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不仅对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搞好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同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以国有小型企业为主且大多举步维艰的江西省丰城市,把力量集中在25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深化上,力求有所突破和有所作为,目前正沿着既定的思路和目标扎实推进。现实严峻不改革没有出路目前,丰城市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四多四难上:一是亏损企业多,减亏难。全市25家国有工业企业,除少数能盈利外,有16家属亏损,其余企业获利能力几乎为零;二是债务多,自我积累难。25家企业总负债达645亿元…  相似文献   

2.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亏损曾加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有的地方甚至把搞活国有大企业视为畏途。然而,烟台市却出现了大企业日子越来越好过的现象,唱出了新时期的“大风歌”。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6.29%,实现利税、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4.31%和38.48%,其中利润增长幅度高出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1.75个百分点。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强有力的支撑下,全市财政收入以41.8%的速度迅猛攀升。 风景这边独好。烟台市大中型企业高效益发展的奥秘何在?  相似文献   

3.
一、上海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现状和原因分析当前,上海工业生产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发展不平衡,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突出地表现为国有工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比较多,亏损金额上升较快,少数行业呈全行业亏损,影响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上海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情况当前,上海市有乡以上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9883户,其中大中型企业923户。国有企业2028户,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659户。集体工业企业5202户,其中乡办企业2850户。其它类型工业企业2653户,其中”三资”企业1277户。…  相似文献   

4.
柳州市有工业企业1023家,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101家,约占企业总数的10%,但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6%、81%、86.2%、83%。199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2.21亿元,比1992年增长30.3%,销售收入175.73亿元,增长63.1%,实现利税22.29亿元,增长63.5%,其中利润总额10.13亿元,增长101%。柳州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能促进柳州市经济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我们是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呢? 一.转变职能、更新观念,积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我市国有企业负荷太重,自我造血功能差的状况,市委、政府组织各职能部门领  相似文献   

5.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十分关切的事情。1997年7月,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年4月至8月,江泽民总书记分别在成都、武汉、西安、青岛、大连五次主持召开了省市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表明了党中央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抓住机遇,苦练内功推动军工企业“转轨变型”西安秦川机械厂党委副书记李玉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大中型企业要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国有军工大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方面遇到了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同面临的...  相似文献   

7.
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难点及对策赵庆华,吴波在多种经济成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收人中仍然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尽快转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由...  相似文献   

8.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坚定决心和信心,江总书记在辽宁视察的讲话中一再强调这个问题。他明确指出,我们完全有条件把国有企业搞好,我们对此充满信心。从更高的角度看,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辽宁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左右着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占全省工业的3/4,税利占3/4,产值占6成,工业增加值占2/3。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体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在辽宁体现得更充分。这一地位和作用说明,能否搞好国有  相似文献   

9.
一、纺织行业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牡丹江市纺织行业现有工业企业23户,其中国有企业1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6户。企业全部资产96,998万元,其中国有企业资产86,998万元;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78,000万元。全部负债208,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减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负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分析和研究国有大中型企业负担过重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复关谈判以来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取得了可喜成果 ,但离WTO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改革已进入关键时刻。我国加入 WTO,对国有大中型企业 ,既有利 ,又有弊 ;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面对加入 WTO的机遇和挑战 ,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遵循WTO的规则 ,全面深化改革 ,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振兴龙江国有大中型企业王洪斌,秦经韬近几年来,尤其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其发展中也确实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最近对我省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中,分期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党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企业领导干部 为什么要讲政治 陕西澄台矿务局党委书记王培锋:首先,企业领导干部讲政治,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公有制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而搞好企业,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7,(10)
中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近40万户,其中大型工业企业5000多户,占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总户数的8%左右,但其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均占总额的60%左右,净资产、利税都占总额的70%以上.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加快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和希望之光;另一方面,经年难止的亏损面和居高不下的负债率,遏制着企业的活力与效益.成为当前国有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国有大中型企业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当然需要深化改革,需要企业制度创新,但包括经营者在内的企业干部队伍,却是国有企业的活力之本.这组专题,试图探讨如何开发、培育、激励、监督企业的干部队伍,以激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6.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宏观上,经营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要不断完善、 健全;微观上,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机制、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唯有如 此,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步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王志文 《求知》2000,(9):30-32
根据国家划型标准,截至1997年末,我市工、商、建、农、外经贸5个系统共有国有大中型企业429户,其中亏损企业184户,亏损面42.9%。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到2000年末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20%左右”的要求,全市184户大中型亏损企业要控制在85户,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中国政研会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上海基地举办地方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研修班。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为研修班作思想道德建设专题报告。来自各省区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负责人80余人参加了研修学习。  相似文献   

19.
就黑龙江省来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改革,主要是按照《全省三年搞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实施意见》的要求,对238户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采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关键,取决于微观基础重塑—一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邓小平文选佛三卷,第192页)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及随之而来的权利变化、政经分离、政企分开,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同上书,第192页)根据邓小平同志“关键要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指示,近年来上海的理论界、企业界大胆探索了多种改革思路,指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从而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