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10,(17)
<正>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有"大别山明珠"之称。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富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文明育县"战略,  相似文献   

2.
《江淮》2008,(9)
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人口36.5万。是一个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县以推动跨越发展、加快崛起进程、构建和谐霍山为主题,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兴县、生态立县、文明育县四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国家级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英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辖8镇3乡309个行政村,是一个集老区、库区、边区为一体的贫困山区县。近年来,英山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因地制宜,努力建设大别山的生态家园,取得明显成效。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产业尤为重要。我们立足山区山多耕地少的实际,大力发展具有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茶叶、蚕桑、板栗、药材四大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基地面积达60.8万亩,全县农村实现人均一亩经济林、户均2亩经济园、户均绿色产业收入过3000元,农民收入64.9%、县级财政收入38.6%均来自四大特色产业。特别是茶叶产业发展迅速,种植…  相似文献   

4.
《理论建设》2011,(3):13-20
根据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规划、大别山周边省(市)区域经济战略发展的趋势和大别山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注重维护大别山生态安全,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提高生态产业层次,健全生态产业体系,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区域一体化、功能层农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区,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需要国家战略的规划,区域经济的协作,行政管理的协调,要科学统筹大别山区的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邓勇 《学习月刊》2014,(12):47-48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西端南麓,国土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95.6万亩,占总面积的65%,属于典型的山区林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始终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主战场,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绿满荆楚"行动,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提出了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的奋斗目标,致力于打造鄂北绿色生态屏障,在全县开展了以"绿满大悟"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重点组织实施林业"民生公益工程"、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正蕲春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版图面积239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和2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03万。蕲春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区域,是"长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蕲春建县始于公元前201年,历为州、路、府所在地,以州领县长达1080年。近年来,蕲春围绕建设"中国健康产业示范县"和"黄冈统筹发展率先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英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与安徽省相邻,是毕曰升故里、名茶之乡。近年来,英山县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强化自然和谐。科学规划突出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家园科学规划,强化自然和谐。科学规划是创建生态文明新村的前提。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新村创建不搞“一刀切”,在设计上不限“一个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按照适度超前,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组织县城建规划部门设计多种风格的新村图纸,供村民自主选择。坚持按自然规律和经济…  相似文献   

8.
铜鼓要实现追赶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战略,用足用好国家赋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先试政策,发挥山区生态资源富集优势,打响生态品牌,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是现实的战略选择1.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铜鼓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十二五"新征程刚刚开启,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精神,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让革命老区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启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提出"四山"(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四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民生改善的  相似文献   

10.
汪冬 《党建》2023,(7):12-14
<正>六安市金寨县地处大别山中心、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库区县、移民县、老区县。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县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老区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美好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七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寨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县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老区各项事业焕发出崭新气象。  相似文献   

11.
荡荡长江水、巍巍大别山。黄冈,傍长江之滨,处大别山麓。长江,是我们的母亲,大别山是我们的脊梁。作为大别山人,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热土上生活、繁衍、谱写着大别山的辉煌历史,创造着大别山的灿烂文明。今天的大别山,在我们的眼前发展变化;今天的大别山人,在这历史的变迁中巍然挺立,  相似文献   

12.
地方官说加快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是蒲江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发展之源。——蒲江县委书记张俊国近年来,蒲江县委、县政府把生态作为蒲江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发展之源,坚持“生态经济立县,加快绿色产业富民,奋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加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建设力度,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综合效益不断显现,2004年12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今年3月…  相似文献   

13.
位于大别山北麓,毗邻鄂、豫、皖三省八县的金寨县与其兄弟县楚都寿春、古城龙舒、皋城六安相比是一个年轻得多的县份。金寨历史上本无此县,直到1932年才有其前身立煌县的设置,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将立煌这一政治色彩极浓的县名改为金寨。“立煌”与“金寨”的命名可说是人民革命斗争的缩影,展示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金寨具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立煌建县之前,这方浸透先烈鲜血的红土地上便已建立过县级革命政权。金寨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60午代前授衔将军包括洪学智上将多达58名。  相似文献   

14.
李西连 《江淮》2012,(5):26-27
近年来利辛县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打造生态利辛、绿色利辛和环保利辛,把一个皖北穷县打造成生态宜居、和谐共生的水乡绿园,淮上江南。  相似文献   

15.
湖北黄冈市地处大别山麓,长江之滨,辖七县二市二区,730万人口,是革命老区,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发祥地,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立足地。这里有声名远播的"将军县"、"教授县"、"博士街",有全国闻名的黄冈中学。改革开放以来,黄冈经济落后了。1987年,黄冈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三大名山.这是由于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所决定的.在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与此联系在一起,他就是一代伟人——周恩来.他在大别山革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对大别山革命历史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建军 《先锋队》2013,(15):11-1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动员令。早在2006年,芮城县委就提出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县的战略构想。经过不懈努力,芮城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省级生态县"等称号。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能体  相似文献   

18.
<正>"大别山映山红生态文化大观园"位于翠松掩映、风光秀丽的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境内,距六潜高速岳西出口仅3.5公里,离县城4公里,安徽映山红博览园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一个以杜鹃花卉(映山红)为主题、以奇松异石点缀其间的生态文化艺术的大观园。园区一期项目建设面积2800亩,计划投资7.8亿元,是一个集观光度假、商务洽谈、生态养生、娱乐健身、红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林文化旅游度假景区。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8,(4)
在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群众办事,干部跑腿"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这个县在县、乡、村全面实行了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这项制度为岳西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条"惠民通道"。当地群众由衷地赞扬道:"只跑一趟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办成了事,全程代理真是好!"  相似文献   

20.
正生态立县绘就美丽画卷生态立县,既是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抚顺县的需要,也是寻求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惠民工程的重要载体。五年来,抚顺县紧紧抓住大伙房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引导企业换挡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将生态立县与工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人人爱护环境、养护生态的社会氛围,逐步使抚顺县由生态大县变成生态强县。抚顺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植树造林4.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创建省级生态县,打造国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