有见到石河子老街维吾尔族清真寺理事长买买提夏·阿吉时,想像这个60岁的老人应该是一个生活十分富足的人.否则,他不会二十年如一日地捐助贫困学生.仅最近三四年时间里,他就为16名维、回、汉族孤儿、失学儿童捐助学杂费3万多元.  相似文献   

5.
几个月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81岁的何炳荣老人蜷缩在自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突然,门被风吹开了,一股凉凉的东西顺着他的脸颊淌下,流到嘴里,分明是泥浆的涩味。老人心里一颤:“糟了,墙壁要塌广!”老人跌跌撞撞地摸出屋外,来到邻家门外,一边敲门,一边呼喊.在风雨里,他的求助声显得那么微弱。孤单无助的老人折回屋里,他想,自己20多年前亲手搭建的这间泥屋,如今就要作为埋葬自己的墓穴了……第二人中午醒来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躺在了镇卫生院洁净的病房里,眼前是镇、村干部亲切的笑容。  相似文献   

6.
常道林 《党建文汇》2013,(12):53-53
毛泽东最后一位卫士李丙需老人。在他自己创办的红色教育展览馆里动情地说:“作为毛泽东主席的最后一位卫士,  相似文献   

7.
张其勤  燕少红 《党建》2010,(9):33-33
在安徽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有这样一位70多岁的老人:40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特别是近1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摘抄各类书报,写下读书心得笔记约150万字,并行程数千里宣讲600多个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和农民达3万多人。他叫李坤池,是阜阳市“百人理论宣讲团”成员、三合镇胡庙村的一位农民义务宣传员。  相似文献   

8.
列车正点万里行──万里与1975年湖南的铁路整顿杨青一1975年5月2日,浙赣铁路线上,一辆由东向西的列车在奔驰。软席车厢内坐着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他就是上任不久的全国铁路"总管"、铁道部部长万里。1975年,已是"文化大革命"的第十个年头。这年春天...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沁阳市市区一所贴着大红喜字的普通民宅里,笔者见到了历经70年,艰难寻找二哥武怀让下落的武怀谔老人。老人今年虽然已经九十有三,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望着老人那满是皱纹的脸,笔者迫不及待地直奔了主题。一提起二哥武怀让,老人的笑容不见了,他让孙子拿来厚厚一沓资料,便讲起了70余年来他与二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3月28日,记者在青神县黑龙镇建川社区活动中心采访时看到:电视室里,一群老人正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棋牌室里,一群老人正尽兴地玩着麻将、扑克;阅览室里,有老人正认真地读书学习;健身房里,还有老人在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七师一二四团政通里社区,经常能看见一位闲不住的老人,他胳膊上戴着治安员袖标,义务打扫公共卫生、为居民分发报纸、修理损坏的公物……他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周围社区居民,他就是被社区居民热情地称为"活雷锋"的钱三喜老人。钱三喜老人今年已73岁,1972年入党,他为人正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03年老人退休后,他退休不退志,10多年来义务为社区和居民热情服务,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12.
正初春时节,娄山关山麓北侧的牛心山上满目苍翠,生机勃勃,粉白的桃花梨花竞相绽放,香气四溢。树林里,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拿着铁锨和镰刀在树丛间清理枝条和杂草,汗水从他清瘦的脸颊上不停地滚落。这位老人就是87岁的桐梓县退休干部罗光彩。20年来,他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荒山绿化中,在牛心山上种植树木2万余棵,为100多亩荒山披上了厚厚的绿装。牛心山,位于娄山关北侧,海拔1200多米,因主峰形似"牛心"而得名。由于长期乱  相似文献   

13.
3月28日,记者在青神县黑龙镇建川社区活动中心采访时看到:电视室里,一群老人正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棋牌室里,一群老人正尽兴地玩着麻将、扑克;阅览室里,有老人正认真地读书学习;健身房里,还有老人在锻炼身体……建川社区成立于2006年1月,由国家三线企业转变而成。现在,居住在  相似文献   

14.
歪奖正着     
皮实 《当代工人》2011,(21):25-25
一位老人在小乡村里休养。他往所附近住着一群孩子,天天喊叫,追逐,打闹,这令老人无法休息。老人想出一个办法。他告诉孩子们,谁叫的声音最大,谁得的报酬就多。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结婚了。婚礼是那么简朴。毛泽东只亲自写了几封请帖,只邀请几位革命老人光临。吃饭时,毛泽东一边将湖南腊肉、腊鱼往谢觉哉等老人的碗里夹,一边眉开眼笑地说:“孩子的婚事没有要我操心,结婚的东西都是岸英自己办的。”过一会儿,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从箱子里  相似文献   

16.
高才亮 《支部生活》2009,(12):36-36
盛夏里,一场暴雨刚过,会泽县老厂乡播落卡村一条涨满洪水的山沟里,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伯正吃力地将一位80有余的老人背过山沟。过沟后那位银须飘飘的老人感激地说:“谢谢你,你要活一百岁。”被称赞的这位老伯就是闻名老厂山乡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赵文才,这次出诊途中背老人过河只是他为善一生、济世一方的一个小小缩影。  相似文献   

17.
礼彬 《廉政瞭望》2011,(3):60-61
初中生万鑫好心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却被对方反咬一口,说他就是肇事者,先后两次将他推上被告席。所幸——  相似文献   

18.
“你们在这里所经历的事,所看到的一切,今后到任何地方,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要带进棺材里去!”在“神舟”六号成功发射的日子里,一位八旬老人守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的壮观时刻,当他听到播音员反复说到“酒泉”这两个字的时候,他震惊了。酒泉,这个熟悉而又久违的地方,是他曾经舍生忘死的战场,是他常常心驰神往的圣地,是他一生难以割舍的牵挂。此刻,他的耳边再次响起他即将离开大西北时,部队首长的一再叮嘱,他流泪了。老人叫王登之,在举国欢庆“神六”成功发射那几天里,他昼思夜想,一幕幕往事重又浮现在[前……  相似文献   

19.
"您别急,还10分钟才检票呢,慢慢来,我带您过去。"2021年春运首日,身着橙色志愿者马甲的万里,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缓缓穿过人群,正午的阳光透过南京南站顶棚,均匀地洒在他们身上,也铺满整个候车大厅,"158"雷锋服务站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万里值守的阵地,也是他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1969年1月17日,在北京西郊解放军总医院东侧病房里,一位老者躺在病床上。只见他银发稀疏,双目微闭,张大着嘴,急促的呼吸使整个病床在微微颤动。医生叫他,亲人唤他,他都没有反应,只顾一个劲地大口大口喘气。突然,病人的眼睛轻轻睁开,两手有力地比划着,嘴唇微动着似乎在说什么。病床周围的人凑过头去,却是什么也听不清。一位年轻的妇女拿来纸和笔,小心地将老人略略扶起,老人用索索发抖的手抓起笔,在纸上写下“我要见总理”5个字。片刻,一位军人跑了过来,告诉老人,总理因外事活动不在北京,无法安排见面,老人听了,瘫软在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