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初的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都强调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有效增长。 一、我国提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中性的财政政策三种类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就是:一方面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减少税收,以增加企业和个人可支配资金的数量,一般在经济萧条时采用。即通过一定的财政赤字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紧缩性的…  相似文献   

2.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不畅;国内经济在经历了高通胀、高增长之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我国经济转入低谷。对此,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政策,以期平抑经济周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已经4年有余,其中既有成绩,也存在着不足。本文拟对近几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反思,并提出展望。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反思(一)积极财政政策取得的效果几年来,我国实行了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以及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免征房地…  相似文献   

3.
昝胜锋  刘伟玲 《奋斗》2003,(10):39-40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投资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用增发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需求。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作为一项刺激内需的应急措施而推出的。至2002年,累计发行国债6600亿元。5年来,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规模的投资建成了很多大工程,增  相似文献   

4.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008年11月4日中央对财政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从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内需的组合拳,减税让利给企业与个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增加收支以及加大投入资金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不能轻易“淡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到底怎么看﹖我们认为关键看两点,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防止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以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方面的作用,即通常人们讲的反周期作用。另外一点,也是最重要的,积极财政政策要为结构大调整和体制创新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近三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扭转经济增长率连续七年的下滑局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尽管如此,当前,社会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议论很多。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现在已进入到新的增长周期,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使命至少可以暂时“逐步淡出”…  相似文献   

6.
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8年下半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出口下降,内需不足,投资增长乏力,经济增长速度回落。面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1000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内需。1999年,为了巩固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1100亿元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并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2000年,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15…  相似文献   

7.
刘长龙 《新视野》2001,(3):25-26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三年了,早就有人发出应停止使用该政策的呼吁,但今年中央仍提出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何故?其实,我国现阶段实行适度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既有现实必要性,又有理论依据。 从现实必要性来看,我国经过20几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从新世纪开始,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有如下重大问题需要解决:(1)实现工业化;(2)推进城镇化;(3)发展科学教育事业;(4)扩大内需;(5)开发西部;(6)调整产业结构;(7)搞好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8.
《前线》1999,(7)
刘国光在《理论前沿》第10期上指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增加开支的政策,或者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跟扩大内需的政策性质不一样。扩大内需的政策不仅仅是我们当前需要,也是我们长远的一个立足点。这是我们的国策,或者说是一个战略性的立足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在特殊情况下面的特殊政策。因为社会闲置资源是有限的,赤字是不能无限地扩大的。再扩大到警戒线就不行了。占国民收人多了,没有闲置资源,那就靠发票子,发票子就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要带来另外一个方面很坏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唐煜 《探索》2002,(4):107-109
自1998年以来,我国持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使得国民经济得以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其也存在挤出效应、财政危机、赤字及隐性债务问题等消极方面。笔者拟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消极方面,并提出克服消极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需求管理我国从 1998年以来实行的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经济理论考察属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这种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汉森的汲水政策 ,即在经济萧条时期 ,扩大政府公共投资 ,补偿私人投资的减少 ,以诱导经济复苏。汲水政策属于临时应急性的短期财政政策 ,时滞短 ,效应快。经济复苏后不再使用。中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基本属于此类。二是新古典综合派的补偿政策 ,即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的反向调节 (以丰补歉 ) ,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补偿政策不仅医治经济…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分为扩张(或积极)、稳健(或中性)、紧缩三类,是政府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我国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曾经进行过两次财政宏观调控。其中,尤以199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让人记忆犹新。从1998年起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更直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它是针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的调节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以具体的时间界限来确定,只能是根据国际国内政…  相似文献   

12.
积极财政政策与城乡二元结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志远 《探索》2002,(1):107-110
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运用要和解决国民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结合起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的演进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今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永良 《学习论坛》2005,21(1):47-49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自 1 998年实施以来 ,为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带来一些诸如赤字率上升较快、财政风险加大等负面影响。当前应根据宏观经济的变化 ,适时地对它进行力度和方式的调整 ,逐步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变。  相似文献   

14.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及调整税收政策,直接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内需不足的矛盾,为确保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1998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如增发了1000亿元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支持外贸出口,清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以减轻企业负担等,这些积极的财政措施对刺激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1999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初步测算,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约在2个百分点左右。1.实施积极…  相似文献   

15.
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是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财政赤字为主要特征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我们过去强调的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它是我们国家经过了多年经济的高增长高通胀之后进入了生产相对过剩、低通胀、低增长阶段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后而采取的过渡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的是为了刺激投资,启动生产,带动消费。积极的财政政策是过渡性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后采取的一时的应对财政政策,长此扩张下去,财政受不了,经济更受不了。所以,认真而有效地把握…  相似文献   

16.
《理论导报》2020,(3):49-50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将如何更加积极有为,成为干部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近期,2020年第4期《求是》杂志刊发财政部长、党组书记刘昆同志署名文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小编为您梳理了  相似文献   

17.
由“积极”向“稳健”中国财政政策适时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两会的财政预算报告中,“稳健的财政政策”正式“闪亮登场”,而实施长达近7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微笑淡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目的是促进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2005年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这是顺时应势、及时果断、高瞻远瞩的重大决策。积极财政政策完成历史使命调整势在必行自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遏制通货紧缩趋势、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积…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在投资、内需、外贸“三驾马车”的带动下努力前行。2001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了7.3%,2002年GDP增长率达到8%。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了逆风而上,继续适度快速增长的态势。然而,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仍不可盲目乐观,我们不仅面临着外部形势的不景气,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内需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财政政策由紧缩政策转向了扩张政策。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其基本特征是以增加赤字和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所以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投资与消费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周期波动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财政政策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视角,考察了新中国60年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财政政策的下一步取向:继续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推进"两个重点"与"两项改革"。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中长期经济与体制问题需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不能为2003年的形势所否认。从当前的财政状况来看,这样做有一定的财政余地;从理论分析来说,也有合理之处。但是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付出代价:可能会出现财政危机,有染上“财政依赖症”的危险,特别是会形成旧体制的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