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教兴国是创造新文明的必由之路○姜德学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以卓越的科技、教育、思想文化成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近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由于种种内部和外部的原因而停滞、落伍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创造力的衰落与消失。20世纪尤其是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面对全球化发展格局,人类需要重新阐释文明的价值,重新定位本民族文化对世界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心也在增强。费孝通先生曾认为,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在基于中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如何健康发展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是把握人类文明生成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根脉,正如历史活动不断生成和灭亡的辩证规律推动着人类世界的发展,世界文明则以物质化的世界精神表现着文明范式的转换。马克思从人类历史规律中揭示人类世界不断生成变迁的总趋势,揭示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总体方向,同时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揭示共产主义新文明范式生成的历史客观性和现实必然性。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人用唯物史观观察世界格局变迁,对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创造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文明范式进行总结,生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新文明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范式,标志着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胜利和资本主义魅力的历史性衰落。  相似文献   

4.
即将过去的20世纪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命运多变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顽强进取的一个世纪。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个世纪,也将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振兴的一个世纪。在世纪之交的春天,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80周年,迎来了五四精神神圣洗礼的第80个年头。80年来,五四精神──爱国、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在中华民族走向解放、走向文明富强的道路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五四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近代中国内化与外患交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主要障碍。五四…  相似文献   

5.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蕴含了特定的时代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共同进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直面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实践需要,剖析困扰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文明赤字、制度霸权等问题,在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性成果,其他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对其作出了有益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化解当下各种矛盾分歧,凝聚人类价值共识,为世界和平、发展、治理、文明和制度提供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0,(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随之进一步提升,中国需要自己话语权的呼声也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认为美国相对衰落,全球权力重心东移,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中关于中国成为美国新的挑战者的判断似乎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强大的文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从没放弃过对世界其他文明的渗透和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要想成功地实现民族复兴,在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合作共赢开展交流,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成果与经验,积极寻求合作机遇,构建中国话语权,只有坚持中国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才会实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与欧洲的关系从 弱肉强食转变到平等互利, 这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当今,在亚欧大陆的东部,中国正在稳步发展。在亚欧大陆的西部,欧洲各国正在联合成一支强大的力量。在新的世纪里,作为两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中国和欧洲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负有重大的使命。 中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对人类的进步做出过不朽的贡献,不仅在东亚和东南亚,而且在全世界,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今仍随处可见。而欧洲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发祥地,是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文明的基础,没有蒸汽机就不会有工业革命。欧洲人对人类…  相似文献   

8.
1994──中国铁路改革年──纵论篇本刊记者李迪斌一个多世纪以前,当第一条铁路在欧洲大陆出现、并作为工业化的先导产业而风靡世界的时候,谁曾想到,铁路业日后竟会衰落。如今,当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铁路业经过改革重新走上了复兴的道路,人们才悟出了一个道理:任...  相似文献   

9.
陈炎 《瞭望》1984,(47)
绵延近两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到明代中叶之后衰落萧条了,但它对古代中国与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端,中国曾经输出了它独有的文明。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在古代世界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它的文明的输出,无疑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过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明正在没落,中国需要重新发现这个复杂混沌的世界,对中国的挑战与冲击尤其值得提防。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侯平一、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历史的最悠久的国家,靠什么经久不衰,延绵至今呢?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浩瀚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的支援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伊胜利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现代历史上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一系列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从文明发展现实出发,基于“世界之问”而“立题”,基于“现代化之问”而“破题”,经由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中华民族文明态度的结合而“解题”,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各国人民指明了促进文明进步的人间正道。全球文明倡议,不仅实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体系的意义增量,也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文明观,为不断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锦文 《学理论》2008,(14):50-54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与积淀的龙文化,以其丰富的精神蕴涵,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现在,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盛,它又开始影响世界,并将成为人类21世纪和谐发展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唐敏 《瞭望》1999,(52)
不久前召开的一次世界银行高级经济专家研讨会上,中国的城市化被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看作是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并列的未来世界经济的两大支柱之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石楠认为,对中国来说,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的世纪,从此将跨出农业文明,逐步走向城市文明。未来二十年中国的城市化必然是一个加速发展的过程,将从目前的30%发展到70%,进入国际公认的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1996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中,对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到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建设:中华民族21世纪文明的生命线●本刊记者杨桃源刘和安编者按:21世纪是网络时代。在这一时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为信息的拥有量、处理能力和利用水平。目前,占世界人口20%的西方发达国家却拥有80%的信息量,而占世界人口80%...  相似文献   

17.
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决定民族命运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思想、理论的作用举足轻重。一个没有思想,没有先进理论作为指导的民族注定要衰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并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它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主导作用,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一、“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回应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正如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名著《大国的兴衰》中指出,在“近代以前时期的各种文明中,没有哪一种比中国  相似文献   

18.
从中西哲学比较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寅子 《学理论》2009,(17):56-57
当今,西方文明以其强势话语地位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人类文明在向前发展的同时,人类社会却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灾难。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中西文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方式则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将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进行横向比较,进而重新审视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长处与不足,以及估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今日世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不容否定,这是众所公认的。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可以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去理解。有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去理解,有的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角度去理解,也有的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角度去理解。本文则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史的角度来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汉代,中国就与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交相辉映。到中世纪,中国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最富饶、人口最多,并且在思想文化方面最先进的国家。但是,从16世纪开始,当西方经过文…  相似文献   

20.
汤明珠 《团结》2009,(2):57-58
在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领导中华民族奋勇斗争、走向振兴的,有三个领袖人物: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