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等"是现代文明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但对它的理解却颇有争议,包括法律上的平等。人与人的差异显示了平等观念的核心——人权,人权的基本要求是人格的独立和与此适应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不能把平等理解为无差异或把所有的差异理解为不平等。因为人与人的差异并不一定是不合理的,人与人的差异的产生有自然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只有后者才可能是不合理的,才是平等观念所反对的,其中的要义就是使所有人享有"人权",即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人"的尊严和与之适应的物质待遇。平等的要求仅限于此,超出此义,必陷入荒谬。现代法律应以平等为原则,从制度上限制因社会原因所造成的人与人的不平等,并平等地适用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法律可以从立法和司法多种途径追求平等和保护人权,但其只能从制度层面为平等的实现创造条件,法律不可能消除一切不平等,法律更不会消灭一切差别。相反,法律在对平等的追求中还要保护合理的差别,故此,法律的公平原则中包含着差别原则。  相似文献   

2.
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之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平等的公理性缘于人类平等的普遍性 ,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特性”的“人的本性”就是性别平等的“最终根据”。至于如何实现性别平等 ,女权主义存在同一平等理论与差异平等理论的争论。而无论是同一平等抑或是差异平等 ,都是通过赋予妇女法律权利的方法。这种法律方法由于不能改变传统法律的结构性环境 ,从而不能使性别平等的法律在现实中真正得到实现。因此 ,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 ,必须是重新审视而不是回避传统法律上关于性别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划分结构。  相似文献   

3.
闫国智 《法学论坛》2003,18(5):20-26
平等关系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成员主体意识的普遍提升 ,在人的关系中 ,任何一方失缺该意识 ,都不可能有平等存在。法律平等是绝对平等与相对平等的统一 ,立法平等是法律平等的本体 ,没有立法平等就没有适法平等。平等是最基本的法的价值 ,也是贯通于其他法价值之中对之具有纠偏、定向作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熊轶 《法制与经济》2008,(14):76-77,114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5.
公民受教育权是宪法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受教育待遇的平等,现实生活中公民的受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迫切需要立法权的积极作为,并且必须为受教育权平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法律的平等价值的概念、法律在追求平等方面的保障作用、我国法律上对平等权的规定、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律平等价值的实现和完善等方面作出阐述,明确法律的平等价值的重要性,坚定追求法律平等价值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平等权在我国《宪法》中表述为“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中被具体化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而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不平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通过司法解释将“法律适用不平等”作为“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情形之一,作为法定再审理由,可以解决适用法律不平等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客观存在的,他们的权益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揭示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问题展开讨论的原因,指出由于他们缺乏对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因此弱势群体应该享有的最基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最后指出要想有效的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只能通过平等分配资源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法律监督与控辩平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监督与控辩平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人民法院审判活动是否不折不扣地依法实施本阶段关于控辩平等的规范,却是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审判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因此,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是控辩平等理念规范得到实施的重要保障。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控辩平等规范和保障存在不足,特别是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此类规范实施法律监督的操作程序的规定十分欠缺,同时办案人员对于控辩平等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存在不足,尽快完善刑事诉讼法和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的格局下,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转型成本的承担者,而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各方利益搏弈的结果,因而树立立法平等理念,对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立法平等的内涵出发,分析转型期新农村建设为什么需要立法平等。  相似文献   

11.
刑法平等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平等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平等原则在我国刑法上的反映。刑法平等原则包括立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两个方面。立法平等包括三个层次,司法平等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论刑法平等原则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邦友 《现代法学》2002,24(3):104-112
平等是指人们相互间权利获得与义务履行的相同性 ,它应是一种相对平等、地位平等。刑法平等应是权利意义上的人人平等 ,它以形式平等为原则 ,反对结果平等 ,但同时也应包括实质平等的内容。就目前而言 ,可接受的实质平等只能是给弱者优待 ,而不能给强者特权。上述意义的刑法平等原则 ,应在基本原则中居于最高地位 ,应担负起罪刑法定、罪刑均衡无能为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法律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主权平等是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不但在一些国际法学家的学说中得以阐明 ,而且也被现代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国家主权平等实质上是一种法律上的平等 ,它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法律效果。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 ,坚持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平等自由一直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这在我国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严复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在政治学领域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自由学说,他对西方自由学说的理解是准确的和深入的,他的介绍基本遵循了自由学说的原义;在自由与民主、自由与法律、个体自由与国家自主以及经济自由、思想自由等问题上,他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倡的新自由主义学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丁亚丽 《法制与社会》2013,(25):248-249
平等就业权是妇女劳动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贯彻男女平等原则的具体要求。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有利于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劳动创造性,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原因,结合法律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控辩平等是指法律地位的平等、机会和手段的对等、竞赛规则的公平。检察官具有法律守护人的使命,负有客观义务,检察机关对法院的监督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程序性的监督,不可能使检察官成为“法官之上的法官”。检察监督不仅不会损害控辨平等,反而有利于保障控辨平等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制定反垄断法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平等适用的法律原则和理念,即一方面中国反垄断法应当平等地适用于国内的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另一方面也应当平等地适用于国内的和国外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这也应当体现在将来的反垄断执法和司法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平等就业权初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就业歧视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日益盛行,形式多样。就业歧视现象侵犯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也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我国的就业立法和就业理论研究的滞后与不足,凸现平等就业权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如何在立法上明确就业歧视的内涵、判断标准以及法律救济,是确立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反对就业歧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控辩平等是指法律地位的平等、机会和手段的对等、竞赛规则的公平。检察官具有法律守护人的使命,负有客观义务,检察机关对法院的监督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程序性的监督,不可能使检察官成为法官之上的法官。检察监督不仅不会损害控辩平等,反而有利于保障控辩平等原则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王敬文 《法学》2024,(2):32-43
区域协同立法对解决地方立法间的冲突、构建一体化的区域法治环境、促进区域内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立法规定了区域协同立法制度,但在实施中仍存在法律规范供给不足的问题,包括协同主体存在争议、协同权限不明确、协同形式未确定、协同立法效力未明确,以及协同的底线未划定等。应基于区域合作及协同立法的现实要求,加强区域协同立法制度实施的法律规范供给,尤其要根据区域协同立法内容“一致性”或“互补性”及协同立法形式的“紧密型”特点,明确具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的协同立法主体地位和立法权限,鼓励创新协同立法形式,赋予协同立法文本更高的法律效力。此外,还要划定协同立法不能形成新的区域保护主义的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