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2008年10月18日至21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次年会,由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  相似文献   

2.
剑羽 《党史文汇》2005,(11):53-53
2005年10月20-23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六届年会在重庆召开.  相似文献   

3.
《党的文献》2012,(2):110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拟于2012年9月在江苏南通联合召开"毛泽东诗词与中国诗歌的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第12届年会。  相似文献   

4.
2020年11月19日,"新时代习近平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年会召开。与会学者从新时代习近平引用和阐释毛泽东诗词的基本情况、主要指向、重要意义以及彰显的伟大精神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学者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对毛泽东诗词的引用和阐释,彰显了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展示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自信。  相似文献   

5.
《党的文献》2018,(1):17-17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毛泽东诗词研究,本会与湖北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拟在湖北武汉联合举办“毛泽东诗词与‘文化自信一’学术研讨会暨本会第17届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历来,毛泽东的诗词多被从政治的角度欣赏,本文从诗词意境和表现方法的角度剖析了毛泽东诗词的大家风范,也从社会和历史的人文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分析了毛泽东诗词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孙东升 《党史文汇》2007,(10):49-51
2007年8月21—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协办的第三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革命圣地井冈山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向会议发来贺信。逄先知、陈昊苏、李捷、黄浩涛等领导,’竹内实、顾达寿、杨义、陈晋、朱向前、何火任、吴正裕等国内外专家学者,毛泽东的亲属毛新宇等70余人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毛泽东诗词研究成果丰硕 ,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但是 ,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第一 ,对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定位出现了怀疑、贬低的倾向 ;第二 ,毛泽东诗词研究中既存在政治庸俗化的倾向 ,又存在淡化政治、远离政治、轻视作品思想内容的倾向 ;第三 ,在毛泽东诗词的所谓全集、全编、足本的出版物中 ,存在贪多求全、滥收作品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纵观毛泽东伴随其漫长革命生涯的诗词创作历程,有两个高潮时期,前者在1935年前后的长征阶段,后者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修”时期。作为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毛泽东,其诗词创作的主题,主要是“长征”(可以作为打天下、创业——反蒋、抗日、建国的代名词)和“反修”。出现这两个创作高潮期,正是艺术规律使然。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或上品.则集中出现在第—个高潮期,谓之“长征诗词”。  相似文献   

10.
试论研究毛泽东诗词版本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毛泽东诗词版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辨别传抄的毛泽东诗词的真伪 ,二是有助于了解毛泽东诗词所发挥的社会历史作用 ,三是有助于弄清毛泽东修改自己诗词的情况。考察版本的来历 ,考察同版本内容相关的人和事 ,可以为判断毛泽东诗词的真实性提供主要根据。研究各种毛泽东诗词版本、特别是 1 95 7年以前的版本和海外版本 ,了解其发表的日期、载体、发行范围和数量 ,搞清毛泽东诗词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有利于了解毛泽东诗词在社会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对每首毛泽东诗词的各种版本加以科学的比较 ,也有助于弄清毛泽东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诗词的 ,从而更好地把握他的诗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热潮 ,其主流是健康的 ,但研究中也出现了某些误读现象 :有人以解读社会科学论著的办法去解读毛泽东诗词 ,企图从中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略 ,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徒劳无益 ;有人以现实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浪漫主义的作品 ,导致了对毛泽东诗词理解的隔膜和贬损 ;还有人以所谓“纯诗”的标准来衡量毛泽东诗词 ,衡量的结果是使毛泽东诗词的整体风貌走了形、变了样。评论毛泽东诗词有广阔的自由空间 ,但这个自由又必然要受诗词意象、意境等的制约 ;超越了这个制约 ,就会形成错位而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共写了四十来首诗词。研究这些诗词,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结合:第一,要和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发生的历史巨变,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过程结合起来;第二,要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处的不断变化的国际背景结合起来;第三,要和毛泽东的历史发展观结合起来;第四,要和毛泽东的文艺主张特别是他的诗论结合起来。在研究中既要重视它的思想内容,也要重视它的艺术特色;既要学习和运用毛泽东诗词中反映的精神风范,也要把研究和宣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毛泽东诗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诗教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毛泽东诗词充分反映了他语言运用上的天赋与才华,文章通过对其诗词的具体分析,对毛泽东诗词中语言的大众化、语言的锤炼及典故、成语、神话的活用等语言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酷爱中国古典诗词,经他圈点批注或引用过的诗词曲赋共计1692首。毛泽东读过的诗词多,记忆力惊人,加上他丰富的联想,在与人接触中,往往对方刚报出姓名,他便马上联想到相应的诗词,使谈话陡然增色。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既是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又是毛泽东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达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形成雄浑、豪放、壮丽、优美的艺术风格。臧克家曾说,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毛泽东诗词广泛传播与普及,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本文撷取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毛泽东诗词创作、传播、研究过程中的若干珍闻、要事和重要成果,以期加深人们对这种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吴正裕 《党的文献》2014,(2):113-117
美国斯图尔特·施拉姆教授和日本学者武田泰淳、竹内实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1946年,诗人佩恩在延安访问期间曾听说编印过一本收录有70首毛泽东诗词的诗词集。这一信息受到了毛泽东诗词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追根求源之后,终于在《林伯渠同志诗选》中发现了《读〈风尘集〉有赠》诗二首,经过研读与分析,可以推断出诗中提到的《风尘集》就是毛泽东编印的第一本个人诗词集。据考证,佩恩关于这一诗词集的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存在讹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诗词集的名称应为《风尘集》,而不是《风沙诗词》或《风沙集》;第二,诗词集应是毛泽东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之间在瓦窑堡编印的,而不是在延安;第三,收录的诗词篇数应为7首或17首,而不是70首;第四,印数极少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写了一首《和柳亚子先生》的七律,以答复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而同人知道柳亚子大多也正是得助于渎毛泽东的诗词。  相似文献   

18.
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创作的诗词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文化的精神形态,毛泽东诗词是其中的典范。毛泽东诗词"话"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艺术表达,人民大众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艺术刻画;毛泽东诗词是大众的"话"——寓马克思主义真理于大众化的典故,具有民歌化的大众作风,开拓大众口语的新境界;毛泽东诗词用大众的"话""话"大众,具有鲜明的人民大众性,是二十世纪中国大众的诗意"话"剧。  相似文献   

19.
关于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 ,在该诗 1 978年 9月 9日首次在《人民日报》发表前后 ,从高层到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者中 ,均有人提出疑问。由于诗的创作和书写时间不能确定 ,以致国内外出版的许多毛泽东诗词评注、赏析、鉴赏等著作中 ,对这首诗的内容出现了许多自相矛盾、令人费解的阐释 ,成为毛泽东诗词及书法研究中的一个疑案和悬案。从该诗的内容、手迹风格、毛泽东创作追怀诗的有关情况等方面来分析 ,这首诗不应当写于 1 96 3年 1 2月 ,而应定为 1 972年 1 1月罗荣桓 70寿辰或 1 973年 1 2月罗荣桓逝世 1 0周年时为宜。  相似文献   

20.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10,(12):40-41
国人皆知,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至今却鲜为人知。 渝州赠词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与蒋介石谈判国内和平,由延安飞抵重庆,轰动山城,令世界瞩目。时据重庆的柳亚子亦深为毛泽东的伟大气魄所折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