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体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三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数据,探究在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应用PCR扩增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分型。结果109个个体中D1S549共检出9个等位基因,23种基因型;D2S1754共检出9个等痊基因,15种基因型;D22S683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D1S549 、D3S1754 和D22S683 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三个STR 基因座的群体遗传数据, 探究在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PCR 扩增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D1S549 、D3S1754 和D22S683 基因座分型。结果 109 个个体中D1S549 共检出9 个等位基因, 23 种基因型; D3S1754 共检出9 个等位基因, 15 种基因型; D22S683共检出10 个等位基因, 30 种基因型。三个STR 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分布总的看来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三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 ~0.76 , 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0.4711~0.6404 , 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0.8693 ~0.9422 。结论 结果显示D1S549 、D3S1754 和D22S683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个人识别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类D19S40基因座在不同人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GD  Hou YP  Li YB  Wu J  Xin JP 《法医学杂志》1999,15(2):80-1, 83, 127
采用PCR技术分析中国汉族、德国人、斯洛伐克人和美国黑人群体D19S4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世界三大人种之间的差异。四个群体共调查了620人,发现了11个等位基因,观察到47种基因型。各群体观察杂合度为:0.78~0.88,个人识别机率为:0.93850~0.9664。四个群体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三大人种(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美国黑人)之间D19S400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显示D19S400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个人识别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类D19S400基因座在不同人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弟  侯一平 《法医学杂志》1999,15(2):80-81,83
采用PCR技术分析中国汉族,德国人,斯洛伐克人和美国黑人群体D19S4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世界三大人种之间的差异。四个群体共调查了620人,发现了11个等位基因,观察到47种基因型。各种群观察杂合度为:0.78-0.88,个人识别机率为0.93850-0.966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D5S818,D7S820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显带技术对武汉地区汉族232例无关个体作D5S818,D7S820位点分型调查。结果D5S818和D7S820位点分别检出8个和6个等位基因,获汉族人群基因频率分布。二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杂合度分别为08121和07934,个人识别能力分别为09416和09255,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5842和05816。结论D5S818和D7S820STR位点均是高杂合度、高鉴别能力的遗传标记系统,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中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和PAGE技术 ,对武地区汉族人群D14S60 8、D16S3 2 5 3、D2 1S14 3 73个STR基因座进行调查。2 80例武汉地区汉族无关个体抗凝血样取自同济医院血库。DNA提取、PCR扩增产物检测 ,基因型命名及群体数据参照杨庆恩方法[1] ,3个STR基本特征和其引物参数文献[2 ] 。武汉汉族人群D 14S60 8、D 16S3 2 5 3和D2 1S14 3 7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见表 1。D14S60 8、D16S3 2 5 3和D2 1S14 3 7基因座H、DP、Pm和PIC值见表 2。  为了从众多的STR位点中筛选出频率更好、分型稳定的STR基因座。选取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D5S818,D7S820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是带技术对地区汉族232例无关人体作D5S818,D7S820位点分型调查。结果 D5S818和D7S820位点分别检了8个和6个等位基因,获汉族人群基因频率分布。二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人群D19S253的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PCR及PAGE技术研究了D19S253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广州地区无关个体,获得广州人群中D19S253基因座频率分布,结果显示D19S253位点扩增片段分布于209-241bp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良好。分别计算基因座的杂合度(H)、个人识别能力(DP)、非父排除率(P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并制作位点特异性等位基因梯阶(Locusspecificalelicladder)作结果比对,使基因判型简便准确,并有利于计算机贮存、管理资料  相似文献   

9.
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的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寻找在法医学上更有应用价值 ,且适用于国内外实验室交流的STR标记系统 ,本文作者应用PCR复合扩增和四色荧光技术对D2S1338和D19S4 33基因座进行了研究 ,并初步将其运用于法医学检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本收集 160名华东地区汉族无关个体血样 ,制成血斑纱布 ,用于频率调查 ;5 0个两代家系血样 ,用于家系调查 ;及本室近期收检的 90例亲子鉴定和 7例个体识别案生物学检材 ,用于案例检验。1 2 方法用Chelex法提取血样DNA ,扩增用PEAmPF1STRSGMPlus试剂盒 (方法见说明书 )。PC…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和PAG垂直电泳技术 ,对中国河北180名汉族无关个体和 10个家系进行调查 ,获得汉族人群D2S132 8基因座群体遗传学数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血样180名汉族无关个体的EDTA抗凝血由河北省中心血站提供。 10个家系二代人 30份血样由河北省人民医院提供。1 2 引物D2S132 8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 ,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引物的序列为 5′ TGGCACATGTACACCAGAAC 3′和 5′ GTGGCTTTGGAGGAACACTA 3′。1 3 DNA提取根据文献 [1]的方法有所改进。PCR扩增体系 …  相似文献   

11.
程宝文  陈国弟  张林 《法医学杂志》2002,18(2):102-102,104
商品化STR位点复合扩增试剂盒已被广泛用于我国个体识别、亲权鉴定和DNA数据库的建立眼1-2演,但由于进口的复合扩增检测试剂和仪器昂贵,使此技术难于在基层司法机关开展。本实验室以文献资料眼3-4演作参考,选取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穴FBI雪联合DNA检索系统穴CODIS雪CSF1PO、TPOX、THO1、vWA、D7S820、D13S317、D5S818、D3S1358、D21S11、D8S1179和D16S539等11个STR基因座和Amelonenin、LPL基因座,分三组进行复合扩增检测。该探索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推进多基因座复合扩增试剂…  相似文献   

12.
用PCR-SSP法分析中国辽宁汉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利民  胡姝 《法医学杂志》1998,14(4):204-206
应用PCR-SSP方法对辽宁地区159名无关个体进行HLA-DRB1位点基因分型,检出8组等位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100bp),基因频率范围在0.02201 ̄0.23899,36种可能基因型中检出33种。经x^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本地区汉族群体的期望杂合度为85%,观察杂合度为83%,个人鉴别机率(DP)为0.94,非父排除率(EPP)为66%,本法具有简单,快速,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太原地区汉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属微卫星DNA ,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具有VNTR序列特征的STR基因座已成为一类重要的遗传标记。STR基因座多态片段长度小 ,PCR扩增成功率高 ,尤其对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使单次扩增获得多基因座的信息量 ,简单 ,快速得到分型结果 ,在法医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 。应用复合扩增方法调查了太原地区汉族人群 3个STR即D16S539、D7S82 0和P13S317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分布 ,获得了 3个STR多态性基因座的遗传学数据。1 材料方法1 1 实验材料1 1 1 样本  10 1例EDTA抗凝血来自无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获得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三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数据,探究在法医学应用中的意义.方法应用PCR扩增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分型.结果 109个个体中D1S549共检出9个等位基因,23种基因型;D3S1754共检出9个等位基因,15种基因型;D22S683共检出10个等位基因,30种基因型.三个STR基因座基因型频率分布总的看来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三个STR基因座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7~0.76,非父排除概率分别为0.4711~0.6404,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0.8693~0.9422.结论结果显示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个人识别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荧光标记检测技术,对102例山西地区汉族无关个体进行D2S1338和D19S433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调查,获得两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02份山西地区汉族无关个体枸橼酸钠抗凝血血样,来自日常检案及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调查了D12S391和D6S1043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在231名河南汉族群体中的分布,以期为这两个基因座在相关汉族群体内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牡丹江地区朝鲜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复合扩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检测技术 ,对中国牡丹江地区朝鲜族人群的D16S539、D7S82 0、D13S317基因座进行了遗传多态性调查 ,获得了 95名无关个体的群体遗传学数据。D16S539基因座检出 6个等位基因、 18种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 0 0 158~ 0 2 789;D7S82 0基因座检出 8个等位基因、 2 2种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 0 0 10 5~ 0 3368,D13S317基因座检出 7个等位基因、 2 3种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 0 0 2 63~ 0 2 789。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3个STR基因座在中国牡丹江地区朝…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汉族人群Y染色体多个STR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建立一套高度多态且实用性强的Y-STRs标记系统,本文用PCR结合银染显色技术研究了111例广州汉族男性DYS19、DYS389Ⅰ/Ⅱ、DYS390等位基因及单倍型分布状况。结果显示:广州地区汉族男性DYS19位点有A1、A2、A3、A4、A5五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18.9%、36.0%、36.0%、7.2%、1.8%;DYS389Ⅰ位点有B1、B2、B3、B4四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6.3%、52.2%、17.1%、24.3%;DYS389Ⅱ位点有C1、C2、C3、C4、C5五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11.7%、38.7%、22.5%、17.1%、9.9%,DYS390位点有D1、D2、D3、D4、D5五种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2.7%、9.9%、46.8%、27.9%、12.6%;χ2检验表明上述各等位基因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此外,还观察到72种由上述座位共同构成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达0.980,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及银染技术对STRD3S1359基因座进行多态性调查,首次获得中国汉族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布数据。检出19个等位基因,59个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观察352次减数分裂未发现突变基因,DP值为0.9380,三联体PE值0.6311,二联体PE值0.4568,PIC值0.7824。证实D3S1359是一个高信息含量的STR标记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中国武汉地区汉族人群STR基因座—D3S1 358、D1 3S31 7、D1 2S391基因频率分布和群体遗传数据。方法 从 2 0 8个汉族无关个体收集血液标本 ,应用PCR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D3S1 358、D1 3S31 7和D1 2S391基因座分型。结果 D3S1 358检出 7个等位基因和 4 1个基因型。三基因座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观察 2 31次减数分裂均未发现突变基因。另外 ,调查结果计算显示D3S1 358、D1 3S31 7和D1 2S391基因座的杂合度 (H)分别为 0 70 98、 0 80 56和 0 84 0 0 ;三个人识别能力 (DP)分别为 0 851 6、 0 9332和 0 952 3;非父排除率 ( pE)分别为 0 4 463、 0 60 1 6和 0 681 8。结论 D3S1 358、D1 3S31 7和D1 2S391基因座在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亲子鉴定及个人识别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