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升元 《理论探索》2005,(1):105-106
特别权力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 ,其法律救济主要是以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为原则 ,有限适用司法审查。代替性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行政申诉、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谈判、调解及仲裁等 ;有限适用司法审查主要指根据“重要性理论”和正当程序原则对特别权力关系进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日益普遍,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增长迅速。由于知识产权纠纷一般当事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使得传统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模式很难及时有效地处理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世界各国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制度,理应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着力构建,这有助于公平高效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相似文献   

3.
提升政府效能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融合下的电视问政为公民在场参与政府效能评价提供了可能,经由现场直播和场内外互动形成的舆论压力及其引发的行政问责,成为公共部门提升政府效能的驱动力。公民在场、媒体融合和行政问责构成电视问政提升政府效能的运行机制。电视问政的优化应积极介入公共服务项目的事前协商,构建"事前协商-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一体化平台,实现电视问政对政府效能提升的全流程覆盖。  相似文献   

4.
白路  赵孝威 《学理论》2013,(15):155-156
清代豫西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争夺用水权的纠纷频发。豫西民众和官府在应对水权纠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水利碑刻与实地勘察为基本依据,以官方调解和民间调解为基本解决途径的富有特色的水权纠纷解决模式。探讨这一特殊的水权纠纷解决模式对于进一步了解清代豫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在对外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依然起着主导作用,由此引发了不少行政纠纷。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处理这些投资纠纷,可以援引行政法的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以及信赖保护原则,以规范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行政行为,并平衡社会公共利益和外国投资者的信赖利益。地方政府应该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同时,更应注重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对外商的投资者利益给予充分的信赖保护。"招商"重要,"保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二代身份证的换发,身份证重号现象大量浮出水面,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断见诸Ⅸ%。本文在介绍该类现象井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解决该类纠纷的具体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后,建设和谐社会就成为各界的共识和时代主旋律。被国外法学界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是新形势下解决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本文以深圳为例,论述大力发展和完善人民调解与和谐深圳的关系。一、发展和完善人民调解是建设和谐深圳的内在要求1.深圳正处在民间纠纷的多发期民间纠纷通常是指发生在民间社会、公权力依法无须主动介入的纠纷。深圳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其民间纠纷不仅没有减少的趋势,反而还出现了有别于其他城市的…  相似文献   

8.
相庆梅  刘冬 《理论探索》2011,(3):129-132
在"蚁力神事件"和东华经贸(集团)公司集资诈骗事件中,政府对受害人进行了补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政府对受害人的补偿性质上属于特殊状态下为维稳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并不能作为一种广泛的普遍的解决办法。民事诉讼应是解决涉众型经济犯罪受害人补偿责任的正当程序。我国应以解决该类事件为契机,从法律上确定政府对受害人的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验的层面展示了皖北Z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纠纷的表现形式、种类及其解决方式的选择,认为在推进农村法制化的进程中,在解决其纠纷的选择上,农民不是付诸法律及国家正式权力,而是更多地选择一种传统解决纠纷的方式。这种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集中体现为依靠村中权威的调解解决纠纷。然后,本文探索性地分析了维系这种付诸传统以解决纠纷的背后动因,在此基础上质疑了不顾农民的感受的为法制化而法制化的送法下乡、司法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10.
高敏 《学理论》2013,(21):90-91
城市拆迁中的冲突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强势的政府和开发商面前,社区居民因资源的稀缺而沦为弱势群体。为此,专业的社区工作对城市拆迁冲突的介入以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是一条可行的方法。将揭示社区工作与社区居民维权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社区工作者在解决城市拆迁冲突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和介入途径。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中国"视域下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具有法治化、有效性和系统的调和等特点。比照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目标和标准,可发现行政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系统性"疏漏"、各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未得到发挥、各纠纷解决方式间衔接不畅、各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与负担配置不协调、纠纷解决的有效性不足、纠纷解决的法治化程度不高、纠纷解决的权威性、中立性和专业性不足等现实偏差。建议采取一种系统改良的路径,对行政纠纷解决机制进行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2.
诉讼是一种权威性的纠纷解决方式,但绝不是万能、唯一的纠纷解决方式。我国现行纠纷解决机制体系过于突出法院在解决社会纠纷中的地位和功能,导致纠纷解决机制系统内部不协调、不同机制间衔接程序不合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被闲置等问题。现行纠纷解决机制已无法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求,因此,为了促进我国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协调与整合,实现我国现有纠纷解决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当前应当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房屋拆迁纠纷是当前带有某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制度是解决拆迁纠纷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都市区近年的1 893件房屋拆迁裁决为典型实例,研究这种行政裁决制度的实际运作效果以及拆迁矛盾的主要争议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三点立法建议:一是以程序公正来保障拆迁当事人的利益均衡;二是进一步提高拆迁行政裁决的中立性;三是以法规规范的形式建立科学的房屋价格的发现机制。  相似文献   

14.
袁小彬 《团结》2012,(6):48-50
社会矛盾纠纷.系在特定社会主体之间发生的.因各方利益冲突而引起的一种对抗行为。由于主体不同,产生冲突的利益种类不同,对抗方式不同,社会矛盾纠纷的形式存在众多差别。为了解决这些纷繁复杂的纠纷.相应的多渠道纠纷解决机制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诉讼、仲裁、行政处理、调解、信访等在内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有效的处理了大量的社会纠纷。而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和专业人士.有责任有优势积极参与到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当中.帮助各种矛盾纠纷特别是基层纠纷得到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化解.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调解的存在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及现代社会的法律背景。调解具有解决婚姻家庭纠纷的必要性。婚姻家庭纠纷的多样性和纠纷当事人追求婚姻家庭纠纷解决价值的多元化,决定了调解可成为婚姻家庭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同时,调解中体现的"和"的思想及调解解决纠纷较之其它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使其具有解决婚姻家庭纠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8)
面对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中出现的"边缘地带、真空地带"以及"二次司法"等现象,我国的现有法律涵射范围有限,习惯法就时不时地介入到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来。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二者关系如下:民族习惯法是国家法制定的起源;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互相配合,作为两种完整的体系独立存在着;国家法需要吸收整合民族习惯法;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功能互补、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收:正当程序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收正当程序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和加剧了溢用土地征收权,侵犯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土地合理利用以及社会安定和谐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土地征用正当程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1)
建立完整的纠纷解决机制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国目前的纠纷解决机制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群众法制意识的增强,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面对日益增长的案件不堪重负,而非诉解纷机制则面临严谨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缺失等问题。由此,我们应以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以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为基础理念,从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裁决等多渠道,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达到提高解决纠纷效率的目标,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彝族纠纷解决群体性的法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居盛  邓陕峡 《学理论》2009,(14):93-95
彝族纠纷解决的群体性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直接诱因。家支成员共利义务、社会变迁、纠纷解决权威的缺失和习惯法的影响是彝族纠纷解决的群体性的主要原因。从法社会学的角度看,群体性是彝族纠纷解决机制的本土资源,有存在的合理性,应该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相似文献   

20.
翟崑 《瞭望》2005,(41)
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马六甲海峡上空每周将有6架飞机执行空中巡逻,以对付全球最严重的海盗活动以及可能的恐怖袭击。这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四国为解决马六甲困局所作的最新努力。马六甲困局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安全困局。目前,全球三成以上的液化气,四成的商品,五成的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