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立家 《廉政瞭望》2010,(14):20-21
进入新世纪,中高级官员主动辞去公职到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属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当王振耀辞去现有职务到壹基金研究院时,这件事就变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引起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孟建柱的官场经历并不复杂,但转折性却较大:从上海前卫农场一步步进入上海市委常委班子再到江西,最后进中央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长。但据熟悉孟建柱的官场人士介绍说,孟建柱走到哪里,在哪里留下的都是低调、务实、亲民和铁腕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2,(7):58-58
据5月21日的《新快报》报道,39岁的骗子邹斌勇自称是国家发改委的副司长,多年来以此身份结交一些官场及商场上的朋友。多名受骗人称,他们刚开始与邹接触都是通过熟悉信任的人。不少人把他捧为上宾。  相似文献   

4.
高艳柱 《党课》2007,(9):70-72
“官际关系”是指官场上官员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包括上下级官员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官员之间的关系。官场上的“官际关系”健康与否,对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影响很大。一旦“官际关系”出了问题就会为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适合的土壤。因此,在大力推进反腐倡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官际关系”,对不健康的官场关系必须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5.
官场潜规则是政治运行的顽痼疾:是官员堕落的催化剂;是官场腐败的保护网。官场潜规则的存在和盛行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执政能力,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根除官场潜规则。作者在分析官场潜规则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根除官场潜规则的对策。“破网”、“亮权”、“治软”、“建制”的建议对根除官场潜规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庆晨 《党课》2012,(13):76-77
官场的腐败有多种表现,其中之一就是官员出行(出巡)时大肆张扬,地方官员借迎送上司之机大搞迎送、大摆宴席,造成铺张浪费。不过,自古以来,国人就对官场上的这种行为憎恶不已,而对低调出行、不事张扬的做法赞扬有加。  相似文献   

7.
官员与演员     
戎旭 《党课》2014,(14):80-83
官场不是戏院,千万别演戏。官员与演员本来就不是一个行业,可不少官员越来越像“演员”,一些五味杂陈的官场戏说时有耳闻,让人不能不说道说道。今年2月27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据媒体统计,金道铭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第21位省部级官员。  相似文献   

8.
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句话来形容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建设交通局原副局长姚久纲的官场履历显得很贴切。他硕士研究生毕业工作才一年多,就被提拔为副局长,被人称为当地的官场“新星”。可这颗“新星”升起来才两年,就因腐败而陨落,成为一颗“流星”,在项王故里上演了一出“拍案惊奇”。  相似文献   

9.
三种明显的两极对立现象宋武如果稍稍留意一下如今的社会心态,就会发现,在"官场"内外,有三种明显的两极对立现象。其一,是"知识圈"与"官僚圈"的对立状态。"官场"中人──不是全部,但也不是少数,一提起知识分子当领导,就颇有微词。在他们看来,知识分子搞专...  相似文献   

10.
申子 《党课》2010,(24):72-73
官场、官道历来是世人谈论的热门话题,在一个“官本位”和“权力拜物教”盛行的社会里,各种官场上的歪经歪道,更是泛滥于《权术》《官场》等无数典籍里,充斥于觥筹交错的酒桌上,淹没于窃窃私语的神秘中。于是乎,为官之道越说越神乎,官场之水越涉越玄乎,为官之经越念越邪乎!  相似文献   

11.
徐浩程 《廉政瞭望》2014,(17):13-13
最近由于工作关系,我密集地见了十多名官员,外省为主。这些官员均是“80后”,年纪最小者也有3l岁了,他们均是在大学毕业后就通过公考进入官场,算得上是当初标准的“三门干部”。经过十年左右的官场生涯,他们基本上有几个其同点:  相似文献   

12.
把好"官场"入门关──"改造我们的官场"系列谈陈文敏《党风与廉政》杂志以"改造我们的官场"为题,开展讨论,集思广益,对于我们加强政权建设,清除官场腐败风气和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制度都是颇有裨益的。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前的干部队伍中在思想认识、道德...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8):51-59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中纪委反贪局找谈话。”这是在中国官场上流行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4,(20):9-9
所谓“官场逆淘汰”,即官场中存在的平庸淘汰杰出、劣质淘汰优胜、小人淘汰君子等,致使具有真才实学和道德操守者,遭到冷遇、排挤、打击的现象。官场中人对此如何看?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有媒体做了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15.
陷阱,始于狩猎,继于战场,复于商场,扩展于各个方面。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托儿”:卖布的有布托儿.看病有医托儿。婚介所有婚托儿……这些“托儿”,就是陷阱。还有人们常见的各种“套儿”、幌子或诱饵,也是陷阱;到处都有陷阱,官场也不例外。唐朝女皇武则天就说过,官场处处有陷阱。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16.
文人从政,最怕两件事,一是怕进入官场后被既定的游戏规则左右或腐化,失去了文人本真;二是怕以单纯的文人之道待官场,文人气质与官场规则擦枪走火,在坚硬的权力体系中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7.
<正>在河南官场,张锦同与赵海燕曾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丈夫张锦同官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书记、局长,妻子赵海燕担任三门峡市委书记。一名熟悉当地政情的人士介绍:"在我的印象中,夫妻俩均同时担任正厅级一把手的,几十年来就只有张锦同与赵海燕。"然而从2016年开始,这个官场"模范家庭"开始坍塌。当年7月,时任三门峡市委书记赵海燕落马。一年多之后,丈夫张锦同步妻子后尘,被河南省纪委人员从家中带走。随着调查深入,人们逐渐发觉,这对正厅级夫妻的家庭,从私生活到工作  相似文献   

18.
警惕:官场浪费的黑洞蔡恩泽时下,形形式式的官场浪费在侵蚀着党和国家的肌体,在动摇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的根基,在僵化着于群关系。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国家机关工委率先喊出“向官场浪费宣战”的口号,一场围剿官场浪费的战斗已在全国政界打响,党政官员俭朴供职,人...  相似文献   

19.
要重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改造我们的官场”点滴谈吴书斌,梁小玲《党风与廉政》开了一个“改造我们的官场”的选题,觉得很有新意。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吧,正好借这个机会,谈谈我们个人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共勉。要改造我们的“官场”,首先要弄清我们的“官场”到底...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0,(8):16-17
中国古代的官场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吸纳人才的同时又在毁灭人才。自上而下的官员任命制,是形成人身依附和人身控制的制度,要想做官,必先获取了当奴才的合格证和卖身契之后,才能混迹于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