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国反腐败斗争面临新的形势与要求,反腐败立法体系亟待进一步建构完善。在立法体系发展方向上,需要实现立法理念的重构升级、立法布局的优化完善以及立法形态的系统融通。在立法体系的框架重构与侧重上,需要构建集中型反腐败和预防、调查与惩治一体的反腐败立法体系,并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立、改、废,理顺反腐败参与机构的工作关系。要侧重针对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问题立法,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反腐败立法,完善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专门立法。在立法模式上,要探索制定统领性国家反腐败法,构建更为有效的预防、调查与惩治并重的反腐败法律体系和更为全面的廉政教育引导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法治腐是国内外反腐败斗争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重视法制建设和反腐败立法,我国反腐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初步建立了一套惩治腐败犯罪的法律体系。党中央提出了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反腐败新思路,反腐败实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已经成为我们党反腐败的一条重要方针。《实施纲要》和《规划》明确提出预防为主、惩防结合的反腐败战略,更注重制度建设,强调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法律体系。西方各国的反贪腐犯罪立法,注重事前预防和综合治理两个方面。在我国反贪腐立法过程中,借鉴域外反腐败立法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完备的反腐败法律体系是从根本上依法反对和防治腐败的基础。创新和完善反腐败法律体系 ,必须构建权力制约的法律体系 ,必须建立并完善反腐败的法律体系 ,必须建立并完善权力监督的法律机制 ,必须建立健全反腐败法制化的组织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腐败治理法律体系存在着立法理念滞后、法律体系不完整、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协调不顺畅、国内反腐法律与国际反腐法律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应当重塑立法理念;协调国家反腐法律与党内反腐法规的关系;健全腐败治理法律体系,制定《反腐败法》,健全对权力腐败的预防性治理法律体系,健全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的法律规范;重视反腐败立法的国际合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完备的腐败治理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根治腐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不同国家在各种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等方面制定了不同的反腐败战略。分析研究国境外的反腐倡廉措施,从理论维度、顶层设计维度、过程控制维度为我国高校廉政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法律体系上的不足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将腐败行为定为国际犯罪的同时,还确立了反腐败的科学理念和策略,形成了全球打击腐败犯罪的法律准则。《公约》所确立的反腐败机制是各国反腐败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类法律文明成果的体现。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我国法律与《公约》的接轨问题,笔者从实体和程序等方面对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一直重视官员的选拔、推举与任命。中央政府建立了垂直管理的审判与检举体系,以便统一反腐败法律的适用。为了堵截腐败行为的发生,中国古代刑法设立了多个相关罪名,对官员以权谋私的行为进行处罚,这些都是我国反腐败法律思想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黄凤兰  甫玉龙 《理论前沿》2006,482(17):22-23
反腐败已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个重要任务,必须尽快完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为实现公民权对公权力腐败的有效遏制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公共权力腐败的社会治理是治理腐败的有效方式,需注重强调社会力量在制约公共权力和腐败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建设国家廉政体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反腐模式社会化方面来讲,以社会治理腐败具有其必然性,而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夯实反腐败社会基础、创新腐败治理模式、提升腐败治理实际成效、提高腐败治理几率、加大腐败的道德成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预防腐败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廉能管理是有效预防高校腐败的重要举措。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给予高校廉能管理工作很大的启发。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高校廉能管理的“三个境界”,做到“内修于心”、“外束于行”和“内外兼修”,切实领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深刻含义,真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1.
制度建设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改革,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途径。世界各国均将制度建设作为反腐败工作的根本任务。各国反腐败体制建设具有如下特点:体制较完善,反腐败措施多样化;法制化建设是反腐败斗争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规范公务员的管理;社会透明化,媒体已成为反腐败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国际合作反腐败的联合斗争已成趋势。实践证明,反腐败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要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趋势、根除腐败行为,必须在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成果、汲取世界各国反腐败经验的同时,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新时期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大力开拓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反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逐步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快速有序发展,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效能的有力保证。本文在厘清腐败的定义、类型和辨别腐败与寻租的异同的基础上,重点对地方政府腐败的原因进行制度性分析,主要从预防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建设和惩治制度建设的不到位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腐败案件呈现高发、多发趋势,腐败分子利用制度漏洞构筑腐败链条,腐败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使反腐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反腐败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反腐败的综合治理,创新和完善制度机制,从预防和惩治两方面入手,加强源头治理,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败的一剂良药,西方发达国家为我们反腐败提供了思路,我们应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加强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要努力破除改革的瓶颈,加强官员的申报意识,构建行之有效的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4.
法治反腐就是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完善并健全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不能腐的惩戒机制;有效发挥司法机关刚性反腐作用,严惩腐败分子,建立不敢腐的防范机制;理顺反腐败机构设置,完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腐败与反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在惩防体系操作层面上,建立动态反馈纠偏控制系统,有利于更有效地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60年代香港腐败之风盛行的社会背景与我国大陆现在出现腐败现象的情况非常相似,例如行政权力的膨胀、法律的不完善、经济的高速增长等。香港依靠建立廉政公署为主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反腐败的胜利,其中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参考。借鉴廉政公署成功经验,不是照搬其组织架构,而是要掌握其工作体系的精髓。主要是提高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查处与防止教育并重、发动群众和保障反腐败队伍自身廉洁高效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成本理论与反腐败策略李泽明当前,腐败与反腐败斗争起伏剧烈,并为社会所瞩目。本文试运用犯罪成本理论,探索腐败与反腐败的客观规律,以求确定反腐败的宏观和微观策略。一、腐败成本和反腐败成本及其收益分析腐败成本是指腐败行为人因实施腐败行为所承受的精神性、物...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腐败犯罪呈现高发、频发态势,惩治和打击腐败犯罪尤为迫切。纵观世界各国,反腐败的有效途径是法治反腐,而法治反腐的最佳制度是国家刑事政策。但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存在层级不清、体系混乱、衔接不畅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我国腐败犯罪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反腐败刑事政策内涵,重新构建反腐败刑事政策体系,转变反腐败方式,尝试建构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败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在中央苏区执政之初,就能够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并且从建立财政、法律、监督制度三方面着手,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制度反腐之路。党在全国全面执政的今天。汲取苏区的宝贵经验,强化制度建设,仍是反腐败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通过为我国打击腐败犯罪、解决贪官外逃问题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法律武器。公约在刑事程序方面作出了许多特别规定 ,主要包括 :增强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 ;强化对被追诉者的程序控制和实体处罚 ;提升反腐败机构的侦控能力 ;加大对被害人的保护力度 ;拓宽证据收集渠道 ,降低证据运用的法律要求 ;加强反腐败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我国刑事诉讼同公约有不少契合之处 ,但也存在很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承担反腐败职能的机构不独立 ,难以抵制各种压力的干预 ;举报制度存在问题 ,获取腐败犯罪信息的能力不足 ;侦查方式单一、落后 ,无法满足打击腐败犯罪的需要 ;证据制度不健全 ,不利于收集打击腐败犯罪的充分信息 ;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不力 ,影响反腐败工作的法律与社会效果 ;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给利用公约追回外逃资金造成困难。为强化刑事诉讼对腐败犯罪的追诉能力 ,有必要对我国相关立法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