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筠 《理论学刊》2005,(6):120-121
在男权文化背景下,男人是社会生活的全部主宰,女人只能依附于男人而生存.女性或许能够觅到妻子或情人的角色,但却从来不能够找到真正独立的自我.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终究是受害者,不仅仅是艺妓,还有妻子、母亲.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性别文化角度分析女性个人化小说的叙事视角,阐述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中国女性写作的大文化背景下论述女性个人化小说,通过呈现女性独特的生命景观所体现出的自觉的性别意识和女性诗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言说方式入手阐述“女性个人化小说”在话语体系建构方面的意义:话语的批判性;语言乌托邦的建构(反传统审美经验的女性化命名、文本名称;介乎小说与诗歌间的叙述方式;文本诗意化倾向);个体经验化与自我指涉性的话语内容;以私语寻求对话的隐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潘纯 《学习月刊》2011,(24):43-44
贵族出身的郝薇香小姐完全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文本中有一段皮普第一次见郝薇香小姐时对她的描写:“我发现自己在一个大房间里.这里的窗帘关得紧紧的,不让一缕日光透进来,桌子旁坐着的是一位我从没见过、将来也不会见得到的如此奇怪的夫人。  相似文献   

5.
薛忠文 《理论学刊》2005,(4):117-119
城市化进程为邱华栋及其文学写作提供了新的存在方式和文化空间,他的创作由此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都市化景观.然尽管如此,邱华栋都市小说的创作又较多停留在表面化、现象化层面,这无形中减弱了对都市生活的穿透力度.  相似文献   

6.
日常的生活世界”既是民俗事象展开的舞台 ,也是小说言说的主要对象。在“生活世界”这一共同理论原点上民俗与现代小说相互通约并聚合成现代民俗小说。现代民俗小说从民族的“生活世界”中升华出四种关联性的文化主题 ,即生存主题、婚恋主题、信仰主题和斗争主题 ,并在审美风格上分别呈现为深沉冷峻、苍凉激越、宁静淡远、俗白鲜活、热情明朗。  相似文献   

7.
王志华 《理论学刊》2006,4(6):123-125
铁凝的小说以悲悯的情怀对现实人生进行了叙述,她的悲剧小说不给人以惨烈的悲剧性,而是具有一种和谐之美。这主要通过对悲剧冲突的化解来实现:一是注意节制,把悲剧意蕴留给读者自己去体味;二是调动多种因素,设置温情式的悲剧结局。这种和谐的悲剧观是铁凝善良之心与人文情怀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生命是万物存在的核心机制,人类世界永恒的话题。毕淑敏,一个人生经历坎坷、情感体会丰富的当代女性作家。年轻时候的西藏高原部队生活,二十多年的医生生涯,以及肩负父母的殷切希望和自身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她提笔创作小说。“医生的生涯给了我的写作以巨大的影响,我今后大概还会写许多以生命为背景的小说——(《将心比心》)毕淑敏的特殊人生  相似文献   

9.
浅议丹·布朗小说的主题与悬疑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尔聪 《世纪桥》2009,(11):48-50
本文旨在分析丹.布朗的小说不同于传统的悬疑小说之处,指出丹·布朗的小说是具有严肃主题的悬疑小说,在破解悬案的同时又弱化“善”与“恶”的二元对立,表达了对文化社会问题的忧思。  相似文献   

10.
贯穿王安忆创作始终的人文关怀在其人性、人生小说中表达得尤其洞 明与敝开。“三恋”等所谓“性小说”实即其自觉深入的系列人性实验,它们共同诠释着 作家探求生命本质的努力;命运之思是王安忆逼近生存本义的又一可能通道。从早期 的《命运交响曲》直至晚近的《长恨歌》、《我爱比尔》,命运话题始终活跃在其思维阈限 之内。对生命本能的炽情质询与对人生命运的独特揭示,共同实现了向人类生命本质 与生存本义的逼近。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就必然要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 ,要求作为人类半数的女性由“传统女性”向“现代女性”转变。为此 ,女性必须调整心理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素质 ,从而更好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流动情况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描述,归纳四川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流动呈现的基本特征及其目前的弱势处境,提出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强化政府保护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能,加强农村女性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四川省农村女性劳动力良性迁移流动。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女性人口迁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女性人口迁移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山西省农村女性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观念的束缚,也有城市产业结构的制约。为加快女性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大中城市要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地区发展战略要有性别意识,要充分考虑女性农村人口的迁移;要加强对农村女性的职业培训;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农村女性人口提供更多的城市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山西省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较为缓慢.改变这种状况,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正确认识女性承担人类自身再生产重任的社会意义;为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重视并发挥女性科技人才的作用;大力开发女性人才资源,对女性科技人才实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5.
近20多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和资本主义借助全球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张,以及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思维方式的颠覆,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主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未来主义的兴起;阶级的替代研究;从国家视域转向其他视域;对网络的研究;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等.把握这种变化,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资本主义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今西方世界的影响及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6.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宁夏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呈现出多元文化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站在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起点上,客观要求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需要,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为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时代主题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并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国集中精力进行国内建设的前提,也是我国国际战略的基础和外交政策、策略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来被看作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是,从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的结果”的逻辑结构与句法意义的分析和对马克思前后思想的比较研究上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句话的逻辑平台是认识论,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表达的是马克思的反映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文化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的冲击,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代世界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总趋势,倡导一种科学对待意识形态的态度,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使其适应文化全球化的发展,真正走一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