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食在台湾     
王嬿舒 《台声》2011,(8):65-65
刚刚结束了在宝岛台湾一学期的交换生生活,在短短4个月里我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领略了台湾多元的文化,结交了许多朋友,还让我的体重“增色”了不少。所以,作为一个“吃货”的我有“责任”向大家介绍一下所遇到的台湾美食。  相似文献   

2.
图说宝岛     
《台声》2011,(3):6-9
宝岛烟花笑 处处兔迎春 兔年春节,在宝岛台湾处处可见热闹的喜庆场面,“2011台北灯节”、“2011高雄灯会艺术节”、“2011台湾灯会”把宝岛璀璨得满城烟花笑。特别是“2011台湾灯会”上高达20.5米的玉兔主灯,总重达30吨。  相似文献   

3.
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宝岛。在一个炎炎夏日,我随考察团来到富饶美丽的台湾。考察之余,我和我的同事们尽情地领略了台湾宝岛迷人的风光。  相似文献   

4.
周天柱 《台声》2011,(1):66-66
近10多年来我曾多次深入宝岛采风,走遍了台湾的山山水水,可打开长长的记忆硬盘,给我印象最深的两次奇遇,竟是与“佳肴”、“花魁”有缘。  相似文献   

5.
杨方若 《台声》2010,(9):61-62
5月中旬,我有幸随“河北海外联谊会社区文化交流赴台访问团”踏上了祖国宝岛台湾,再次感受到了台湾的父老乡亲、亲戚朋友的热情接待和浓郁的乡情情谊.使我永远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6.
熊进玉 《两岸关系》2008,(11):56-57
对于出生在70年代初的人来讲,台湾是个在每一生命时段都曾有过深刻记忆的地方。我与台湾的约会就随着这个记忆在进行着。 小学时,翻开地理书,赫然就是《美丽的宝岛—台湾》的课文。书中写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那里物产丰富,是“水果之乡”、“蝴蝶王国”。  相似文献   

7.
李铭 《台声》2001,(12)
第一幕第一次听说“台联”,是因为自己主持的北京电视台《梦里情怀》电视栏目,当我在台湾采访著名歌手文章时听到的。犹记得那是1992年的事,当时文章提到在北京得了一个奖,因有事不能亲自来北京,所以请全国台联的焦万曼大姐代为领奖。第二幕曾有朋友想在北京办一个“中华宝岛风情园”的绿色公园,将台湾知名的名胜古迹微缩在园中,让来北京旅游的中外游客也能顺便感受一下台湾风情。由于创意很好,我也积极配合奔波,但创办中困难重重;当时为了促进这件事的顺利完成,我经常往来于两岸之间,并促成了蒋纬国先生出任“中华宝岛风情…  相似文献   

8.
梁智华 《当代广西》2009,(20):55-55
也许是因为自己对宝岛台湾向往已久吧,所以当一些旅行社通过媒体公布准备组团赴台观光的消息后,我就很快报名参加“印象台湾·宝岛寻梦八日游”。春末夏初之际,我们从桂林奔赴台湾,在紧张的8日行程中先后探访了台北、台中、嘉义、高雄、台东、花莲等主要城市及部落,参观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孙中山纪念堂、日月潭、阳明山等主要景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盈励 《当代广西》2010,(14):M0002-M0002
7月1日至5日,广西经贸文化代表团“深化交流合作宝岛行”精彩不断,在宝岛台湾刮起一股“广西风”。在ECFA刚刚签署的背景下,广西代表团此次参访。让台湾政经高层对新形势新机遇下广西的特殊地位和优势看得更清,桂台合作也将掀开新的一幕。  相似文献   

10.
“台湾岛海南岛,珍珠加玛瑙。”作为我国的两大宝岛。台湾和海南气候环境人文地理都极为相似,2007年盛夏。来自海南宝岛的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王辛莉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一个月,期间环岛游访,对台湾宝岛产生许多切身体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她的境外采风报道——  相似文献   

11.
赵运凯 《两岸关系》2010,(10):50-51
2010年9月27日至30日,“千人护千佛观音宝岛行”两岸大型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南海观音慈航宝岛”,在舟山与台湾隆重举行。1000尊南海观音圣像在108位普陀山高僧和218位护法居士的护送下,乘坐意大利“歌诗达·经典号”豪华邮轮顺利抵达台湾,观音佛像随后通过台湾民间四大观音法脉分送到1000座寺院供奉。在台期问两岸佛教界举办了系列佛教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2.
程程 《两岸关系》2008,(11):60-61
“盈盈海峡咫尺,两岸青山守望”。这本是一句充满温情的散文诗,却隐藏着几许辛酸与无奈。“咫尺”之于“天涯”、“守望”之于“在望”,委实有着一种难言的委屈与痛楚。可能对很多大陆百姓来说,都有一种特殊的宝岛情节吧,能有机会赴台交流、参访,品美食、赏风景、体人情、望风土、交朋友,是很多大陆人的愿望。而我,无疑是幸运的,不久前,我刚刚走进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宝岛一台湾。  相似文献   

13.
我没有去过台湾,但我喜欢台湾,因为它是祖国的宝岛。我歌唱得很差,但我喜欢“阿里山姑娘”的韵律,因为那是台湾歌曲。在我的感觉中,台湾离得很近,只隔着一条海峡。用“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来描述中国暂时分割的现状,实在是高明和贴切的,因为大陆和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国家。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4.
石咏琦 《台声》2011,(7):37-37
塑化剂风波让台湾的食品安全从以前的100分一下子掉进了零分。“美食宝岛”的美誉这下成为“毒食宝岛”,这是始料所不及的。台湾有严格把关的消费者保护法以及食品安全法,并且民间的消费者保护基金会常年为食品安全把关,怎地就连这个起云剂用了30年,都会在眼皮底下蒙混过关?  相似文献   

15.
周天柱 《台声》2023,(7):104-107
<正>我向来与众有点不同,别人一个劲地关注台湾文化圈的“阳春白雪”,而我却独独对宝岛的草根文化倍感兴趣。说句实在话,如果以苛求的眼光来衡量,可能这些土得掉渣的文化一时还登不上“大雅之堂”,可它实实在在是台湾大众文化的标的所在。该给槟榔打几分未去台湾,任凭你天马行空,驰骋遐想,都无法想象“槟榔热”在岛内究竟有多热。当你抵台一下飞机,随着滚滚的车流在宝岛公路疾驰,沿线两侧迎面扑来的一块块光怪陆离的店招:“潘多拉”“俏小姐”“神仙翁”……真叫初来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旅游大巴的司机眼睛一点不会走神,他认准了哪家店,吱的一声停下来,伸长脖子向窗外一看,哟,这不是槟榔店吗?  相似文献   

16.
梁宪英 《台声》2008,(7):35-37
去年11月,我完成了第四次台湾之行,率山西省教育界人士赴台交流。此前10余年间,我曾3次踏上宝岛。这几年来,那块土地发生的事,不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社会的、生活的,我都在随时关注,而时不时的台风,大大小小的地震,突如其来的“非典”,又给我带来种种不安。台湾,那是我时时刻刻牵肠挂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4月的上海,杨柳吐绿,鲜花绽放,到处春意盎然。4月18日,台湾著名画家周荣源的“宝岛风情”画展,在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典园林豫园拉开序幕,展出的水墨和水彩作品近百幅,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祖国宝岛的自然风光、民俗民风、人文景观、都市生活和乡镇习俗等风情,让前来观赏画展的上海民众,仿佛走进了祖国宝岛台湾……  相似文献   

18.
黄翔 《两岸关系》2008,(11):45-45
“宝岛台湾,我们来了!”9月30日上午,带着对宝岛台湾的向往,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游福州首发团的成员们向前来送行的亲友挥手告别。 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游首发团总计有9个团共257人,分别循厦金航线、泉金航线和“两马”航线三条海上直航航线,抵达金门、马祖,再中转赴台湾本岛。  相似文献   

19.
近期,贵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赴台参访团一行8人,应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的邀请,在宝岛台湾举办“二〇〇九多彩贵州原生态摄影大展”。  相似文献   

20.
凌之 《两岸关系》2010,(8):58-60
“一代宗师”徐悲鸿从太湖之滨走向世界,终其一生足迹遍及万里河山,却无缘踏上宝岛台湾。然而为什么徐悲鸿与台湾又有千丝万绪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